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嵌件注塑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01156 阅读:5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内嵌件注塑成型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外壳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对模内嵌件的材质和加工工艺进行选择;其次准备塑胶制品模具;然后将选择的材质在塑胶制品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最后根据产品外观的需求,对所成型的产品进行外观面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注塑方法使产品笨重,成型难度大,效率低,不良率高,不利于批量生产,以及外观处理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模内嵌件可以适应复杂壳体内部结构,在提高结构强度的同时、给外观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电子产品及小尺寸家电产品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一般制造塑料制品的方法,是将溶融的塑料制品利用压力注射进塑料制品模具中,冷却后得到想要的产品。模内注塑是先将已经成型的产品放入塑胶制品模具中,然后进行注塑。传统电子类产品设计中,在外壳比较单薄的情况下、为保证整机结构强度,只能通过增加产品总厚度以较厚的塑胶增强壳体、增加不锈钢模内嵌件或者将外壳材质改为结构性能较好的五金制品。而增加产品总厚度,将会限制外观设计,产品可能变得笨重;如果采用模内注塑不锈钢片嵌件,对结构限制较多,特别是一些相对复杂的结构,不锈钢片成型难度较大,效率低,不良率高,不利于批量性生产;虽然采用整体金属制品可以提高壳体结构强度,但是大部分金属制品的外观处理性能较差,如不锈钢产品,而且可量产的色彩不够丰富;压铸产品表面处理的方式不多,且外观效果不够理想。从而导致金属制品对外观设计的限制比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传统注塑方法使产品笨重,低强度,成型难度大,效率低,不良率高,不利于批量生产,以及外观处理性能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外壳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对模内嵌件的材质和加工工艺进行选择;2)准备塑胶制品模具;3)将步骤1中所选择的材质在步骤2中的塑胶制品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4)根据产品外观的需求,对步骤3中所成型的产品进行外观面处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步骤1中模内嵌件的加工工艺选用压铸合金或机加工或锻压铝合金不锈钢工艺;模内嵌件所选用的材质为锌合金或镁合金或镁铝合金或钛合金。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步骤1中模内嵌件的加工工艺选用压铸合金或机加工或锻压铝合金不锈钢工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步骤4中外观面处理方法选用塑胶喷涂法。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步骤4中外观面处理方法选用金属表面处理法。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塑胶喷涂法是将熔融塑胶注射在模内嵌件表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金属表面处理法是将金属嵌件放置在外壳的外观面上,在模内注射后对金属嵌件进行表面处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模内嵌件的材质优选为锌合金。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外壳的外观面为塑胶材料。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模内嵌件注塑成型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方法中的模内嵌件可以适应复杂壳体内部结构,在提高结构强度的同时、给外观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模内注塑嵌件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塑胶制品需要注射的塑胶区域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将压铸嵌件放入模内注射后成型的塑胶产品的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模内嵌件注塑成型方法如下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外壳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对模内嵌件的材质和加工工艺进行选择; 模内嵌件所选用的材质可选用锌合金或镁合金或镁铝合金或钛合金等金属材质,由于外壳需要有足够强度、也使复杂结构容易实现,所以优选锌合金材质。其中模内嵌件的加工工艺选用压铸合金或机加工或锻压铝合金不锈钢工艺。步骤2,准备塑胶制品模具;步骤3,将步骤1中所选择的材质在步骤2中的塑胶制品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步骤4,根据产品外观的需求,对步骤3中所成型的产品进行外观面处理。外观面处理方法选用塑胶喷涂法或金属表面处理法;其中塑胶喷涂法是将熔融塑胶注射在模内嵌件表面;金属表面处理法是将金属嵌件放置在外壳的外观面上,在模内注射后进行喷涂。并且外壳的外观面为PC材料。参见图3所示的手机外壳产品,由于整机外形尺寸的限制,该产品结构相对单薄, 若以塑胶整体成型,壳体单体强度及整机强度都不能满足测试要求;同时,图3所示机壳内部结构复杂,若以不锈钢钢片作为模内嵌件,不锈钢的成型很难满足内部的复杂结构,且强度也不能达到要求。在此基础上,为解决强度缺陷,可将将图3所示产品拆成图1所示压铸件锌合金嵌件及图2所示塑胶,将图1锌合金产品放入塑胶制品模具中注射成型,最终形成设计所需产品。选择图1所示压铸锌合金主要是考虑到有足够强度、复杂结构容易实现。注射塑胶选择PC料作为外观面。参见图1所示,图中的压铸件产品上设置有V型凹槽1和沉孔2,将图1产品放入塑胶制品模具中进行注射,熔融塑胶在注射压力的作用下流动到模具内除嵌件外剩余空间,塑胶冷却后,图1上V型凹槽1及沉孔2被冷却塑胶填充,形成图2中所示的V型倒扣 1及凸柱2。其中,V型凹槽1与V型倒扣1机构限制了图二塑胶X,Y方向自由度。沉孔2 与凸柱2机构限制了图二塑胶Z方向自由度。因此,塑胶在强度足够的压铸嵌件上可靠固定,最终成型的机壳产品强度足够,能满足内部结构需求、外观喷涂丰富。本专利技术中因金属制品模内嵌件的支撑,提高了结构强度;由于嵌件与塑胶的定位结构使塑胶与嵌件结合更可靠;根据强度的需要可以选择不通类型的金属制品作为模内嵌件,如锌合金、镁合金、镁铝合金、钛合金等,根据结构的复杂程度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材质及加工工艺的模内嵌件,如可以选择压铸合金,也可以选择机加工或者锻压铝合金不锈钢等,根据产品外观的需求可以自由选择塑胶或者五金作为外观面处理,增加外观设计的空间,如需要喷涂,可将熔融塑胶注射在金属嵌件表面,如需金属做表面处理,可以将金属嵌件放置在外观面,模内注射后喷涂。以上实施方式仅是对专利技术进行说明,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思想范围之外的各种改进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内嵌件注塑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外壳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对模内嵌件的材质和加工工艺进行选择;B.准备塑胶制品模具;C.将步骤A中所选择的材质在步骤B中的塑胶制品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D.根据产品外观的需求,对步骤C中所成型的产品进行外观面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内嵌件注塑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外壳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对模内嵌件的材质和加工工艺进行选择;B.准备塑胶制品模具;C.将步骤A中所选择的材质在步骤B中的塑胶制品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D.根据产品外观的需求,对步骤C中所成型的产品进行外观面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嵌件注塑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模内嵌件的加工工艺选用压铸合金或机加工或锻压铝合金不锈钢工艺;所述模内嵌件所选用的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嵌件注塑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模内嵌件的加工工艺选用压铸合金或机加工或锻压铝合金不锈钢工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林邹慧王友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