集装箱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0623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起重机。该集装箱起重机包括:起重机大梁(3);主小车(1),设置在起重机大梁(3)上,可沿起重机大梁(3)移动;主小车吊具(2),设置在主小车(1)下方,随主小车(1)运动;以及支撑柱(4),还包括:升降平台(5),可升降地设置在卸箱行程中主小车(1)的下游,用于升降待装卸集装箱。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装箱起重机,可以很好的消除等待集卡时间的产生,且易于用于旧设备的改造,作业效率明显提高,而且不会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装箱起重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以下简称岸桥)作业过程中,随着船舶大型化的不断发展,对岸桥的装卸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而由于岸桥整机金属结构自身及码头许用轮压的限制,导致岸桥不可能做得无限大,且受到司机操作舒适性的限制,也使岸桥机构的工作速度不可能无限的提升,所以我们必须从装卸的方法和集装箱起重机的自身结构入手,努力寻找新的装卸工艺和方法。传统的集装箱起重机一般为单小车单吊具(或双箱吊具)形式,它的作业流程为 小车在起重机最前端(从集装箱船舶上)起吊集装箱,然后小车运行到集卡上部位置时,下放集装箱到集卡上;吊具锁销扭转后,空吊具沿原行程返回继续作业。这样的作业过程存在以下弊端若没有集卡到来时,必须等待集卡到来,造成等待时间的发生;整个作业过程中小车在满载和空载行程中的时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效率低下;若为双箱吊具形式的起重机,对司机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且高空作业同时对两箱困难,而且当下放到集卡时对集卡的停车位置和司机操作都要求很高,同样造成了调整时的等待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可以很好的消除等待集卡时间的产生,且易于用于旧设备的改造,作业效率明显提高,而且不会增加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包括起重机大梁;主小车,设置在起重机大梁上,可沿起重机大梁移动;主小车吊具,设置在主小车下方,随主小车运动;以及支撑柱,还包括升降平台,可升降地设置在卸箱行程中主小车的下游,用于升降待装卸集装箱。进一步地,升降平台还可沿起重机大梁水平移动。进一步地,主小车吊具设置有高度传感器,用于获取主小车吊具的高度信号,升降平台根据高度信号调整自身高度,与主小车吊具对准。进一步地,主小车吊具的锁销机构包括触发器,触发器用于在主小车吊具锁住集装箱后发出触发信号至高度传感器,使高度传感器获取主小车吊具的高度信号。进一步地,集装箱起重机还包括装卸机构,设置在卸箱行程中升降平台的下游, 具有在升降平台上装卸集装箱的结构。进一步地,升降平台可升降地设置在支撑柱上。进一步地,装卸机构包括伸缩机械臂装置,一端铰接在起重机大梁上,另一端设置有吊运部,吊运部用于吊运集装箱;驱动装置,一端铰接在起重机大梁上,另一端连接在伸缩机械臂装置的机械臂上,控制伸缩机械臂装置的摆动。进一步地,伸缩机械臂装置还包括回转部,回转部连接吊运部和机械臂,并控制吊运部的转动。进一步地,吊运部包括调节油缸,调节油缸调节吊运部的吊运角度。进一步地,集装箱起重机还包括监控室,监控室可移动地设置在起重机大梁上, 用于观察并控制伸缩机械臂装置的动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集装箱起重机包括可升降地设置在卸箱行程中主小车下游的升降平台,将原来由主小车独自完成的水平运动和上下运动分解为小车的水平运动和升降平台的上下运动,可以很好的消除等待集卡时间的产生,有效提高了集装箱起重机的工作效率,由于仅仅增加了升降平台,因此自重较低,不会增加码头的建造成本。升降平台还可沿起重机大梁水平移动,可以根据主小车的水平移动距离调整升降平台和主小车之间转接集装箱的位置,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高度传感器使升降平台可以自动调整与主小车吊具的对接高度,降低时间成本。装卸机构的设置使得集装箱起重机的灵活性更高,对作业区域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分工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机械臂上的调节油缸使集装箱的装卸更加方便,与回转机构配合使用,能够满足对集装箱任意角度的对箱。可移动地设置的监控室,使得能够对伸缩机械臂装置和升降平台的观察和控制更加方便可靠。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起重机处于抓箱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起重机处于卸箱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起重机的装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起重机的作业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传统的集装箱起重机,一般采用单小车作业方式,即主小车从集装箱船舶上起吊集装箱后,沿着起重机大梁的轨道一直运行到集卡的上方,然后下放集装箱至集卡,除了主小车必须沿原路返回外,还存在集卡未到造成的主小车的等待时间。主小车的较长的往复行程和集卡未到造成的等待时间,降低了起重机的作业效率。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集装箱起重机,包括起重机大梁3、设置在起重机大梁3上并可沿起重机大梁3水平移动的主小车1、设置在主小车1下方且随主小车1 运动的主小车吊具2以及支撑柱4,它还包括可升降地设置在卸箱行程中主小车1运动方向下游,用于升降待装卸集装箱的升降平台5。本实施例的集装箱起重机,将原本由主小车系统独自完成的从集装箱船舶9装载集装箱,并将集装箱从船舶上吊运至在岸上的集卡处这一动作分解为由主小车系统将集装箱从船舶上吊运至升降平台5,然后由升降平台5将集装箱运送至集卡处两个机构的协调作业。主小车系统包括主小车1和主小车吊具2。主小车系统的独立作业中主小车1和主小车吊具2要完成两个动作,首先要完成将集装箱从起重机大梁3的海侧运送至岸侧,然后再将集装箱从高处下降至低处集卡所在位置,完成集装箱的搬运,由于集卡的延误等原因,容易造成小车的等待时间,导致起重机工作效率低下。而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集装箱起重机,将集装箱的搬运划分为两个部分,主小车系统的水平运动部分和升降平台5的上下运动部分。主小车系统将集装箱从起重机大梁3海侧运送至岸侧后,将集装箱卸载到升降平台5上,然后主小车系统返回集装箱船舶9处,准备下一次的搬运,而升降平台5在接到主小车系统运送的集装箱后,开始向下运动,将集装箱运送至集卡8处,然后返回主小车系统中主小车吊具2的高度位置,准备转接下一个集装箱,在这个过程中,主小车系统由于不用做升降运动,而且不用等待集卡8的到来就可以进行下一个集装箱的搬运,有效节省了等待时间以及一个作业流程所耗费的时间,大大提高了集装箱起重机的工作效率。在这里,升降平台5的升降机构驱动方式可以为机械驱动,例如链条驱动或者齿轮驱动,也可以为液压驱动。升降平台5的升降导引部分由刚性材料制成,保证了在升降平台5的上下移动过程中,集装箱不会发生晃动,具有稳定的运输结构。在升降平台5上还设置有相对于升降平台5承载面倾斜设置的导板导向装置,当集装箱放入升降平台5时,沿导板导向装置的倾斜面放置,能够实现集装箱的快速安装定位。在升降平台5 上集装箱安装位置处还包括有限位装置,例如微动开关等,以确定集装箱已放入升降平台5 的预定位置处,可以开始对集装箱进行升降控制。假设主小车系统从集装箱船舶9处开始运送集装箱至将集装箱放送至集卡所需时间为40秒,主小车系统从集装箱船舶9处开始运送集装箱至将集装箱放送至升降平台 5的时间为25秒,升降平台5将集装箱放送至集卡时间为15秒,那么主小车系统独立作业一个工作流程所耗费时间为80秒,加入升降平台5之后,主小车系统的往返时间为50秒, 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包括:起重机大梁(3);主小车(1),设置在所述起重机大梁(3)上,可沿所述起重机大梁(3)移动;主小车吊具(2),设置在所述主小车(1)下方,随所述主小车(1)运动;以及支撑柱(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平台(5),可升降地设置在卸箱行程中所述主小车(1)的下游,用于升降待装卸集装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包括起重机大梁(3);主小车(1),设置在所述起重机大梁C3)上,可沿所述起重机大梁C3)移动;主小车吊具O),设置在所述主小车(1)下方,随所述主小车(1)运动;以及支撑柱G),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平台(5),可升降地设置在卸箱行程中所述主小车(1)的下游,用于升降待装卸集装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 还可沿所述起重机大梁C3)水平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小车吊具( 设置有高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主小车吊具( 的高度信号,所述升降平台( 根据所述高度信号调整自身高度,与所述主小车吊具( 对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小车吊具(2)的锁销机构包括触发器,所述触发器用于在所述主小车吊具( 锁住集装箱后发出触发信号至所述高度传感器,使所述高度传感器获取所述主小车吊具O)的高度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卸机构(6),设置在卸箱行程中所述升降平台(5)的下游,具有在所述升降平台(5) 上装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振李国杰郝伟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