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心清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545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脑心清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柿叶干浸膏45-55份,微晶纤维素220-230份,交联聚维酮65-75份,硬脂酸镁1.8-2.2份。取干柿叶,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4倍量,煎煮2h,第二次12倍量,煎煮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加入乙醇静置,滤取上清液备用;沉淀用65%乙醇洗涤两次,收集洗涤液,静置,取上清液与前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所得浸膏加水溶解,滤过,滤液用醋酸乙酯提取四次,用量为药液4倍,提取1h,回收醋酸乙酯,稠膏低温真空干燥成干浸膏;取干浸膏,加入微晶纤维、交联聚维酮,粉碎,制粒,干燥,整粒,加硬脂酸镁,混匀压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分散状态佳、崩解时间短、药物溶出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少,服用携带方便,不易霉变,服用方式多样。此外,其制备工艺简单并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筛选优化稳定、适合大生产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脑心清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冠心病心绞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致死率有增高趋势。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范畴,中国医学认为其因在瘀,其主病在心,其治在通,提出应用活血化瘀为治本之法。脑心清片是由柿叶经提取其有效部位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脑心清片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镇静安神之功效。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血。对冠心病心绞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目前,该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原脑心清片为普通糖衣片,存在崩解迟缓,药物溶出慢,作用迟缓等缺点,对于冠心病心绞痛,脑动脉硬化等发病急的病人来说,原脑心清片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更有效地、更好地发挥药效,是医药工作者所需解决的问题。另外,原脑心清片的提取工艺为取干柿叶,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2-1.15(60℃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85%,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备用;沉淀用65%乙醇洗涤两次,收集洗涤液,静置,吸取上清液与前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所得浸膏加水溶解,滤过,滤液用醋酸乙酯提取四次,合并醋酸乙酯液,回收醋酸乙酯,稠膏低温干燥成干浸膏。因而,原脑心清片的制备工艺不够完整,干柿叶水提过程中,加水倍量没有说明,且原提取工艺中缺少醋酸乙酯的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前药液的相对密度,影响提取效果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崩解时间短、药物溶出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少,质量更稳定的脑心清分散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工艺更完整的,质量更优化稳定的、适合大生产的脑心清分散片的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以下均以重量计,本专利技术包括柿叶干浸膏45-55份,微晶纤维素220-230份,交联聚维酮65-75份,硬脂酸镁1.8-2.2份。本专利技术最佳的配比为以制成1000片,柿叶干浸膏50克,微晶纤维素228克,交联聚维酮70克,硬脂酸镁2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为取干柿叶,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4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2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2~1.15(60℃测)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85%,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备用;沉淀用65%乙醇洗涤两次,收集洗涤液,静置,吸取上清液与前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所得浸膏加水溶解,滤过,滤液用醋酸乙酯提取四次,每次用量为药液的4倍量,提取1.0小时,回收醋酸乙酯,稠膏低温真空干燥成干浸膏;取干浸膏,加入微晶纤维、交联聚维酮,粉碎成细粉,水作润湿剂,制粒,55-65℃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所述的沉淀用65%乙醇洗涤两次,用量为沉淀的3倍量,搅拌30分钟,收集洗涤液。所述的减压浓缩的浓缩条件为温度60-65℃,真空度0.06-0.08Mpa。所得浸膏加水溶解至相对密度为1.10,滤过。所述低温真空干燥时,温度50-55℃,真空度为0.08-0.09Mpa。所述的润湿剂用量为药粉重量的100%(ml/g)。以下是本专利技术中对水提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加水倍数,洗涤工艺条件中缺少65%乙醇的用量及洗涤时间进行研究。1、由于原提取工艺中缺少加水量,而加水量是影响提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在煎煮次数和煎煮时间与原工艺一致的前提下,仅对加水量进行考察,以3个不同的加水量,以干浸膏得率及原儿茶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以确定水提时的加水量。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1.1仪器与试药药材由毫州市药材市场提供1.2试验设计通过实验可知本品处方中药材用水提取,加水盖过药面3-5cm的量大约为药材重量的14-12倍。故在煎煮次数和煎煮时间与原工艺一致的前提下,仅对加水量进行考察,设计3个不同的加水量,以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以确定水提时的加水量。实验设计如下表1单因素试验设计 1.3水提干膏的制备及得率计算取干柿叶,共三份,每份500g,按试验设计加不同量的水煎煮二次,第一份加水煎煮二次(16倍量,2小时;14倍量,1小时),第二份加水煎煮二次(14倍量,2小时;12倍量,1小时),第三份加水煎煮二次(12倍量,2小时;10倍量,1小时),每次提取前先称重,煮沸到规定时间前10分钟再称重并补加水到原重量,再煮沸10分钟,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小体积,转移到已知重量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再于60℃干燥至恒重,置干燥器中冷却0.5小时,精密称重,按下式计算干膏得率并测定干膏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1.4柿叶药材和干浸膏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2.8);检测波长为256nm。理论板数按原儿茶酸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对照品原儿茶酸5mg,置25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溶液中含原儿茶酸20μg)。干膏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干膏0.5g于磨口三角烧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溶解,超声30分钟,称定重量,补足重量,过滤,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置水浴中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药材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柿叶药材细粉约5.0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乙酸乙酯5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渣用乙酸乙酯20ml洗涤,合并乙酸乙酯液,回收乙酸乙酯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定溶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研究用柿叶药材中原儿茶酸的含量为65ug/g。1.5实验结果表2加水量试验结果 上述结果表明上述药材加16倍量水和加14倍量水煎煮,干膏得率及原儿茶酸提取量相差不大,但作为生产上为了节省能耗,降低成本,本品水提工艺确定为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4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12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5(60℃)的清膏,即可。2沉淀用65%乙醇洗涤工艺条件研究原脑心清片沉淀洗涤工艺为水提醇沉后的沉淀用65%乙醇洗涤两次,收集洗涤液,静置,吸取上清液。因洗涤工艺条件中缺少65%乙醇的用量及洗涤时间,故在洗涤溶剂与原工艺一致的前提下,考查乙醇用量和洗涤时间两个因素对洗涤工艺的影响,以原儿茶酸的提取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双因子无重复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找出最佳沉淀洗涤工艺条件。试验设计及结果如下2.1仪器与试药药材由毫州药材市场提供。仪器Agilent HP-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C18(polarls、150×4.6nm,5u)色谱柱;chemstation(化学工作站);试剂甲醇(色谱纯)、水(双重蒸馏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原儿茶酸对照品由中国卫生部生物制品药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10809-2001022.2试验设计表3沉淀洗涤工艺因素水平表设计 注65%乙醇用量倍数为沉淀的倍数。取干柿叶九份,每份2000g,按水煎煮优选最佳方案进行煎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脑心清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柿叶干浸膏45-55份,微晶纤维素220-230份,交联聚维酮65-75份,硬脂酸镁1.8-2.2份,以重量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志成胡起玮
申请(专利权)人:福寿堂制药有限公司胡起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