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暂留效应演示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91907 阅读:6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6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教学仪器,特别涉及一种视觉暂留效应演示仪。该演示仪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电机(2)和电源(4),箱体(1)上设置开关(5)和变阻器(6),电源(4)、电机(2)、变阻器(6)、开关(5)之间由导线连接,电机(2)的转轴伸出箱体(1)的顶部,转轴上固定平板(3),平板(3)的一面设置鸟笼画像,平板(3)的另一面设置小鸟画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易,效果明显,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视觉暂留效应,丰富了教学内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教学仪器,特别涉及一种视觉暂留效应演示仪
技术介绍
人类能够将看到的影像暂时保存,在影像消失之后,之前的影像还会暂时停留在眼前。这就是视觉暂留效应。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一旦外界光刺激消失,像也随之消失,但视神经对光刺激印象可保留约0.1秒时间,也就是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因此只要先后出现在眼前的两幅画面间隔时间小于0.1秒,视神经会把两幅画面“叠加”。电影放映就是利用了视觉暂留特性:胶卷上每一幅画面是静止的,但当放映机以每秒24幅画面的速度让光刺激视神经时,两幅画面更替的间隔只有约0.01秒,这就出现了银幕画面动态的效果了。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和视觉暂留有关。例如:我们使用的日光灯每秒钟要熄灭一百次,可是由于人眼有视觉暂留的特性,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察觉不到灯光的闪动。目前,在中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比较常见的视觉暂留现象,通常采用说教法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或举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但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比较抽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觉暂留效应演示仪,该演示仪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直观地观察到视觉暂留现象。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视觉暂留效应演示仪,它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电机和电源,箱体上设置开关和变阻器,电源、电机、变阻器、开关之间由导线连接,电机的转轴伸出箱体的顶部,转轴上固定平板,平板的一面设置鸟笼画像,平板的另一面设置小鸟画像。演示开始,打开开关,调节变阻器,让平板低速转动,观察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平板的一面是鸟笼画像,平板的另一面是小鸟画像。调节变阻器,逐渐加快平板的转速,观察者会看到鸟笼和小鸟合在一张画像上了。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易,效果明显,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视觉暂留效应,丰富了教学内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的是打开箱体的箱门后运行该演示仪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视觉暂留效应演示仪,它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电机2和电源4,箱体1上设置开关5和变阻器6,电源4、电机2、变阻器6、开关5之间由导线连接,电机2的转轴伸出箱体1的顶部,转轴上固定平板3,平板3的一面设置鸟笼画像,平板3的另一-->面设置小鸟画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视觉暂留效应演示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电机(2)和电源(4),箱体(1)上设置开关(5)和变阻器(6),电源(4)、电机(2)、变阻器(6)、开关(5)之间由导线连接,电机(2)的转轴伸出箱体(1)的顶部,转轴上固定平板(3),平板(3)的一面设置鸟笼画像,平板(3)的另一面设置小鸟画像。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视觉暂留效应演示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电机(2)和电源(4),箱体(1)上设置开关(5)和变阻器(6),电源(4)、电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呼格吉乐韩秋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师范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