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以及使用该调色剂的图像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43890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与灰色有关颜色的良好显色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还提供一种即使在高画质的中间色调图像中也能够获得良好色彩再现性的图像形成方法。所述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包含含有粘结树脂和着色剂的调色剂,所述着色剂含有黑色色料及青色色料,且相对于上述粘结树脂100质量份,黑色色料的含量为0.5~3质量份,同时,青色色料的含量为0.1~0.5质量份。所述图像形成方法通过使用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将利用调色剂使形成在静电潜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图像形成步骤重复进行2次以上来形成可视图像,其中,2次以上的调色剂图像形成步骤中的1次是利用上述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来进行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以及使用该调色剂的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最近,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中,提出了一种使用灰色调色剂(gray toner)来提高图像的反差性(階調性)及粒状性(粒状性)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3)。但是,在利用上述灰色调色剂来形成例如上墨(墨入れ)图像等时,存在使人感觉到色泽略呈红色的问题。并且,根据附着量不同,还会引起色彩角出现微妙偏差的问题,总体而言,会导致灰色调的单色图像看上去为深棕色。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在炭黑、黑色染料等黑色色料中,绝大多数材料具有下述特性:越经过微粒化而达到微分散,则越会使人感觉到显红色。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调色剂粒子而言,通过实现黑色色料的微分散,可获得良好的显影转印性,从而形成高品质的图像。另一方面,在彩色照片图像等方面,要求获得鲜明的色彩,这使得用于彩色调色剂的新型色料的开发得到了发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4和5)。通过使用上述开发的新型彩色调色剂,可获得色度及明亮度得以提高的图像,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掺杂暗淡颜色(くすみ)的中间色的再现变得困难的问题。具体而言,会引发下述问题:相对于“色度、明亮度均高的活泼色调(vivid tone)(纯色)”,“色度、明亮度均低的灰暗色调(暗色(shade color)、暗清色(暗清色))”以及尽管色度、明亮度高于灰暗色调、但相比于活泼色调显示出黑色感的浊色(濁色)的“深色调(dark tone)”偏向于红色、深棕色。深色调和灰暗色调是用于表现照片图像的阴影的重要色调。并且,由于深色调和灰暗色调是坚实而沉重的色调,因此多用于建筑物、西服料子等。例如,包括法国传统颜色即BLEU NUIT(夜蓝)、BORDEAUX FONCE(波尔多酒深紫红),中国传统颜色即沙绿、金黄(タイチン),日本的传统颜色即千岁绿、深紫等。但对于灰暗色调图像及深色调图像而言,存在下述问题:由于使用灰色调色剂来上墨,因此会使图像受到影响而显示出红色感,进而导致无法获得所期待的色调。一般地,对于刊登有广告照片等商品图像的印刷品而言,如果与所期待的色调发生背离,则会导致购买欲望下降,因此对于其色彩再现性的要求非常严格。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84764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33247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27308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140478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34264-->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背景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该调色剂能够实现与灰色有关的颜色的良好显色。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高画质的中间色调图像中也能够获得良好的色彩再现性的图像形成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包含含有粘结树脂和着色剂的调色剂粒子,其中,所述着色剂含有黑色色料及青色色料,且相对于上述粘结树脂100质量份,构成上述着色剂的黑色色料的含量为0.5~3质量份,同时,构成上述着色剂的青色色料的含量为0.1~0.5质量份。在本专利技术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构成上述着色剂的上述青色色料及上述黑色色料的含量比(以质量比计)优选在1∶1~1∶20范围。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上述黑色色料优选为炭黑或黑色染料。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方法是通过使用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将下述的调色剂图像形成步骤重复进行2次以上来形成可视图像的方法,所述调色剂图像形成步骤是利用调色剂使形成在静电潜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发生显影、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步骤,上述图像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2次以上的调色剂图像形成步骤中的1次是利用上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来进行的。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即使在使黑色色料均匀地微分散于粘结树脂中的情况下,由于该粘结树脂中还同时含有青色色料,因此可对因黑色色料的特性而显示出的茶色、深棕色等有红色感的颜色进行调整,从而在整体上实现与灰色有关的颜色的良好显色。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方法,由于使用了上述调色剂,因而可对茶色、深棕色等有红色感的颜色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形成可获得良好色彩再现性的高画质的中间色调图像。尤其是,对于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墨的色调,具体而言,对于形成灰暗色调图像或深色调图像的情况,能够显著获得下述效果:再现所期待的色调,形成高画质的中间色调图像。此外,可形成质感丰富的中间色调图像。作为其原因,可以推测是由于形成了良好的浓度梯度。即,在无彩色中间色调中,带有微弱的蓝色感时,即会被识别为阴影,从而在视觉上容易捕捉到明亮度的变化。由此可以认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方法,由于调色剂中含有青色色料,因此可形成自然的阴影。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说明用剖面图,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图像形成方法,所述图像形成方法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图2是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说明用剖面图,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用于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灰色调色剂的图像形成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以下也称其为“灰色调色剂”)包含含有粘结树脂及着色剂的调色剂粒子,且着色剂中含有黑色色料及青色色料。并且,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黑色色料的含量为0.5~3质量份,同时,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青色色料的含量为0.1~0.5质量份。以下,将上述的调色剂粒子称为灰色调色剂粒子。通过使灰色调色剂粒子中的黑色色料及青色色料的含量分别在上述范围内,可以对灰色调色剂的显色中带有红色感的情况加以抑制。另一方面,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当黑色色料的含量不足0.5质量份时,可能导致灰色变弱,无法获得充分的着色力;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当黑色色料的含量超过3质量份时,可能导致灰色变深,与黑色调色剂的颜色之间的浓度差变小,形成的图像的高光(high-light)部的粒状性不良。在该灰色调色剂粒子中,构成着色剂的青色色料和黑色色料的含量比(以质量比计)优选在1∶1~1∶20范围、更优选在1∶2~1∶15范围。灰色调色剂粒子中构成着色剂的青色色料和黑色色料的含量比在上述范围内时,可切实地获得下述效果:灰色调色剂的显色中带有红色感的情况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如果青色色料的含量相对于黑色色料的含量比过少,则可能导致灰色调色剂的显色中带有红色感;而如果青色色料的含量相对于黑色色料的含量比过多,虽然能够实现对与红色感有关的颜色的调整,但由于其整体上向蓝色系偏移,因此可能导致显示的颜色中带有蓝色系。[黑色色料]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黑色色料是指:在利用下述方法形成黑色图像后,所得黑色图像在L*a*b*表色系统中的色度为5以下的无彩色色料。所述黑色图像的形成方法为: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添加10质量份上述黑色色料来制造调色剂,并使用该调色剂,以4g/m2的调色剂附着量形成在“POD光泽涂布纸”(王子制纸公司制造)上,从而形成黑色图像。这里,所述L*a*b*表色系统是一种用来将颜色数值化地表示的有用的方法,其z轴方向的L*代表明亮度,x轴方向的a*代表红-绿方向的色彩、y轴方向的b*代表黄-蓝方向的色彩,且a*、b*这两者均代表色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明亮度是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包含含有粘结树脂和着色剂的调色剂粒子,其中,所述着色剂含有黑色色料及青色色料,且相对于上述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上述构成着色剂的黑色色料的含量为0.5~3质量份,同时,上述构成着色剂的青色色料的含量为0.1~0.5质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9-10-1 229179/091.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包含含有粘结树脂和着色剂的调色剂粒子,其中,所述着色剂含有黑色色料及青色色料,且相对于上述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上述构成着色剂的黑色色料的含量为0.5~3质量份,同时,上述构成着色剂的青色色料的含量为0.1~0.5质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构成所述着色剂的所述青色色料及所述黑色色料的含量比以质量比计为1∶1~1∶20的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黑色色料为炭黑或黑色染料。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泽田秀昌中岛一比古村上深雪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