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报军专利>正文

具有祛痰、镇咳、平喘、解热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555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祛痰、镇咳、平喘、解热的药,其主要成分包括野菊花、三叉苦、小叶榕干浸膏,甘草浸膏粉、枸橼酸喷托维林、必嗽平、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阿片粉。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中药和化学药进行了合理的科学组方,使中药和化学药的作用得以有机结合,其副作用小,起效快,能迅速止咳和在短时间内改善病人的症状,具有标本兼治和祛痰、镇咳、平喘、解热的双重功效,且疗效显著,主要适应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慢性咽炎,急、慢性喉炎引起咳嗽、咳(咯)痰,气促、气喘,发热、咽痒、咽干等病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中药和化学药相配合,使中药和化学药的作用得以有机结合,具有祛痰、镇咳、平喘、解热的药。
技术介绍
目前,具有祛痰、镇咳、平喘、解热的药有中药和化学药,如果单独使用中药治疗,由于其作用效果缓慢,不能迅速解除病情痛苦,如果单独采用化学药进行治疗,虽然短时间内可以解除病情痛苦,但是达不到根治的目的,又因副作用大,会造成病人身体不适;在医院开取处方药时,尽管医生会给予中西药物治疗,但是中药是中药,西药是西药,病人使用时极不方便,有时还会由于药物的使用不当,造成病人身体不适或引起其它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中药和化学药相配合,使中药和化学药的作用得以有机结合,具有祛痰、镇咳、平喘、解热的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祛痰、镇咳、平喘、解热的药,其主要成份包括野菊花、三叉苦、小叶榕干浸膏,甘草浸膏粉、枸橼酸喷托维林、必嗽平、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阿片粉。所述主要成份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是野菊花35%-45%、三叉苦35%-45%、小叶榕干浸膏10%-20%、甘草浸膏粉0.5%-1%、枸橼酸喷托维林0.25%-1%、必嗽平0.1%-0.5%、马来酸氯苯那敏0.1%-0.2%、对乙酰氨基酚0.1%-0.2%、阿片粉0.1%-0.2%。所述具有祛痰、镇咳、平喘、解热的药,其特征是所述主要成份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最佳是野菊花42%、三叉苦41%、小叶榕干浸膏15%、甘草浸膏粉0.8%、枸橼酸喷托维林0.4%、必嗽平0.35%、马来酸氯苯那敏0.15%、对乙酰氨基酚0.15%、阿片粉0.15%。所述必嗽平是鸭嘴花碱的人工合成衍生物。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中药和化学药进行了合理的科学组方,使中药和化学药的作用得以有机结合,其副作用小,起效快,能迅速止咳和在短时间内改善病人的症状,具有标本兼治和祛痰、镇咳、平喘、解热的双重功效,且疗效显著,主要适应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慢性咽炎,急、慢性喉炎引起咳嗽、咳(咯)痰,气促(气喘),发热、咽痒、咽干等病症。具体实施方式称取本专利技术所述各组份如下述重量制成粒剂,每粒中所包括的各组份重量分别为野菊花粉末1000mg、三叉苦粉末1000mg、小叶榕干浸膏360mg、甘草浸膏粉20mg、枸橼酸喷托维林10mg、必嗽平5mg、马来酸氯苯那敏3mg、对乙酰氨基酚3mg、阿片粉3mg。使用食用明胶作为粘合剂制成粒剂。1998年我市一次范围大,涉及人群多的流行感冒,使用很多止咳、化痰、平喘等药物(包括糖浆、胶囊、片剂、气雾剂等)效果不明显。本专利技术自1998年5月份推出此处方后,在100例的跟踪病例中,有效治愈率达列98%。该药物的临床跟踪结果如下述不良反应一是副作用常出现嗜睡、咽干不明显、停药自行缓解;二是毒性反应毒性反应较轻(如孕妇使用可能可致突变),2岁以下小孩使用出现抽搐,停药后自行缓解症状;三是停药反应无停药反应;四是变态反应无变态反应;五是特异反应无存在特异反应。药物的治疗效应本专利技术为对症治疗药。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药物作用本专利技术为祛痰、镇咳、平喘、解热作用。药物的相互作用本专利技术该药与抗生素合用增强其疗效,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应在不发热时使用),喹诺酮类、氨基粮甙类等。用法用量口服成人2粒/次,小儿减半,每日3次,连服2日效果不佳应到医院就诊。注意事项本专利技术为对症治疗药;本专利技术具有较强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该药连续服用2日治疗症状仍未缓解,应及时到医院就诊;2岁半以下婴幼儿禁用,孕妇慎用。病例介绍邓荣祥,男,70岁,汉族,广东雄市人,现住南雄市澜河镇上带村委会九盏江村。因反复咳嗽、咳痰、气促,于2004年12月31日前来我所诊治,具体病史由患者本人陈述。5年前由于受寒后感全身乏力,头晕、头痛、畏寒、发热,无咽痛表现,于是在当地卫生站治疗数天,以上症状减轻,时而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症状,尤其出现在受寒、吸烟、感冒明显增多,次在镇卫生院张村卫生站、南雄市人民医院治疗均已好转出院(经常服单板机磺碱)。于2004年12月30日晚上反复出现咳嗽、咳痰(白色粘液,偶带血丝)、气喘(在劳累后明显)轻微发热(37.8℃),在12月31日早上7时前来我所诊治,经查,鼻咽部无充血,头颅五官端正,四肢轻度浮肿,听诊双肺散表干、温性罗音,呼吸音粗,明显有痰鸣音,心率不齐,颈静脉博动较常人快,腹肌软,触诊肝、脾不大,无压痛,呈病容面态,发育正常,五官端正,营养一般,无遗传病史及流行病史,多次在南雄市人民医院X线提示,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经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方案A控制感染(静脉点滴氨苄西林7a)、鱼醒草100ml(等抗生素),且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每次3粒,每天三次;B、祛痰、镇咳、解痉、平喘(选用给予本专利技术配制的处方药,每日3次);C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时再静点生脉注射液20ml。复方丹参针20ml,治疗3天后以上症状明显减轻,于2005年元月4日停药出院,口服给予本人配制的处方药至今,病情较稳定。曾根林。男,13岁,汉族,广东省南雄人,现住南雄市澜河镇葛坪村委会坦坪曾屋村,因反复咳嗽、咽痛。于2004年7月13日前来我所诊治具体病史由本人陈述。发病前五天因进食油烧食品,于晚上感咽干、发痒、异物感继而有咽痛、咽下痛以空咽时为明显,有刺激性干咳多天患者自到药店购买2合喉舒宁片服用,效果欠佳。并又在发病后二天出现酸困乏力、发热、咳嗽较剧等,感寒颤。于2004年7月10日到当地卫生院诊治,经检查后注射(包括肌注、静点)等药(具体药名不清)发热、寒颤症状减轻、咳嗽未止且具有浓痰。双在医生给予止痰、化痰、利咽等处理仍未见效,于2004年7月13日前来我所诊治,经查咽部红肿、扁桃体肿大II度、鼻咽部充血、淋巴结可触及肿大(以下颌角淋巴结明显)五官端正,听诊未发现肺部罗音等异常表现,体温37.3℃,无头痛,感头晕、乏力,血压98mmHg/60mmHg,其余无异常表现。诊断为急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经给予配置的处方药服用每天三次每次二粒,以上症状明显减轻,三天后症状完全消失。权利要求1.具有祛痰、镇咳、平喘、解热的药,其特征是其主要成份包括野菊花、三叉苦、小叶榕干浸膏,甘草浸膏粉、枸橼酸喷托维林、必嗽平、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阿片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祛痰、镇咳、平喘、解热的药,其特征是所述主要成份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是野菊花35%-45%、三叉苦35%-45%、小叶榕干浸膏10%-20%、甘草浸膏粉0.5%-1%、枸橼酸喷托维林0.25%-1%、必嗽平0.1%-0.5%、马来酸氯苯那敏0.1%-0.2%、对乙酰氨基酚0.1%-0.2%、阿片粉0.1%-0.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具有祛痰、镇咳、平喘、解热的药,其特征是所述主要成份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最佳是野菊花42%、三叉苦41%、小叶榕干浸膏15%、甘草浸膏粉0.8%、枸橼酸喷托维林0.4%、必嗽平0.35%、马来酸氯苯那敏0.15%、对乙酰氨基酚0.15%、阿片粉0.1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具有祛痰、镇咳、平喘、解热的药,其特征是所述必嗽平是鸭嘴花碱的人工合成衍生物。5.根据权利要求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祛痰、镇咳、平喘、解热的药,其特征是:其主要成份包括野菊花、三叉苦、小叶榕干浸膏,甘草浸膏粉、枸橼酸喷托维林、必嗽平、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阿片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报军
申请(专利权)人:邓报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