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82059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其包括有一个结合装置,其具有一个沿着结合装置的纵向延伸而出的枢接座;一个第一连接装置,其第一端以一个横向延伸于结合装置的第一轴线作轴心而枢设于结合装置的枢接座;一个第二连接装置,其第一端以一个横向延伸于结合装置的第二轴线作轴心而枢设于结合装置的枢接座;一个挡泥板,其枢接部可枢转的连接于该第一连接装置的第二端,挡泥板的滑移部可滑动的连接于该第二连接装置的第二端,挡泥板可供使用者借助枢转方式或者借助滑移方式调整至所需要的角度位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揭示一种泥除,尤指可枢转调整位置及可滑移调整位置以应用于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
技术介绍
自行车乃是目前全球先进国家所风行的运动器材,也是一种相当受欢迎的交通工具,其具有环保、轻巧的优点,因此世界各国的厂商皆不断的投资智能财产在自行车的相关设计上。因此,自行车的车种变化繁复,而不同的车架还具有不同大小的尺寸,以符合不同骑乘者的身高需求。当然,自行车的轮胎也有不同大小的尺寸区别,分别可适用于不同的骑乘路况,或是针对特殊功能性车种而设计。在全球自行车厂商的竞争之下,各家还会推出自家特有规格的车种,因此每台自行车的尺寸规格皆有差异,变化甚多。面对数以千计的不同车种尺寸,现有市场上所能见到的泥除设计,普遍都是专用于单一种类的尺寸,无法广范的应用于不同尺寸的自行车。当消费者面临要选择一个全新的泥除时,首要条件就是泥除必须能够适用多种不同尺寸车种上,最好是一个泥除能够适用多种不同尺寸的自行车,所以,当泥除的适应能力不足时,通常不会被消费者考虑,因此就会间接的影响到泥除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不佳的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即是现在最受到重视的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可供使用者借助枢转方式或者借助滑移方式调整至使用者所需要的角度位置,故不论自行车的车架尺寸、车轮尺寸为何种形态,本技术的泥除皆能够提供使用者自行调整至最适用于该车种的最佳位置,故本技术的泥除设计将能广受产业利用,而且适应性相当广,为一相当具有进步性的设计。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包括有一个结合装置,该结合装置可拆卸的结合于自行车的车架,该结合装置具有一个沿着该结合装置的纵向延伸而出的枢接座;一个第一连接装置,其包括有彼此相反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一连接装置的第一端以一个横向延伸于该结合装置的第一轴线作轴心而枢设于该结合装置的枢接座;一个第二连接装置,其包括有彼此相反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二连接装置的第一端以一个横向延伸于该结合装置的第二轴线作轴心而枢设于该结合装置的枢接座;一个挡泥板,该挡泥板包括有一个枢接部与一个滑移部,该挡泥板的枢接部可枢转的连接于该第一连接装置的第二端,用以产生相对的枢转关系,该挡泥板的滑移部可滑动的连接于该第二连接装置的第二端,用以产生相对的滑移关系。本技术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挡泥板的滑轨保持在第二连接装置的第一迫紧块与第二迫紧块之间,而滑槽供第二连接装置的迫紧件穿设,使挡泥板能够相对于第二连接装置滑移,让挡泥板产生滑移方式的位移调整功能,迫紧件能够控制第一迫紧块与第二迫紧块之间的距离,使第一迫紧块与第二迫紧块选择性的迫紧夹持固定于挡泥板的滑轨处。本技术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结合件穿设于第三连接装置的轴孔、第二连接装置的轴孔与第一连接装置的轴孔而枢接于枢接座与枢耳的轴孔,使第二轴线与第一轴线位于同一轴心在线,当结合件位于锁定位置时,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三连接装置固定于结合装置上,当结合件位于释放位置时,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三连接装置能够相对于结合装置枢转,使挡泥板能够选择性的进行枢转方式的位移调整。附图说明图1 为本技术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的立体外观图。图2 为本技术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的立体分解图。图3 为本技术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的纵剖面图。图4 为本技术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沿图 3中4-4线所取的剖面图,表示结合件位于锁定位置。图5 为本技术图3的局部放大图,表示迫紧件位于锁定位置。图6 为本技术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的结合件位于释放位置的状态图。图7 为本技术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调整挡泥板位置时的动作图。图8 为本技术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的迫紧件位于释放位置的状态图。图9 为本技术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调整挡泥板位置时的动作图。图10 为本技术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固定于自行车车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泥除20结合装置21快拆单元 22枢接座221轴孔222啮合齿23结合件 M枢耳241轴孔242啮合齿30第一连接装置31第一端311轴孔312啮合齿313轴部 314咬合齿32第二端321枢接端322止挡件 33弹簧40第二连接装置41第一端411轴孔412咬合齿413咬合齿42第二端43第一迫紧块431外凸表面44第二迫紧块441外凸表面45迫紧件46第一夹持块461内凹表面462平面47第二夹持块471内凹表面472平面50挡泥板51枢接部511穿孔52滑移部521滑轨522滑槽60第三连接装置61第一端611轴孔612啮合齿613轴部614咬合齿62第二端621枢接端622止挡件63弹簧90自行车91车架92座管93车轮Xl第一轴线X2第二轴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为本技术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10的第一个实施例。本技术的泥除10包括有一个结合装置20、一个第一连接装置30与一个第二连接装置40与一个挡泥板50 ;其中请同时配合参照图3与图4,结合装置20可拆卸的结合于自行车90的车架91(如图10)。结合装置20具有一个快拆单元21及一个相反于快拆单元21且沿着结合装置20 的纵向延伸而出的枢接座22,快拆单元21能够结合于自行车90车架91的座管92处。结合装置20的枢接座22开设有一个横向延伸的轴孔221,结合装置20于枢接座 22的一侧环设有一圈啮合齿222。结合装置20的枢接座22还包括有一个结合件23,结合件23穿设于枢接座22的轴孔221,且结合件23能够于锁定位置及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第一连接装置30包括有彼此相反的第一端31与第二端32,第一连接装置30的第一端31以一个横向延伸于结合装置20的第一轴线Xl作轴心而枢设于结合装置20的枢接座22,使第一连接装置30能够相对结合装置20枢转。第一连接装置30的第一端31横向开设有一个沿着第一轴线Xl延伸的轴孔311, 第一连接装置30的轴孔311借助结合件23而枢接于结合装置20的枢接座22,并能够产生相对的枢转关系。第一连接装置30的第一端31相对于枢接座22啮合齿222的位置环设有一圈啮合齿312,第一连接装置30的啮合齿312能够选择性的啮合于枢接座22的啮合齿222,以供使用者调整第一连接装置30与结合装置20之间的枢转定位角度。第一连接装置30的第一端31凸设有一个横向延伸的轴部313,第一连接装置30 的轴部313枢设于结合装置20的枢接座22的轴孔221内,使第一连接装置30能够相对结合装置20产生枢摆关系。第一连接装置30的轴部313末端环设有一圈咬合齿314。第一连接装置30的第二端32设有一个横向延伸的枢接端321,第一连接装置30 的枢接端321结合有一个止挡件3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其特征包括有:一个结合装置,该结合装置可拆卸的结合于自行车的车架,该结合装置具有一个沿着该结合装置的纵向延伸而出的枢接座;一个第一连接装置,其包括有彼此相反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一连接装置的第一端以一个横向延伸于该结合装置的第一轴线作轴心而枢设于该结合装置的枢接座;一个第二连接装置,其包括有彼此相反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二连接装置的第一端以一个横向延伸于该结合装置的第二轴线作轴心而枢设于该结合装置的枢接座;一个挡泥板,该挡泥板包括有一个枢接部与一个滑移部,该挡泥板的枢接部可枢转的连接于该第一连接装置的第二端,用以产生相对的枢转关系,该挡泥板的滑移部可滑动的连接于该第二连接装置的第二端,用以产生相对的滑移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其特征包括有一个结合装置,该结合装置可拆卸的结合于自行车的车架,该结合装置具有一个沿着该结合装置的纵向延伸而出的枢接座;一个第一连接装置,其包括有彼此相反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一连接装置的第一端以一个横向延伸于该结合装置的第一轴线作轴心而枢设于该结合装置的枢接座;一个第二连接装置,其包括有彼此相反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二连接装置的第一端以一个横向延伸于该结合装置的第二轴线作轴心而枢设于该结合装置的枢接座;一个挡泥板,该挡泥板包括有一个枢接部与一个滑移部,该挡泥板的枢接部可枢转的连接于该第一连接装置的第二端,用以产生相对的枢转关系,该挡泥板的滑移部可滑动的连接于该第二连接装置的第二端,用以产生相对的滑移关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其特征是该第二连接装置的第二端设有一个第一迫紧块、一个对称于该第一迫紧块的第二迫紧块及一个穿设于该第一迫紧块与该第二迫紧块的迫紧件,该迫紧件能够控制该第一迫紧块与该第二迫紧块之间的距离,该挡泥板的该滑移部具有一个纵向开设的滑槽,该滑槽供该第二连接装置的迫紧件穿设,使该挡泥板能够相对于第二连接装置滑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其特征是该第二连接装置的第一迫紧块与第二迫紧块彼此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一个呈圆柱面状的外凸表面,该第一迫紧块与该第二迫紧块的外凸表面能够允许该挡泥板相对于该第二连接装置产生角度上的转动效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其特征是该挡泥板的该滑移部具有一个纵向延伸于滑槽内的滑轨,该滑轨保持在该第二连接装置的第一迫紧块与第二迫紧块之间,而可供该第一迫紧块与该第二迫紧块夹持固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其特征是该第二连接装置的第一迫紧块与该挡泥板的滑轨之间还设有一个第一夹持块,该第一夹持块的一侧形成一个呈圆柱面状的内凹表面,该第一夹持块相反于该内凹表面的一侧形成一个平面,该第一夹持块的内凹表面与该第一迫紧块的外凸表面接触,该第一夹持块的平面与该滑轨接触,该第二连接装置的第二迫紧块与该挡泥板的滑轨之间还设有一个第二夹持块,该第二夹持块的一侧形成一个呈圆柱面状的内凹表面,该第二夹持块相反于该内凹表面的一侧形成一个平面,该第二夹持块的内凹表面与该第二迫紧块的外凸表面接触,该第二夹持块的平面与该滑轨接触,借助此增加该挡泥板的滑移部与该第二连接装置的第二端之间的接触面积,用以提高迫紧夹持固定的效果。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借助枢转与滑移的调整而配合不同尺寸自行车的泥除,其特征是该第一连接装置的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士文
申请(专利权)人:极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