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粮害虫生物防治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523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除虫脲和双氧威及其杀虫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除虫脲2~10%、双氧威10~35%、溶剂50~72%、助溶剂8~15%及乳化剂5~18%,该产品用于粮食保管,低毒,杀虫谱广,剂量在8ppm粮食保管1年基本无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昆虫生长调节剂在粮食储藏领域的应用,属于一种生物防治剂。
技术介绍
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or)是利用药物扰乱昆虫的正常生长发育,使昆虫个体生活能力下降、死亡或种群灭绝,从而达到防治害虫、保护作物的目的。此类药物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而具有低毒、低污染、及对人畜和有益昆虫安全的特性。开发此类药物有利于农药的可持续发展。从目前的农药市场及发展趋势来看,一些有机磷农药(如甲胺磷)正在逐步被禁用、限用,而菊酯类农药由于其抗性问题,其市场份额也在逐年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抗生素和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异军突起。因此,开发一种新的生物防治剂应用在粮食储藏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杀虫剂机理是毒杀性的,如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其中绝大多数品种由于长期使用,已被害虫适应,特别是那些繁殖快的害虫,均已产生抗性(能抵抗神经性中毒),但对保幼激素类的干扰却不适应。而苯氧威目前在国内尚未使用,加上独特的杀虫机理,大多数昆虫不存在抗性,因而对常规农药已产生抗药性的害虫,将会表现出活性高的杀虫优势。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苯氧威具有毒性低、杀虫活性高、施药量小,在土壤和水中易降解、不污染环境,对天敌安全、不破坏生态平衡等优势。国内外不少农药情报刊物中对苯氧威评价很高,均认为是目前应当发展的新品种;已大范围应用,尤其在果树和棉花上,防治效果好。随着应用技术的进步,以及环保意识的加强,苯氧威用量及范围将会不断增长。人们发现二芳酰肼类化合物能引起受试昆虫早熟、致死性蜕皮之后,使得过去人们希望将昆虫受体(EcR)作为靶标开发具有商业意义的杀虫剂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可能。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科学家们在这一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被广泛用于昆虫的综合防治,虽然不同结构的二芳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的杀虫活性及杀虫谱不尽相同,但由于这些化合物引起的中毒症状及其作用机理是非常类似的。上述昆虫生长调节剂根据对昆虫的作用方式分别属于下列2种类型①双氧威,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它影响昆虫的蜕皮及幼虫的变态;昆虫保幼激素是由昆虫咽侧体分泌的、能使幼虫保持幼龄状态的一种化合物。现在已经人工合成数千种化学结构近似天然昆虫激素的化合物,并称之为昆虫激素类似物,具有广谱的杀虫活性,对双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异亚翅目、缨翅目、啮虫目的五十多种害虫及一些蜱螨、线虫有效。②除虫脲,几丁质合成抑制制剂,它能抑止昆虫体表几丁质的形成,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是一大类脲类化合物,它能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形成,而几丁质是昆虫表皮的主要成分。昆虫的体壁很薄,但它由许多层构成的,其中表皮层的内表皮是较厚的一层,其主要成分就是几丁质。几丁质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酒精和乙醚,也不溶于弱酸和强碱,这也是昆虫死后能长期保存而不会腐烂的原因。当昆虫,特别是幼虫,在蜕皮时要形成新的表皮,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就能抑制幼虫几丁质的形成,这就使幼虫因新的表皮不能造成造成畸形,最终死亡。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防治储粮害虫,其机理就在于此。虽然,昆虫保幼激素蒙515能有效地控制储粮害虫,并已作为谷物保护剂来使用。但这类化合物有如下缺陷,即对于低龄幼虫的控制效果较差,同时不能控制隐蔽性储粮害虫(米象和玉米象等)子一代的发生。而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不仅能有效地控制米象和玉米象等蛀蚀性害虫,而且还具有对哺乳动物毒性低和在自然环境中迅速分解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储粮害虫生物防治剂,是以双氧威和除虫脲有效成份加入溶剂、助溶剂、乳化剂,这种杀虫剂所占质量百分比如下除虫脲2-10%双氧威10-35%溶剂 50-75%助溶剂8-15%乳化剂5-18%上述的助溶剂选自甲醇、乙醇、正丁醇、丙酮、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溶剂选自2-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乙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二甲苯、甲苯等中的至少一种;乳化剂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基聚氧丙基醚、十二月烷基苯磺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乳化剂。出人意外的是,含有除虫脲与双氧威作为活性成分的本专利技术生物防治剂具有增效作用,本专利技术生物防治剂中,除虫脲与双氧威的重量比为1∶10-10∶1,优选为1∶1-5。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实例1除虫脲3%双氧威12% 二甲基亚砜20%二甲苯52%丙酮 7%甲醇 6%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8%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5%配制时先把前四个组份在反应罐中充分搅拌溶解,再依次加入其它成份,搅匀后分装即可。实例2除虫脲5%双氧威10%2-吡咯烷酮15%甲苯 50%丙酮 6%正丁醇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7%配制方法可参照实例1。应用实施例1我们在广东省增城市新塘粮食管理所采用刚熏蒸过并把虫尸过筛的稻谷和小麦进行实验,起始虫口密度为0,虫种为我省常见虫种,如米象、麦蛾、谷蠹、书虱等。采用实例1与粮食按照剂量进行拌合均匀后用谷围围住,每围放40公斤粮食。每月抽样检测害虫死亡情况,结果见试验记录表1及表2。表1 昆虫生长调节剂在稻谷防虫上的应用 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8ppm实例1、30ppm马拉硫磷对稻谷防虫效果较为显著,但30ppm马拉硫磷对书虱防虫效果相对差,空白对照、8ppm双氧威防虫效果差。从上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生物防治剂的除虫脲与双氧威的组合具有增效作用。应用实施例2我们在实验室用7ppm实例2、10ppm双氧威、8ppm除虫脲按照剂量与小麦拌匀,存放1年后检查效果7ppm实例2处理的粮食无活虫,而10ppm双氧威有22头活虫,8ppm除虫脲有5头活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粮害虫生物防治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除虫脲和双氧威作为活性组分,其中,除虫脲与双氧威的重量比为1∶10-1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粮害虫生物防治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除虫脲和双氧威作为活性组分,其中,除虫脲与双氧威的重量比为1∶10-10∶1。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生物防治剂,其特征在于除虫脲与双氧威的重量比为1∶1-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生物防治剂,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乳油,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除虫脲2-10%双氧威10-35%溶剂 50-75%助溶剂8-15%乳化剂5-18%。4.根据权利要求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辉陈嘉东张新府曾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粮食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