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至少一个辅助传动机构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2879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内燃机的力输出轴、特别是曲轴上用于至少一个辅助传动机构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力输出轴上的辅助传动机构-驱动元件,还具有固定在轴端部上的扭振减振器,所述扭振减振器具有初级部件和与初级部件振动减振地连接的次级部件。为了实现构造简单、运行安静且无磨损的辅助传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所述至少一个驱动元件(8;15)间接或直接地与扭振减振器(3)的次级部件(10)耦连,特别是传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在内燃机的力输出轴上、特 别是在曲轴上的用于至少一个辅助传动机构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例如在曲轴上具有较强的转动均勻性的内燃机的驱动装置中已知,为了使振 动引起的扭矩最小化,在端侧设置具有减振质量或者次级部件的扭振减振器。间接地由 曲轴传动的辅助传动机构必要时可以具有附加的扭振减振器。例如DE 41 03 213 Al描述 了这种驱动装置,其具有作为辅助传动机构的带传动机构。这种辅助传动机构借助正齿轮传动机构与至少一个直接设置在曲轴的支承轴颈 上的正齿轮一起例如用于驱动水泵、压缩机等,并且必要时需要前述附加的扭振减振 器,以用实现运行安静的、令人满意地无磨损的辅助传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在内燃机的力输出轴上用于至少一个辅助传动 机构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以较低的构造成本适合于两种标准,即适合地减振力输 出轴的振动,同时提供运行安静的、无磨损的辅助传动机构。所述目的通过权力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构造方案是从属权利 要求的对象。本专利技术提出,所述至少一个辅助传动机构-驱动元件间接或直接地与扭振减振 器的次级部件连接、特别是传动连接。令人吃惊地认识到,次级部件与内燃机的力输出 轴、特别是曲轴相比处于较小的角加速度下,从而在相应地耦连辅助传动机构时,其不 需要扭振减振器并且在运行安静且无磨损的情况下起作用。扭振减振器的通过耦连所述 至少一个辅助传动机构引起的“失调”必要时可以通过源于经验的尝试和/或通过计算 如此调节,使得令人满意地满足两种标准;在力输出轴中必要时细微升高的扭转加载可 以忽略不计。根据对此紧凑的且功能可靠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所述至少一个辅助传动机 构-驱动元件和/或扭振减振器的次级部件可旋转地支承在力输出轴上,例如支承在力输 出轴的支承轴颈上。构造且制造技术特别有利地,初级部件和次级部件可以在中间连接振动减振机 构的情况下彼此径向重叠设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驱动元件通过作为次级部件的外圈驱 动。此外所述至少一个正齿轮间接地通过优选柔性的和/或抗扭的力传递和/或耦合元 件,特别是盘状的、径向和/或轴向易曲的、薄壁式随动板与次级部件耦连。这能实现 沿旋转方向刚性的传动连接,为了实现正齿轮的无应力的耦连,所述传动连接沿轴向和 径向限定地是易曲的并且例如还可以补偿细微的对准误差。例如随动板为此能以在构造方面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具有多个设置在中心盘环和必要径向外部盘环之间的接板,所述接板通过其造型(波形)和几何形状(接板宽度、板 厚度)相应地构造成易曲的。此外,所述至少一个正齿轮可以借助至少一个滚针轴承可旋转地支承在力输出 轴的支承轴颈上,以实现紧凑的、沿径向方向扁平的或者紧凑的构造方式。必要时,还 可过使用简单的滑动轴承,因为例如在力输出轴的支承轴颈和正齿轮之间没有出现转速差。在多个优选平行的辅助传动机构中,能在力输出轴上,优选在力输出轴的支承 轴颈上,可旋转地支承多个优选抗转动地彼此耦合或连接的驱动元件和/或扭振减振器 的次级部件。在将次级部件支承在力输出轴的支承轴颈的情况下,通常可以省略前述构 造的随动板。正齿轮和必要时次级部件的支承优选通过一个或多个滚针轴承或滑动轴承 形成,所述滚针轴承或滑动轴承形成彼此直接相邻的功能部件的平稳且紧凑的支承。在本专利技术有利的改进方案中,扭振减振器可以设置在力输出轴的端侧端部上和/ 或辅助传动机构的所述至少一个驱动元件可以定位在扭振减振器和内燃机的壳体之间, 进而近似在倒传动中与次级部件耦连。因此在辅助传动机构的刚性构造方案中,例如 通过至少一个正齿轮形成的驱动元件直接设置在力输出轴的壳体侧轴承旁并且传递高转 矩。扭振减振器特别优选地可以是液压减振的,以便确保从扭振减振器到辅助传动 机构实现运行特别安静的、无振动地传递转矩。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构造方案中,为此在扭振减振器的作为初级部件的内圈和 作为次级部件的径向外部的外圈之间设置多个星形取向的、弯曲弹性的薄片,所述薄片 沿周向限定地弹性地插入相应的径向槽缝,其中所述径向槽缝填充有减振液体。减振液 体可以直接地是内燃机的润滑油,特别是当扭振减振器与辅助传动机构一起定位在一个 共同的、封闭的传动室中。在此,为了实现在制造技术方面有利的结构形式,在扭振减振器的外圈中的径 向槽缝通过彼此沿周向相距的、扇段形的中间件形成,所述中间件夹紧在两个法兰圈和 外部支撑圈之间。中间件优选借助法兰圈和穿过中间件的螺栓固定。此外,在制造和安装技术方面有利地可以在内圈上形成轴向平行的槽,弯曲弹 性的薄片分别插入所述槽中。此外优选设置,所述次级部件的法兰圈在其端侧环形地包 围初级部件的内圈。由此还可以实现制造和安装技术简单的、紧凑且有利的结构。最后,为了确保扭振减振器的特别紧固、扭振可靠且持续地支撑的结构,每个 在次级部件的外圈中的径向槽缝设置两个薄片,所述薄片在其径向外部区域中固定地夹 入中间件中,所述薄片在径向内部区域中在径向槽缝中具有周向间隙,进而在挤压处于 径向槽缝中的减振液体的情况下分别从中间基本位置出发引起有效的振动减振。所述至少一个辅助传动机构-驱动元件优选通过齿轮传动机构的驱动齿轮、优 选通过正齿轮形成,其功能可靠地将力传递到辅助传动机构上、例如传递到水泵的驱动 齿轮上。附图说明下面借助附图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两个实施例。其中示出了 图1在端侧设置在内燃机的曲轴上的扭振减振器的立体图,其次级部件通过随 动板与辅助传动机构的正齿轮传动连接,图2根据图1的驱动装置纵向剖视图,图3示出根据图1的驱动装置的另一纵向剖视图,而所述驱动装置具有两个用于 通过扭振减振器的次级部件驱动两个辅助传动机构的正齿轮,图4详细示出根据前述附图示出的液压减振的扭振减振器的纵向剖视图,图5以局部的断开的立体图示出根据图4的扭振减振器,图6以中间件、填充有减振液体的径向槽缝、薄片的放大示意图示出根据图4和 图5的扭振减振器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图2示出在作为内燃机的力输出轴的曲轴2上的第一驱动装置1,在所述 曲轴的端侧端部上固定有液压减振的扭振减振器3。仅部分示出的曲轴2以已知方式通过主支承轴颈& (仅可以看到一个主支承轴颈 2a)可旋转地支承在仅在图2中示出的机器壳体4中。具有直径较小的导引轴颈6的另一支承轴颈5连接到主支承轴颈&上。正齿轮 8通过滚针轴承7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承轴颈5上,所述正齿轮8作为驱动齿轮用于内燃机 的辅助传动机构(未详细示出),例如用于驱动集成到机器壳体中的水泵、压缩机等。扭振减振器3 (下面借助图4、图5和图6详细描述)基本上由作为初级部件的内 圈9和作为次级部件或者次级质量的外圈10组成,所述内圈9和外圈10通过减振机构彼 此连接。在此,内圈9借助多个螺栓11与曲轴2的支承轴颈5固定螺纹连接,其中其内 周面在导引轴颈6上如所示出的那样定心。外圈10具有朝向曲轴2的环形法兰10a,环形法兰IOa通过沿周向抗扭的随动板 12与辅助传动机构的正齿轮8固定连接。由薄壁式钢板制成的随动板12具有径向的内部盘环1 和外部盘环12b,所述内 部盘环和外部盘环通过多个沿周向分布的接板1 彼此连接。盘环12a、12b借助多个螺 栓13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内燃机的力输出轴、特别是曲轴上用于至少一个辅助传动机构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力输出轴上的辅助传动机构-驱动元件,特别是齿轮传动机构的驱动齿轮,还具有固定在轴端部上的扭振减振器,所述扭振减振器具有初级部件和与初级部件振动减振地连接的次级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驱动元件(8;15)间接或直接地与扭振减振器(3)的次级部件(10)耦连,特别是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9-9-23 102009042682.51.一种在内燃机的力输出轴、特别是曲轴上用于至少一个辅助传动机构的驱动装 置,所述驱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力输出轴上的辅助传动机构-驱动元件,特别是 齿轮传动机构的驱动齿轮,还具有固定在轴端部上的扭振减振器,所述扭振减振器具有 初级部件和与初级部件振动减振地连接的次级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驱动元 件(8 ; 15)间接或直接地与扭振减振器(3)的次级部件(10)耦连,特别是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驱动元件(8; 15)和 /或扭振减振器(3)的次级部件(10)可旋转地支承在力输出轴(2)上,特别是可旋转地支 承在力输出轴(2)的支承轴颈(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部件(9)和次级部件 (10)在中间连接振动减振机构(18)的情况下径向重叠设置,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驱动元件 (8 ; 15)通过作为次级部件的外圈(10)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驱动元 件(8)间接地通过优选柔性的和/或抗扭的力传递和/或耦合元件、特别是通过膜状的、 径向和/或轴向易曲的、薄壁式随动板(12)与次级部件(10)耦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随动板(12)具有多个设置在中心 盘环(12a)和/或径向外部盘环(12b)之间的接板(12c),所述接板通过其造型和几何形 状相应地构造成易曲的。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驱动元 件(8)借助至少一个滚针轴承(7)和/或滑动轴承(16)可旋转地支承在力输出轴(2)上。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多个辅助传动机 构、特别是在多个平行的辅助传动机构的情况下,在力输出轴(2)上、特别是在力输出 轴(2)的支承轴颈(5)上可旋转地支承多个优选抗转动地彼此连接的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米尔贾尼克
申请(专利权)人:德国曼商用车辆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