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庞会心专利>正文

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5318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的制备工艺,属于利用生物方法制备食品和药品的工艺技术。原料包括三七提取物10~30重量份、银杏叶提取物10~30重量份、川芎10~30重量份、维生素B↓[1]0.05~0.1重量份、维生素B↓[6]0.05~0.1重量份、淀粉7~12,该制备工艺包括有效药物三七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和川芎的粉碎,具有强产生他汀类物质能力的经诱变选育的红曲霉菌株的活化和液体种子培育,以及有效药物粉末固体发酵培养基的培养,最后得到该保健食品。该制备工艺采用生物溶合技术,利用红曲霉发酵培育技术将三七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和川芎等有效组分与红曲有机溶合,大幅度提高了受体吸收率,从而增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利用生物方法制备食品和药品的工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红曲菌和其他有效药物制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在我国,从50年代起,心脑血管疾病逐渐取代传染病跃居为第一大死亡病因。现在强有力的治疗药物主要是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本专利专利技术人曾研制过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该保健食品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红曲10~60、三七提取物10~30、银杏叶提取物10~30、川芎10~30、维生素B10.05~0.1、维生素B60.05~0.1、淀粉7~12。其制备工艺是将上述各种组分粉碎经菌检合格,制成胶囊即可。该保健食品由四种临床一线用药成份组成复方剂产品,为100%的纯中药制剂,服用方便、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它兼有速效、中效和长效成分,并具有预防、治疗和愈后保健的作用,专利技术人认为它已经达到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的药物的水平。专利技术人对该保健食品进行了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并其调节血脂作用进行了动物和离体细胞试验,证明其疗效显著。但专利技术人在商品化实施该技术时发现,该保健食品和其他药物和保健食品同样存在人体吸收率不高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该保健食品的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生物邻界溶合技术、有效提高有效成份的吸收效率,并最终提高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疗效的制备工艺,解决了原保健食品吸收率偏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的制备工艺,原料包括三七提取物10~30重量份、银杏叶提取物10~30重量份、川芎10~30重量份、维生素B10.05~0.1重量份、维生素B60.05~0.1重量份、淀粉7~12重量份,其特征在于该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配比将三七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和川芎过80~100目筛,取筛分和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淀粉混合均匀并消毒得到药物混合粉;(2)选用具有强产生他汀类物质能力的经诱变选育的红曲霉菌株作为菌种,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活化;(3)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2)所得的培养物接入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在恒温生化培养箱内28℃、160~170r/min条件下培养7天;(4)将步骤(1)制备的药物混合粉加入水,调节含水量为50%,灭菌30min,得到固体发酵培养基,取10%的步骤(3)制得的液体种子接入固体发酵培养基中,28℃恒温培养16天,取出后在50~60℃下烘干,得到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所述具有强产生他汀类物质能力的经诱变选育的红曲霉菌株包括红色红曲霉M.ruber No 10005、商品名称为“天曲”的红曲霉菌、Monascus purpureus MS18、商品名称为“宝曲一号”的红曲霉菌。所述斜面培养基条件为0.5%蛋白胨,2.5%琼脂,加入麦芽汁中加热溶解,灭菌30min。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条件为1.5%蛋白胨,4%葡萄糖,4%甘油、0.5%NaNO3,0.3%MgSO4·7H2O,0.3%K2HPO4,灭菌条件115℃,20min。所述保健食品的具体原料组成包括三七提取物17.5重量份、银杏叶提取物17.5重量份、川芎17.5重量份、维生素B10.075重量份、维生素B60.075重量份、淀粉9.85重量份。红曲霉(Mononscus)是小型丝状腐生真菌,属子囊纲(Ascintceres)不整囊菌纲(Plectascales)、曲菌科(Eurotiascus)。培养红曲霉多用麦芽汁琼脂。红曲霉在上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初为白色,老熟后变为淡红色、紫红色、赭红色、橙红色、烟灰色等,因种而异。1979年日本远藤章首次从红色红曲霉(M.ruber)中分离出具有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活性的物质,命名为Monacolin K。此后,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用Monacolin K对动物进行了大量试验,并对Monacolin K对动物肝细胞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Monacolin K对动物是安全的,他们研制的纯品药物洛伐他汀(Lovastatin)应用于临床观察后认为,洛伐他汀对人体也是安全的,现已在临床得到应用。不同红曲霉菌株产生他汀类物质的能力不同,远藤章曾收集了除M.ruber以外的红曲霉属(Monascus)菌株131株,并探讨了这些菌株产生Monacolins的性能。结果发现其中有23株均有较强的产生Monacolins的性能。这些菌株主要以M.pilosus、M.purp ureus、M.anka等为主。我国研究人员经过大量研究和培育, 现已诱变选育出多种具有强产生他汀类物质能力的经诱变选育的红曲霉菌株,例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生物实验室,在2001年采用搭载神舟一号飞船的红曲霉菌选育的商品名称为“天曲”的红曲霉菌,他汀产量提高了一倍多。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的研究人员也由紫红曲霉诱变育种而获得一菌株Monascuspurpureus MS 18,其具有强产生他汀类物质的能力。斜面培养基可以是常规麦汁培养基,也可以是饴糖、蛋白胨和琼脂组成的培养基。液体种子培养基中的碳源可以是大米粉、玉米粉、红薯粉、葡萄糖、麸皮、淀粉等;氮源可以是豆饼粉、蛋白胨、酵母膏、硝酸钠等。制备工艺中步骤(1)所述的消毒可以采用高温、紫外光照射或者采用Co60进行辐照进行。红曲霉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多种酶,不同培养基条件下的红曲霉代谢产生的物质不同。本专利技术选用的红曲霉菌经过斜面培养基培育和液体种子培养基育种后,繁殖力快而强,可缩短生产周期,接种到由三七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川芎和维生素B1、维生素B6、淀粉混合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恒温培育,上述药物能够和红曲进行生物溶合,提高有效药物组分的混合程度并提高产物中的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经过红曲霉菌进行发酵培养的产物能够被受体充分吸收,显著增强疗效。专利技术人对该制备工艺得到的产物进行粉碎过筛后制成胶囊,并对该胶囊进行了动物安全性和调节血脂能力试验,证明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保健食品胶囊的疗效明显增强,这也说明其吸收效果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制备工艺采用生物溶合技术,利用红曲霉发酵培育技术将三七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和川芎等有效组分与红曲有机溶合,大幅度提高了受体吸收率,从而增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按下列重量配比取原料三七提取物175g、银杏叶提取物175g重量份、川芎175g重量份、维生素B10.75g、维生素B60.75g、淀粉98.5g。将三七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和川芎粉碎物过100目筛,然后用紫外光辐照消毒,时间24小时;检验合格的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医用淀粉在避光条件下用套研法混合后再与三七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和川芎混合均匀得到药物混合粉。选用涿州东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商品名称为“宝曲一号”的红曲霉菌株作为菌种,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活化。斜面培养基为0.5%蛋白胨,2.5%琼脂,加入麦芽汁中加热溶解,灭菌30min。在10万级无菌条件下将斜面活化后的菌种接入液体种子培养基,在恒温生化培养箱内28℃、160~170r/min条件下培养7天。液体种子培养基为1.5%蛋白胨,4%葡萄糖,4%甘油、0.5%NaNO3,0.3%MgSO4·7H2O,0.3%K2HPO4,灭菌条件115℃,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的制备工艺,原料包括三七提取物10~30重量份、银杏叶提取物10~30重量份、川芎10~30重量份、维生素B↓[1]0.05~0.1重量份、维生素B↓[6]0.05~0.1重量份、淀粉7~12重量份,其特征在于该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配比将三七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和川芎过80~100目筛,取筛分和维生素B↓[1]、维生素B↓[6]混合均匀并消毒得到药物混合粉;(2)选用具有强产生他汀类物质能力的经诱变选育的红曲霉菌株作 为菌种,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活化;(3)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2)所得的培养物接入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在恒温生化培养箱内28℃、160~170r/min条件下培养7天;(4)将步骤(1)制备的药物混合粉加入水,调节含水量为50%, 灭菌30min,得到固体发酵培养基,取10%的步骤(3)制得的液体种子接入固体发酵培养基中,28℃恒温培养16天,取出后在50~60℃下烘干,得到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会心
申请(专利权)人:庞会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