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机上可移动的辅助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9612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6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公开了一种切割机上可移动的辅助工作台,包括主工作台(1)、辅助工作台,所述的辅助工作台包括控制钮(4)、辅助台架(5)、定位套(6)、螺杆(9)、复位弹簧(10),主工作台(1)上设有与辅助台架(5)相匹配的槽口,其底部设有定位片(19),定位套(6)固定在定位片(19)上,螺杆(9)设置在定位套(6)上并与辅助台架(5)连接,控制钮(4)铰接在主工作台(1)上,控制钮(4)上设有与螺杆(9)相配合的螺纹段(18),在主工作台(1)与控制钮(4)之间设有使螺纹段(18)压紧螺杆(9)的复位弹簧(10)。采用本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轻便、精准微调和定位、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切割机的辅助工作台,特别是一种与主工作台连成一体且可以相对主工作台进行移动、精准微调和定位的可移动辅助工作台。
技术介绍
切割机作为一种切割工具,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即可以切割非金属材料也可以切割金属材料,而且切割速度快、携带方便。当切割工件时,握持住切割机作业手柄,把所需要切割的工件放在工作台上即可进行切割作业。但现有的切割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受到成本、包装、运输等限制,切割机工作台的大小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工作台也没有配备可以调节的辅助工作台,所以当工件的切割长度远远超过工作台时,工件就得不到工作台面的有效支撑,同时工作台上也没有有效控制切割长度的定位,也不能对切割长度进行精确的微调,以上因素都会给操作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切割的精确度。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进行卓有成效地开发和研究,但至今尚未找到能较好解决即操作方便又有高性价比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切割机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性价比高、操作灵活轻便、工作效率高的切割机上可移动的辅助工作台。本专利技术创造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主工作台、靠板、转盘、辅助工作台,所述的辅助工作台包括控制钮、辅助台架、定位套、螺杆、复位弹簧,主工作台上设有与辅助台架相匹配的槽口,其底部设有定位片,定位套固定在定位片上,螺杆可移动的设置在定位套上并与辅助台架连接,控制钮可转动地铰接在主工作台上,控制钮上设有与螺杆螺纹相配合的螺纹段,在主工作台与控制钮之间设有使螺纹段压紧螺杆的复位弹簧。为了辅助工作台移动灵活轻便,所述的定位片上设有与螺杆平行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一端与辅助台架固定连接。为了方便定位,所述的辅助台架上设有凹槽,凹槽上设有折叠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限位块、限位支撑座,限位控制块,限位支撑座通过螺丝铰接在辅助台架上,限位块铰接在限位支撑座上,限位块和限位支撑座折叠后与辅助台架上的凹槽相配合,限位控制块通过压簧可滑动地设置在辅助台架上,限位控制块伸入凹槽部分扣压在限位块上。为了提高切割精度,所述的辅助台架上设有可转动的微调控制钮,螺杆固定在微调旋钮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创造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和效果:一是可以根据工件的长短来调节辅助台架相对于主工作台的位置,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切割机主工作台面太小、普通切割机辅助工作台在收缩时不能和主工作台完全合二为一、包装时候要拆卸掉的问题;二是可以对切割工作进行所要求的长度定位,以达到要求的长度;三是可以对工件的切割长度定位进行精确微调,使切割出来的工件更加的标准,节约资源,减少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种实施方案的立体图。图2为第一种实施方案的仰视图。图3为第一种实施方案辅助工作台使用时的立体图。图4为第一种实施方案辅助工作台使用时的俯视图。图5为第二种实施方案辅助工作台定位折叠时的立体图。图6为第二种实施方案辅助工作台后定位时的俯视图。图7为图6的A-A局部剖视图。图8为第二种实施方案辅助工作台前定位时的立体图。图9为第三种实施方案辅助工作台后定位时的立体图。图10为第三种实施方案辅助工作台后定位时的俯视图。其中1主工作台,2靠板,3转盘,4控制钮,5辅助台架,6定位套,7铰钉,8导向杆,9螺杆,10复位弹簧,11压簧,12限位控制块,13限位块,14台阶螺钉,15螺丝,16限位支撑座,17微调旋钮,18螺纹段,19定位片。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第一种切割机上可移动的辅助工作台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主工作台1、靠板2、转盘3、辅助工作台,所述的辅助工作台包括控制钮4、辅助台架5、定位套6、螺杆9、复位弹簧10,主工作台1上设有与辅助台架5相匹配的槽口,主工作台1的底部固定有定位片19,定位套6固定在定位片19上,定位片19可以多片,定位套6可以多个,螺杆9可移动的设置在定位套6上并与辅助台架5连接,控制钮4通过铰钉7可转动地铰接在主工作台1的底部,控制钮4上设有与螺杆9螺纹相配合的螺纹段18,在主工作台1的铰钉7与控制钮4之间设有使螺纹段18压紧螺杆9的复位弹簧10。所述的定位片19上设有与螺杆9平行的导向杆8,导向杆8的一端与辅助台架5固定连接。辅助工作台不使用时,辅助台架5与主工作台1上的槽口配合,如图1和图2所示。当使用辅助工作台时,拨动控制钮4,控制钮4的螺纹段18与螺杆9分离,向外拉动辅助台架5至所需的位置后,松开控制钮4,控制钮4的螺纹段18在复位弹簧10的作用下压紧螺杆9,使螺杆9定位,不能拉伸,如图3和图4所示。图5至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第二种切割机上可移动的辅助工作台的具体实施方案,本方案是在第一种具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以下结构:所述的辅助台架5上设有凹槽,凹槽上设有折叠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限位块13、限位支撑座15,限位控制块12,限位支撑座16通过螺丝15铰接在辅助台架5上,限位块13铰接在限位支撑座16上,限位块13和限位支撑座16折叠后与辅助台架5上的凹槽相配合,限位控制块12通过压簧11及台阶螺钉14可滑动地设置在辅助台架5上,限位控制块12伸入凹槽部分扣压在限位块13上如图5所示。辅助工作台的工作原理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案相同,在此不再重述。当需要辅助工作台后定位时,拉动限位控制块12回缩,使限位控制块12不再挡住限位块13,然后向后翻转限位块13,松开限位控制块12,限位控制块12在压簧11作用下复位卡住限位块13,即可实现辅助工作台后定位,如图6和图7所示。-->当需要辅助工作台前定位时,拉动限位控制块12回缩,使限位控制块12不再挡住限位块13,然后向后翻转限位块13同时向前翻转限位支撑座16,松开限位控制块12,限位控制块12在压簧11作用下复位卡住限位支撑座16,即可实现辅助工作台前定位,如图8所示。图9和图10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第三种切割机上可移动的辅助工作台的具体实施方案,本方案是在第二种具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以下结构:所述的辅助台架5上设有可转动的微调控制钮17,螺杆9固定在微调旋钮17上。辅助工作台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案相同,折叠定位机构工作原理与第二种具体实施方案相同,在此不再重述。当需要精确调节辅助工作台的定位时,旋转微调旋钮17,由于螺杆9与控制钮4的螺纹段18螺纹配合,微调旋钮17带动螺杆9相对控制钮4的螺纹段18移动,螺杆9带动辅助台架5移动,从而实现辅助工作台定位的精确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割机上可移动的辅助工作台,包括主工作台(1)、辅助工作台,其特征是:所述的辅助工作台包括控制钮(4)、辅助台架(5)、定位套(6)、螺杆(9)、复位弹簧(10),主工作台(1)上设有与辅助台架(5)相匹配的槽口,其底部设有定位片(19),定位套(6)固定在定位片(19)上,螺杆(9)可移动的设置在定位套(6)上并与辅助台架(5)连接,控制钮(4)可转动地铰接在主工作台(1)上,控制钮(4)上设有与螺杆(9)螺纹相配合的螺纹段(18),在主工作台(1)与控制钮(4)之间设有使螺纹段(18)压紧螺杆(9)的复位弹簧(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割机上可移动的辅助工作台,包括主工作台(1)、辅助工作台,其特征是:所述的辅助工作台包括控制钮(4)、辅助台架(5)、定位套(6)、螺杆(9)、复位弹簧(10),主工作台(1)上设有与辅助台架(5)相匹配的槽口,其底部设有定位片(19),定位套(6)固定在定位片(19)上,螺杆(9)可移动的设置在定位套(6)上并与辅助台架(5)连接,控制钮(4)可转动地铰接在主工作台(1)上,控制钮(4)上设有与螺杆(9)螺纹相配合的螺纹段(18),在主工作台(1)与控制钮(4)之间设有使螺纹段(18)压紧螺杆(9)的复位弹簧(10)。2.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机上可移动的辅助工作台,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片(19)上设有与螺杆(9)平行的导向杆(8),导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峰李先成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正大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