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虫脲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110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尤其是一种含氟虫脲的高效低毒复合杀虫组合物,它以的氟虫脲与有机磷类杀虫剂基本活性成分,其中氟虫脲与有机磷类杀虫剂的重量比为0.1~10∶5~60。该类复合杀虫组合物的优点是:该杀虫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害虫抗药性,扩大防治谱,杀虫速度快,降低了用药成本,减轻了毒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防治农作物上发生的鳞翅目害虫,尤其可用于防治水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甜菜夜蛾,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尤其是一类以氟虫脲与有机磷类杀虫剂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二、技术背景氟虫脲(flufenoxuron),化学名称1-[4-(2-氯-a,a,a-三氟-对甲苯氧基)-2-氟苯基]-3-(2,6-二氟苯甲酰)脲,属苯甲酰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可虫螨兼治,活性高,持效期长。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作用。通过抑制几丁质的形成,使害虫不能正常蜕皮和变态,尤其是对幼虫的正常蜕皮和发育的控制,来达到杀虫的目的。该药剂还有很好的叶面滞留性。可用于防治柑桔、棉花、蔬菜、大豆、果树、玉米、玉米等作物田间未成熟阶段的螨类和昆虫,对捕食性螨和昆虫安全。但是氟虫脲杀虫剂的速效性比较菊酯类杀虫剂缓慢,影响对害虫的总体防治,尤其对爆发性害虫防治效果较差。在我国,由于氟虫脲进口价格高,使用面积只局限于经济附加值高的部分蔬菜和果树上,应用面积较小,不能更广泛的在农作物害虫防治上使用,且氟虫脲在国内外文献中未见有使用于水稻、小麦等大田作物的害虫防治。毒死蜱、乙酰甲胺磷、辛硫磷同属于有机磷类杀虫剂,属神经毒性的速效杀虫剂,对大部分鳞翅目害虫有较高的防效,且均为毒性低、杀虫谱广,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有的农药还具有杀螨作用。是高毒有机磷农药比较好的替代品。但是有机磷杀虫剂的持效期短,且对2龄以上的鳞翅目幼虫杀虫活性偏低。因而单独使用单剂品种均不能达到最佳的害虫防治效果。农药的增效复配是扩大防治谱和提高防效的有效措施,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关氟虫脲和有机磷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鳞翅目害虫,如菜青虫、棉铃虫、蚜虫、甜菜夜蛾、水稻螟虫等,在目前抗性逐渐增加,农药单剂对害虫防治的效果逐渐下降,农药复配可以明显提高药效,并延缓害虫抗性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治鳞翅目、同翅目和蜱螨目的多功能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将持效期长的氟虫脲分别与毒死蜱、乙酰甲胺磷、辛硫磷、其中的一种复配,获得一类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杀虫组合物。该杀虫剂对鳞翅目、同翅目和蜱螨目等容易产生抗性的多种害虫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并抑制害虫对单一制剂的抗药性产生。以上所述的助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段化合物、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赋型剂包含二甲苯、溶剂油。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氟虫脲和毒死蜱、乙酰甲胺磷、辛硫磷其中的一种组成的杀虫组合物,它与现有技术相比,能产生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害虫抗药性,扩大防治谱,杀虫速度快,降低了用药成本,减轻了毒性。本专利技术尤其可用于防治水稻螟虫和甜菜夜蛾,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杀虫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以下有益效果(1)与单剂相比,该组合物对鳞翅目害虫有明显增效,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2)一药多治,一次施药可同时防治多种害虫,减少防治用工成本;(3)可替代高毒农药,并大幅度减少田间用药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4)兼有速效和长效;(5)与氟虫脲单剂相比,生产和使用成本降低;(6)抑制鳞翅目害虫对农药的抗性增强;(7)降低对温血动物的毒性。(8)尤其可用于防治目前在国内发生严重的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室内生物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共毒系数;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实施例1称取2g氟虫脲、30g毒死蜱、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3g、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制剂32%氟虫脲·毒死蜱乳油。进行室内增效生物测定,选择稻纵卷叶螟为目标害虫,每处理重复3次,每浓度处理30头,用LC50值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表1 氟虫脲·毒死蜱=2∶30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测定效果 回归方程Y=2.5977+1.6201X相关系数r值=0.9663;毒性指数=6.49;共毒系数=135致死浓度LC50=30.29mg/L实施例2称取2g氟虫脲、30g乙酰甲胺磷、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3g、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制剂32%氟虫脲·毒死蜱乳油。进行室内增效生物测定,选择甜菜夜蛾为目标害虫,每处理重复3次,每浓度处理30头,用LC50值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表2 氟虫脲·乙酰甲胺磷=2∶30对甜菜夜蛾的毒力测定效果 回归方程Y=2.3045+1.8765X相关系数r值=0.9530;毒性指数=7.21;共毒系数=202致死浓度LC50=27.32mg/L实施例3称取2g氟虫脲、40g辛硫磷、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2g、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制剂42%氟虫脲·辛硫磷乳油。进行室内增效生物测定,选择稻纵卷叶螟为目标害虫,每处理重复3次,每浓度处理30头,用LC50值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表4 氟虫脲·辛硫磷=2∶40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测定效果 回归方程Y=1.9465+1.7453X相关系数r值=0.9944;毒性指数=3.51;共毒系数=137致死浓度LC50=56.17mg/L田间药效试验对实施例进行防治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对照药为结果如下 注a表示在α=0.05水平上显著,b表示在α=0.05水平上有差异,c表示在α=0.05水平上不显著;A表示在α=0.01水平上显著,B表示在α=0.01水平上有差异,C表示在α=0.01水平上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氟虫脲和有机磷杀虫剂的复配组合物,与两单剂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显著提高了对甜菜夜蛾的全程防治效果;(2)兼有增强的速效性和长持效,施药后2天和15天的杀虫效果均显著高于各单剂。实施例4称取5g氟虫脲、27g毒死蜱、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5g、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制剂32%氟虫脲·毒死蜱乳油。实施例5称取4g氟虫脲、28g乙酰甲胺磷、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5g、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制剂32%氟虫脲·乙酰甲胺磷乳油。实施例6称取5g氟虫脲、37g辛硫磷、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5g、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制剂42%氟虫脲·辛硫磷乳油。实施例7称取0.1g氟虫脲、40g毒死蜱、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0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15g、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制剂40.1%氟虫脲·毒死蜱乳油。实施例8称取0.1g氟虫脲、60g乙酰甲胺磷、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15g、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制剂60.1%氟虫脲·乙酰甲胺磷乳油。实施例9称取2g氟虫脲、10g辛硫磷、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5g、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氟虫脲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它以的氟虫脲与有机磷类杀虫剂基本活性成分,其中氟虫脲与有机磷类杀虫剂的重量比为0.1~10∶5~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氟虫脲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它以的氟虫脲与有机磷类杀虫剂基本活性成分,其中氟虫脲与有机磷类杀虫剂的重量比为0.1~10∶5~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有效成份以增效有效量存在于组合物中。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氟虫脲与毒死蜱的重量比为0.1~10∶5~40;氟虫脲与乙酰甲胺磷的重量比为0.1~10∶5~60;氟虫脲与辛硫磷的重量比为0.1~10∶10~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寿海王琼林王小平齐武孔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第一农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