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旋导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30297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蜗旋导流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噪音大的技术问题。它包括管体,主要由立式旋流器和横向旋转进水器两个部分组成。上述立式旋流器和横向旋转进水器的接合部设计有一个放大了口径的进水结构,该结构能够保证其有充足的柔性合流空间。上述管体下部的内壁沿纵向制有旋转叶片,当横支管及立管水流的合流后,再次通过旋转叶片结构导流,产生旋转力,保证水流螺旋状下落;上述横向旋转进水器的横向旋转进水型结构使通过横支管的排水沿管壁的切线方向流入,形成水流旋转,保持水流螺旋状下落的过程中与上层排水无任何冲突地柔性合流,并保证与来自横支管的水流顺畅的合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不设计双立管,采用单立管,省时省力,降低了管道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蜗旋导流器,确切地说是一种完成横向排水与纵向排水的新 型合流顺畅的建筑用排水管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用排水管件使用比较普遍的是二通、三通或四通。由于水流间的撞击, 水流与管件内壁间的撞击,还有纵向水流与横向水流间的撞击,在排水时不但影响了水的 流量,还由于水的撞击所产生的噪音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最大 程度地降低横向与纵向排水时水流的撞击,进而降低噪音的新型蜗旋导流器。为实现上述 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蜗旋导流器,包括管体,主要由立式旋流器和横向旋 转进水器两个部分组成。上述立式旋流器和横向旋转进水器的接合部设计有一个放大了 口 径的进水结构,该结构能够保证其有充足的合流空间,完成横支管及立管水流的柔性合流。 上述管体下部的内壁沿纵向制有旋转叶片,当横支管及立管水流的合流后,再次通过旋转 叶片结构导流,产生旋转力,防止水流跳跃,保证水流螺旋状下落,形成畅通的空气柱,保证 水流顺畅地流入下立管;上述横向旋转进水器的横向旋转进水型结构使通过横支管的排水 沿管壁的切线方向流入,形成水流旋转,保持水流螺旋状下落的过程中与上层排水无任何 冲突地柔性合流,并保证与来自横支管的水流顺畅的合流。管体的上下部采用螺母挤压密封圈连接方式,当层高不大于細时,可不设置伸缩 节,安装便捷,只要插入立管后,拧紧盖子就可以形成完整的水封结构。本技术由于其结构的合理性,通过优化设计的导流器使从立管落下的水流柔 性的导流进入蜗旋导流器,保证水流的螺旋状下落,并通过蜗旋导流器完成横支管及立管 水流的柔性合流,极大的降低了水流的撞击,降低了管道系统的噪音,较好地解决了管件连 接部的噪音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技术难题,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技术在使用 时,可不设计双立管,采用单立管,省时省力,降低了管道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2中c-c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照图1-4,蜗旋导流器,包括管体1,管体1的垂直方向构成立式旋流器8,横向 构成了旋转进水器7。管体1上分别制有立管连接口 2和横支管连接口 3。横支管连接口 3与端盖4粘接;上下两端的立管连接口 2分别与上盖5和下盖6螺纹丝扣连接。上述旋转进水器的横支管连接口 3是一个放大了 口径的进水结构。上述管体1下部的内壁沿纵向制有旋转叶片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蜗旋导流器,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立式旋流器和横向旋转进水器两个部分组成,上述立式旋流器和横向旋转进水器的接合部设计有一个放大了口径的进水结构;上述管体下部的内壁沿纵向制有旋转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1.蜗旋导流器,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立式旋流器和横向旋转进水器两个 部分组成,上述立式旋流器和横向旋转进水器的接合部设计有一个放大了口径的进水结 构;上述管体下部的内壁沿纵向制有旋转叶片。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珊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平和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