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桩模具
,尤其是一种管桩模具用的下模挡板。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行业用的管桩模具,其结构通常包括空心半圆上模和空心半圆下模,往下模内腔灌砂浆前,会先在空心半圆下模的两侧模边安装铁质下模挡板,以防止下模内腔的砂浆溢出,当下模内腔灌入足够砂浆后,再拆除下模挡板,然后把空心半圆上模合上(即 把上模和下模的模边对合、紧贴)。上述传统结构的下模挡板,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下模挡板采用铁质材料做成, 安装上述铁质下模挡板时,需要把质量重的铁质下模挡板直接放到下模两侧的模边上,其安装烦琐,而且,铁质材料制成的下模,其成本较高、质量重,运输不便;(2)现有的铁质下模挡板,其耐磨度不高,表面容易磨损、不光滑,砂浆容易粘附在不光滑的铁质挡板表面;再有,由于下模档板厚度较薄,因此,下模挡板放置于下模模边时,下模模边的外侧一段未能完全被下模挡板遮挡,因此,当下模内腔灌入砂浆时,受灌浆摆度影响,部分砂浆会跌落在外露的下模模边外侧一段上,在上模闭合时,需要人手对跌落在下模模边的砂浆进行清洁, 需要专门配备人手,这既影响效率,又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桩模具用的下模挡板,其特征是,在空心半圆下模(1)的上部两侧模边(11)分别设置有由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的下模挡板(2),所述下模挡板(2)为空心状箱体,它的底壁(21)横截面近似跌级状,并与下模模边宽度相同,所述底壁分为高、低两段底壁(210、211),低段底壁(211)靠内、并与下模挡板(2)的模边(11)相抵,高段底壁(210)靠外、与下模挡板(2)的模边(11)存有间隙(5),所述下模挡板(2)的内侧壁(22)底端相对低段底壁(211)为过盈状,其过盈段(22-1)紧贴下模(1)的内腔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桩模具用的下模挡板,其特征是,在空心半圆下模(1)的上部两侧模边(11) 分别设置有由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的下模挡板(2),所述下模挡板(2)为空心状箱体, 它的底壁(21)横截面近似跌级状,并与下模模边宽度相同,所述底壁分为高、低两段底壁 (210、211),低段底壁(211)靠内、并与下模挡板(2)的模边(11)相抵,高段底壁(210)靠外、 与下模挡板(2)的模边(11)存有间隙(5),所述下模挡板(2)的内侧壁(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