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头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784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能够提供颈部按摩效果的枕头套装置。其乃在于内部收纳有枕头的套体本体处,设置有藉由空气的供给即可膨胀,并藉由按压颈部两侧即可加以排气收缩的空气袋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能够提供颈部按摩效果的枕头套装置及枕头装置。
技术介绍
习用藉由提供身体指压效果以促进血液循环、增进健康为目的的枕头套装置有许多种。例如于枕头内部的中设置有按摩用的滚轮。该按摩用的滚轮乃是藉由电动机等驱动组件接触使用者的颈部附近以进行移动,藉此,以给予颈部刺激按摩。但是,前述的按摩用滚轮一般乃是利用树脂与硬质的橡胶材料的固体材料所制成,且在固定的位置往复进行移动的物体,因此会有刺激过强的倾向。另外,此种按摩用滚轮有时候会产生局部区域过大的按摩作用力,因此使用舒适感需要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有鉴于以上的问题乃提出解决方案,以提供一种枕头套装置及枕头装置为目的,其特征在基本上乃在于内部收纳有枕头的套体本体上,设置有藉由空气的供给即可膨胀,并藉由按压颈部两侧即可加以排气收缩的左右的空气袋体,以得到柔适的指压效果,使得使用的舒适性可加以提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枕头套装置,其乃在于内部收纳有枕头的套体本体处,设置有藉由空气的供给即可膨胀,并藉由按压颈部两侧即可加以排气收缩的空气袋体。所述的枕头套装置的又一特征在于,其空气袋体至少包含有可搭载头部且固设在套体本体横向略中心部位的第一袋状部、设置于该第一袋状部及前述套体本体的间,且可藉由膨胀使得该第一袋状部朝前述的中心侧倾斜的第二袋状部。所述的枕头套装置的另一特征在于,其中前述第一袋状部的上方设置有容积较小且供局部按压用的第三袋状部。所述的枕头套装置的另一特征在于,其中前述的空气袋体乃与前述的套体本体为不同个体的高压空气发生部藉由空气管相互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枕头装置,其于枕头本体上设置有藉由空气的供给即可膨胀,并藉由按压颈部两侧即可加以排气收缩的空气袋体。如上所述,所述的枕头套装置,其乃在于内部收纳有枕头的套体本体处,设置有藉由空气的供给即可膨胀,并藉由按压颈部两侧即可加以排气收缩的空气袋体为特征。这样的空气袋体可以因应使用者的身体形状作适当的变形且密接性高,因此可以防止身体局部承受到过大的按摩力道,故能得到非常柔舒的指压按摩效果,进而提升使用的舒适性。又,所述的枕头套装置,其空气袋体至少包含有可搭载头部且固设在套体本体横向略中心部位的第一袋状部、设置于该第一袋状部及前述套体本体的间,且可藉由膨胀使得该第一袋状部朝前述的中心侧倾斜的第二袋状部,故可得到夹制使用者颈部的按摩效果,使得使用的舒适性进一步加以提升。又,所述的枕头套装置,其中前述第一袋状部的上方设置有容积较小且供局部按压用的第三袋状部,可以确保第一袋状部整体的大膨胀量,而利用第三袋状部按压人体,故可得到有效的按摩力道。如此一来,具有可以防止按摩力道分散的效果。又,所述的枕头装置,其中前述的空气袋体乃与前述的套体本体为不同个体的高压空气发生部藉由空气管相互连接,可以将驱动源设置在远离头部的位置。将驱动时的震动及噪音加以远离,便可以使得使用的舒适性更进一步提升。另外,套体本体亦可以进行拆卸清洗,更加提升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枕头套装置的一实施型态的整体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枕头套装置的一实施型态的部分平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枕头套装置的空气袋体于膨胀时的部分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枕头套装置的空气袋体于膨胀时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枕头套装置的遥控器的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枕头套装置的使用状态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枕头套装置的使用状态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枕头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附图中1枕头套装置 2套体本体3遥控器6空气袋体6a第一袋状部6b第二袋状部6c第三袋状部30高压空气发生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便就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型态搭配图式进行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枕头套装置1的整体立体图,图中所示本实施型态的枕头套装置1乃具备有内部收纳有枕头图式省略的套体本体2、以及与套体本体2为不同个体的遥控器3。前述的套体本体2,例如为纤维材料所制成,沿其横向方向指通常使用时,使用者的肩膀宽度方向的长边上缘2a、下缘2b及横向方向的一边的侧缘2c分别将其封闭,以形成内部具有可供枕头插入空间4的略呈矩形的袋状体结构。又,套体本体2另一侧的侧缘2d则设置有拉炼等开闭组件J以防止枕头由套体本体2中移出。就本实施型态而言,于该套体本体2的表面2e处设置有缝制在前述下缘2b处的基体板5上,并可以膨胀、收缩的空气袋体6。另外,该空气袋体6的上方披覆有伸缩自如的伸缩布25。基体板5就本实施例而言,乃是由厚度小的树脂所制成,为沿横向方向的长方形矩形结构。该基体板5可因应枕头形状加以弯取而具有适当的弹性。该基体板5,例如可利用接着剂或双面胶带一体固接在套体本体2上。本实施型态的空气袋体6乃是由利用在套体本体2的横向方向的中心CL上所设置的基体板5加以固定的第一袋状部6a、设置于该第一袋状部6a及前述套体本体2的间,且可经由膨胀推压使得该第一袋状部6a朝前述中心CL侧倾斜的一对第二袋状部6b、以及设置于第一袋状部6a的上方,且容积较小的一对局部按压用的第三袋状部6c所构成。如图2空气袋体6的收缩状态、图3以及图4空气袋体6的膨胀状态所示,本实施型态的第一袋状部6a乃是于沿横向方向设置的横长矩形状的基部7的略中央部位处,朝上缘2a及下缘2b方向突出有组装耳部8,并与可塑性弹性体所构成的两片薄片9加以叠合成一体,并如图2所示,以点热溶接的方式设置周缘部10以形成袋体。前述的薄片9乃为具有适当的弹性及可耐外刮伤性的物体,例如,其可使用0.01~0.5mm左右的热可塑性聚氨基甲酸酯TPU薄片为较佳。又,第一袋状部6a乃以前述的组装耳部8与套体本体2的中心CL大略一致般缝着于基体板5上加以固接。藉此,第一袋状部6a便可以在套体本体2的横向方向的略中心CL部位加以固定在套体本体2上,其两侧可自由的由套体本体2处加以分离。另外,于第一袋状部6a的底面略中央部位设置有具有小型圆孔的筒状的组装部11。如图3所示,该组装部11与空气管15一端的连接口15e加以气密接合。藉此,便可以由空气管15输送高压空气使得第一袋状部6a加以膨胀。又,如图2所示,就本实施型态的第一袋状部6a于前述组装部11的两侧、横向方向及直角延伸处及内、外部设置有溶接薄片9的溶接部16。藉此,第一袋状部6a便可藉由该溶接部16间的中央部Ma区隔分离出两侧部Mb。各溶接部16的两端乃是以与周缘部10保持有一离间的小距离e为终端。如图3所示,因此,第一袋状部6a可以由此离间的部分将空气提供至左右两侧的两侧部Mb,使得两侧部Mb得以进行较大的膨胀动作,而中央部Ma则进行较小的膨胀动作。另外,中央部Ma的上方贴设有缓冲材27。如图2及图3所示,前述的第二袋状部6b在本实施例中为圆形,且由前述弹性体所制成的两片薄片12加以叠合,并热溶接出周缘部14以形成袋体。又,第二袋状部6b乃设置在第一袋状部6a的两侧部Mb与套体本体2的间。另外,就本实施型态而言,第二袋状部6b乃是藉由空气孔20与前述第一袋状部6a以内部加以连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其并非是固接在基体板5上。又,如图2所示,第二袋状部6b乃是藉由薄片12的图心G以与套体本体2的中心CL侧的第一袋状部6a加以连结。请参看图2及图3所示,第三袋状部6c在本实施例中为圆形,且由前述弹性体所制成的两片薄片13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枕头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于内部收纳有枕头的套体本体处,设置有藉由空气的供给即可膨胀,并藉由按压颈部两侧即可加以排气收缩的空气袋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岛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得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