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检测自控灭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580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检测自控灭活装置,包括储存桶,储存桶的正面分别安装有处理器和微生物检测仪,储存桶右侧的安装有中转箱,中转箱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灭活结构、第一紫外灯和第二紫外灯,灭活结构与储存桶连通,第一紫外灯位于中转箱内侧的中部,第二紫外灯安装于中转箱内壁的两侧,中转箱的右侧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压力泵,压力泵的抽水管与灭活结构连通,压力泵的排水管加热装置连通,加热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可以对液体内部微生物进行深度循环灭活,提高液体质量的优点,解决了目前检测处理时由于液体自身的深度,导致下方的微生物不能被彻底灭活,影响整体溶液洁净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检测自控灭活装置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灭活
,具体为一种微生物检测自控灭活装置。
技术介绍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我国教科书中,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香菇等,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目前在对液体内部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处理时,由于液体自身的深度,导致下方的微生物不能被彻底灭活,影响整体溶液的洁净度,为此提出一种可以对液体内部微生物进行深度循环灭活,提高液体质量的灭活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检测自控灭活装置,具备可以对液体内部微生物进行深度循环灭活,提高液体质量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在对液体内部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处理时,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检测自控灭活装置,包括储存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桶(1)的正面分别安装有处理器(2)和微生物检测仪(3),所述微生物检测仪(3)的检测头位于储存桶(1)的内侧,所述储存桶(1)右侧的顶部栓接有角铁(4),所述角铁(4)的顶部安装有中转箱(5),所述中转箱(5)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灭活结构(6)、第一紫外灯(7)和第二紫外灯(8),所述灭活结构(6)与储存桶(1)连通,所述第一紫外灯(7)位于中转箱(5)内侧的中部,所述第二紫外灯(8)安装于中转箱(5)内壁的两侧,所述中转箱(5)的右侧设置有加热装置(9),所述加热装置(9)的上方设置有压力泵(10),压力泵(10)的抽水管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检测自控灭活装置,包括储存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桶(1)的正面分别安装有处理器(2)和微生物检测仪(3),所述微生物检测仪(3)的检测头位于储存桶(1)的内侧,所述储存桶(1)右侧的顶部栓接有角铁(4),所述角铁(4)的顶部安装有中转箱(5),所述中转箱(5)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灭活结构(6)、第一紫外灯(7)和第二紫外灯(8),所述灭活结构(6)与储存桶(1)连通,所述第一紫外灯(7)位于中转箱(5)内侧的中部,所述第二紫外灯(8)安装于中转箱(5)内壁的两侧,所述中转箱(5)的右侧设置有加热装置(9),所述加热装置(9)的上方设置有压力泵(10),压力泵(10)的抽水管与灭活结构(6)连通,压力泵(10)的排水管加热装置(9)连通,所述加热装置(9)的底部设置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的内侧设置有排液结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检测自控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活结构(6)包括环形管(61)、短管(62)、托架(63)和折型管(64),所述环形管(61)分布在第一紫外灯(7)的周围,所述环形管(61)之间通过短管(62)连通,所述托架(63)栓接在中转箱(5)内壁后方的两侧,所述折型管(64)连通在最底端环形管(61)的表面,且折型管(64)的末端与储存桶(1)的内腔连通,所述压力泵(10)的抽水管与最顶部环形管(61)的表面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检测自控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9)包括加热箱(91)、加热管(92)、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林陈园林
申请(专利权)人:福寿堂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