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04475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装置,包括柴油发电机的混合排风井道,柴油发电机的散热器接至所述排风井道的排风百叶A,柴油发电机排放的燃烧烟气经烟尘处理器处理后通过排烟管道接至排风井道内,所述排烟管道的排烟口高于所述排风百叶A。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建筑设计、施工中,可以有效防止烟气倒灌、消除噪声以达到国家规范的要求、保障人员安全,从而实现柴油发电机正常安全运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几乎在所有建筑设计中都有柴油发电机的运用,过去的柴油发电机烟气排放一般采用烟气管道高空排放的方式,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为了节省空间采用了柴油发电机烟气和排风混合排放的方式,即烟气通过烟气处理器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与发电机排风混合后直接排至管井,管井上升到地面排放。其中烟气温度通常在45(T650°C之间,通过烟气处理器处理后与发电机排风混合,混合后的排风温度大致在100°C左右,在一些实际项目中,直接排放方式带来了人员安全、烟气倒灌、噪声等等隐患,因而需要一种安全、实用的混合排风结构以保证柴油发电机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设计、施工中,可以有效防止烟气倒灌、消除噪声以达到国家规范的要求、保障人员安全,实现柴油发电机正常安全运行的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装置。本技术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井道,柴油发电机的散热器接至所述排风井道的排风百叶A,柴油发电机排放的燃烧烟气经烟尘处理器处理后通过排烟管道接至排风井道内,所述排烟管道的排烟口高于所述排风百叶A。本技术所述的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装置,其在所述排烟井道内、排烟管道的排烟口处设置有扩散器。本技术所述的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装置,其在所述排烟管道上、穿过排风井道的内壁处套接有阻燃套管。本技术所述的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装置,其在所述排风井道内、排烟管道的排烟口上方设置有排风消声装置。本技术所述的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装置,其在所述排风消声装置上方、距离室外地平面2. 5m以上设置有排风百叶B。本技术所述的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装置,其在所述排风百叶B顶部设置有风井盖板。本技术所述的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装置,其在所述排风百叶B四周排风方向 2m以外设置有隔离部件。本技术所述的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装置,其所述隔离部件的高度大于ail。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排风井道内排风百叶A的位置低于烟气管道排烟口的位置,在进行烟气混排的过程中,有效防止了柴油发电机燃烧烟气倒灌进入柴油发电机散热器,从而进入发电机机房,影响柴油发电机的正常运行,造成人员伤害等问题。2、在排风井道内设置的排风消声装置能有效减少柴油发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传至室外,从而达到国家规范的要求。3、在排风井道上排风百叶B的设置以及其距离室外地平面的高度,有效避免了由于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的排风温度对地面人员产生伤害。4、排风百叶B排风方向an以外隔离部件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地面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A-A剖视图。图中标记1为排风井道,2为排风百叶A,3为烟尘处理器,4为排烟管道,5为扩散器,6为排风井道的内壁,7为阻燃套管,8为排风消声装置,9为排风百叶B,10为风井盖板, 11为隔离部件,12为柴油发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装置,包括柴油发电机12的混合排风井道1,柴油发电机12的散热器接至所述排风井道1的排风百叶A2,柴油发电机12排放的燃烧烟气经烟尘处理器3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燃烧烟气通过排烟管道4接至排风井道1内,在所述排烟井道1内、排烟管道4的排烟口处设置有扩散器5,所述扩散器5的底部高于排风百叶A2的顶部,在所述排烟管道4上、穿过排风井道1的内壁6处套接有阻燃套管7。在所述排风井道1内、排烟管道4的排烟口上方设置有排风消声装置8,在所述排风消声装置8上方、距离室外地平面2. 5m以上设置有钢制排风百叶B9,在所述排风百叶B9 顶部设置有风井盖板10,在所述排风百叶B9四周排风方向an以外设置有隔离部件11,所述隔离部件11的高度大于an。其中,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井道尺寸、从柴油发电机散热器接至排风井道的排风百叶以及排风消声装置以上安装的钢制排风百叶的面积根据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总风量及柴油发电机散热风扇压头设计确定,经烟气处理器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燃烧烟气的排烟管道和扩散器由柴油发电机供货商根据产品特点确定。其中,扩散器在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井道内的安装高度须满足扩散器底部高于柴油发电机散热器接至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井道的排风百叶A的顶部标高,以防止了柴油发电机燃烧烟气倒灌进入柴油发电机散热器,从而进入发电机机房,影响柴油发电机的正常运行,造成人员伤害等问题;在扩散器顶部以上安装排风消声装置,排风消声装置的材料和高度根据柴油发电机噪声及排烟噪声设计确定,以达到国家规范的要求;同时在距室外地坪高度2. 5米以上安装钢制排风百叶B,以避免由于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的排风温度对地面人员造成伤害;钢制排风百叶B上部为风井盖板,盖板厚度200mm,在钢制排风百叶B排风方向2米以外设置隔离部件以进一步保证地面人员安全,其中,隔离部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绿化、栏杆或钢丝网之类的材料,隔离部件高度在2米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柴油发电机(12)的混合排风井道(1),柴油发电机(12)的散热器接至所述排风井道(1)的排风百叶A(2),柴油发电机(12)排放的燃烧烟气经烟尘处理器(3)处理后通过排烟管道(4)接至排风井道(1)内,所述排烟管道(4)的排烟口高于所述排风百叶A(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柴油发电机(12)的混合排风井道 (1),柴油发电机(12)的散热器接至所述排风井道(1)的排风百叶A (2),柴油发电机(12) 排放的燃烧烟气经烟尘处理器(3 )处理后通过排烟管道(4 )接至排风井道(1)内,所述排烟管道(4)的排烟口高于所述排风百叶A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烟井道(1) 内、排烟管道(4)的排烟口处设置有扩散器(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发电机混合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烟管道(4) 上、穿过排风井道(1)的内壁(6)处套接有阻燃套管(J)。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非罗于王素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