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喜专利>正文

混空轻烃燃气汽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62255 阅读:4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混空轻烃燃气汽化器,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汽化器的供气能力而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由罐体和两侧封头焊接在一起构成的汽化器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汽化主体;所述罐体的截面为椭圆形,该椭圆形的长轴方向平行于所述汽化主体的气体生成界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证汽化液位高度的前提下,通过加宽罐体水平方向的宽度即椭圆化方法增加气床汽化面积,进而实现了不增加罐体容积提高所述汽化器的供气能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空轻烃燃气汽化器,尤其涉及一种罐体截面为椭圆形的混空轻烃燃气汽化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同类设备,均为圆形罐体。根据相关标准的要求,罐体容积决定供气站的等级,一定等级的供气站供气能力受到局限。如何在不改变罐体容积的情况下提高同等级供气站的供气能力,是本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在保持原有设备其他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 较同容积的设备产率更高的混空轻烃燃气汽化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混空轻烃燃气汽化器,包括由罐体和两侧封头焊接在一起构成的汽化器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汽化主体;所述罐体的截面为椭圆形,该椭圆形的长轴方向平行于所述汽化主体的气体生成界面。特别地,所述的汽化主体包括至少三个换热器隔热板、水套结构以及设置有若干小孔的气床,其中,所述水套结构由挡板、围板和连接管焊接而成;所述换热器隔板将由所述水套结构围成的空间分割成多个汽化空间,在每一个所述的汽化空间中均设有所述气床。特别地,在所述的椭圆形截面的罐体上部设有换热器的进出水管口、供油管口、抽油管口、供空气管口、测温管口和放散管口 ;燃气出口从封头靠上的气相部位接出;各管口均为法兰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椭圆形截面的罐体上部还设置有两个液位管口,两液位管口处各设置有一液位传感器,且两管口在所述罐体内分别连接有液位管,其中一个液位管的下端通过一较细管道穿过护板、绝热层和隔板连通汽化空间。特别地,在所述椭圆形罐体上设置有纵向水平座,所述封头上设置有横向水平座。本技术具有以下几点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保证汽化液位高度的前提下,通过加宽罐体水平方向的宽度即椭圆化方法增加气床汽化面积,进而实现了不增加罐体容积提高所述汽化器的供气能力,本技术所述的汽化器较同容积同类设备相比提高了 1. 5倍以上的供气能力。2、采用本技术所述结构的汽化器的容积性能比与供气站的占地面积性能比均优于常用的圆形罐体,可降低汽化器的加工成本和提高供气站的供气能力。3、本技术所述的汽化器的全部管口均设置在所述罐体上部(气相部分),保证了汽化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视图;图3是图1的B-B视图;图4是图1的C-C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混空轻烃燃气汽化器,包括由罐体6和两侧封头4焊接在一起构成的汽化器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汽化主体;所述罐体6的截面为椭圆形,该椭圆形的长轴方向平行于所述汽化主体的气体生成界面。其中,所述的汽化主体包括至少三个换热器隔热板11,水套结构,以及设置有若干小孔的气床5 ;其中,所述水套结构由挡板8、围板9和连接管10焊接而成,如图所示,挡板8和围板9构成的水套之间由连接管10连通,各连接管两端焊接有加强筋14。所述换热器隔板11将由所述水套结构围成的空间分割成多个汽化空间,在每一个所述的汽化空间中均设有所述气床5。处于两汽化空间之间的换热器隔板的两侧和底部均开有孔洞,以便于空气和油液在两个汽化空间中平衡流动。在水套外侧还设置有保证换热效果的绝热层7和护板3。此外,为保证安装质量和方便安装操作,鞍座2两侧焊接有支撑座12,封头4上焊接有横向水平座1,罐体6上焊接有纵向水平座15 ;中间换热器隔板11的下部开有一个通油孔16和三个通气孔17 ;罐体6、封头4上焊接有进水管口 h、出水管口 b、供油管口 e、抽蒸发油管口 g、抽余油管口 j、供空气管口 f、测温管口 c和放散管口 a ;燃气出口 k从封头4 靠上的气相部位接出;各管口均为法兰连接。如图所示各个管口的设计位置,在罐体上部的一侧焊制了二个液位计管口 d和ρ, 分别安装汽化器工作液位传感器和余油液位传感器,位于罐内的二个液位管上部各开有一个小孔,其中管口 d下部封闭,并用较细的管穿过护板、绝热层和隔板与蒸发液位接通,使二个管内腔分别成为蒸发油空间和余油空间的连通器;把换热器的进出水管口 h和b,从原来的罐体侧向开口改为罐体上部开口 ;把供油管口 e、抽油管口 g和j从原来的罐体底部开口改为罐体上部开口 ;供空气管口 f、测温管口 c和放散管口 a仍从罐体上部开口 ;燃气出口 k从封头靠上(气相)部位接出。如图所示汽化空间与结构,本技术中的汽化主体由三个换热器隔板11把罐体内部空间分割成四个部分,中间两个为汽化空间,该空间个数可通过增减换热器数量来增减,两端空间为余油储存空间。水套由换热器隔板11、挡板8、围板9、水套连接管10以及加强筋13和14组成,两个水套之间焊装有气床5,中间隔板的气床下方有通气孔17和通油孔16,便于空气和油液在两个蒸发空间平衡流通。空气经供空气管口 f进入到气床下面,在压力作用下空气经通气孔遍布各个气床下面,空气体积的大小可通过蒸发油连通管口 ο或者气床小孔自然地将同体积的液体流到气床上面或者下面,空气在自身浮力的作用下经气床上的小孔均勻地分布于气床上面的油液蒸发空间,增大了比表面积,气体上升过程中在气液两相动能差的作用下完成传质,空气与烃蒸汽的混合比主要由液面高度、液体温度、罐内压力决定,混合好的燃气由燃气出口 k输送到用户。供油较多时蒸发空间多余的液体经溢流管口 m排到余油腔内,保证工作油液不超过规定高度,两端的余油空间由余油连通管口 η连通,保证两边余油高度一致。油液蒸发使液面下降后,由液位传感器及电气控制系统控制供油时机,原料油由供油管口 e供入。蒸发过程为吸热过程,液体温度会下降,又由插入测温管口 c的温度传感器及电气控制系统控制供热时机,热水由进水管口 h进入换热器, 换热器隔板11、挡板8和水套连接管10的表面与工作油液进行热交换,冷却后的水再由出水管口 b排出换热器,由此完成热量补充。两端换热器外侧的绝热层7和护板3保证换热器热量不直接与余油及燃气传热,以保证补热效果和燃气热值稳定。为了保证安装质量和方便安装操作,在鞍座上设计有支撑座12,在封头上设计有横向水平座1,在罐体上设计有纵向水平座15,以确实保证汽化器的安装质量。在罐体一端设计有放散管口 a,以方便设备调试或者检修时置换汽化器内的气体,同时又是安装燃气压力表的通道。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空轻烃燃气汽化器,包括由罐体和两侧封头焊接在一起构成的汽化器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汽化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截面为椭圆形,该椭圆形的长轴方向平行于所述汽化主体的气体生成界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空轻烃燃气汽化器,包括由罐体和两侧封头焊接在一起构成的汽化器壳体, 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汽化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截面为椭圆形,该椭圆形的长轴方向平行于所述汽化主体的气体生成界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空轻烃燃气汽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化主体包括至少三个换热器隔热板、水套结构以及设置有若干小孔的气床,其中,所述水套结构由挡板、 围板和连接管焊接而成;所述换热器隔板将由所述水套结构围成的空间分割成多个汽化空间,在每一个所述的汽化空间中均设有所述气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空轻烃燃气汽化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喜
申请(专利权)人:刘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