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系统及其挡风墙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426546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系统挡风墙结构和光伏系统,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组件和所述挡风墙结构,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电池层压件以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光伏电池层压件上,在把光伏组件安装到安装面时,所述光伏电池层压件的前侧边靠近安装面而后侧边远离安装面,所述挡风墙结构靠近所述光伏电池层压件的后侧边安装,并基本封堵所述光伏组件的后侧边与安装面之间的空间,其中,所述挡风墙结构固定在左右方向并排的至少两个相邻光伏组件的支撑架上,限定所述至少两个相邻光伏组件的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伏系统挡风墙结构和光伏系统的结构简单,重量轻,并且安装方便、快捷,也便于维护,适于大范围的应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系统挡风墙结构及 具有该挡风墙结构的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当今,能源供应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进入到一个紧缺的时代,大量的可持续的新能 源被人们广泛关注。其中太阳能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能源 装置,由于所具备的相对于其他能源装置所特有的使用功能和在清洁、环保方面的突出优 点,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对缓解当今的能源危机和改善生态环境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太阳能电池是由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诸如硅、砷化镓、硒铟铜或 其他材料等制成,从而利用光伏效应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目前由多片太阳能电池单元组合 而成的光伏组件被大量投入使用,例如,光伏组件被应用于构建发电系统,或用于作为建筑 物的幕墙或安装于建筑物的屋顶上。受让给同一家公司(SimPower Corp.)的相关的三篇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 2009/0320905A1 号、第 2009/0320906A1 号以及第 2009/0320907A1 号均披露了一种适于安 装于建筑物屋顶的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电池层压件(photovoltaic laminate) 以及组装到光伏电池层压件上并将光伏电池层压件的周界密封的边框(frame)。该边框是 由相对的前边框构件和后边框构件、以及相对的第一侧边框构件和第二侧边框构件构成。 这四个边框构件分别独立形成,并且,这四个边框构件通过相互之间的连接配合组装在一 起,形成包围光伏电池层压件周界的边框。另外,在边框上形成有第一臂、第二臂、第三臂以及第四臂。其中,第一臂和第三臂 分别形成在第一侧边框构件的相对两端上,第二臂和第四臂分别形成在第二侧边框构件的 相对两端上,并且第一臂和第二臂向外延伸超出前边框构件,第三臂和第四臂向外延伸超 出后边框构件。第一臂和第二臂具有相同的构型,第三臂和第四臂具有相同的构型,这四个 臂可以使得光伏组件相对于一个基本上平坦的面而倾斜配置。在这四个臂上分别形成有安 装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的横向间距小于第三臂和第四臂之间的横向间距。当需要将相 邻两个光伏组件彼此前后方向连接时,第一光伏组件的第一臂和第二臂位于第二光伏组件 的第三臂和第四臂之间,第一臂和第三臂上的安装部、以及第二臂和第四臂上的安装部分 别相互对准,然后,通过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的配合,从而,将相邻两个光伏组件彼此端对 端固定在一起。此外,当需要将相邻两个光伏组件彼此左右方向并排连接时,第一光伏组件 和第二光伏组件彼此相对准,其中,第一光伏组件的第二臂和第二光伏组件的第一臂、以及 第一光伏组件的第四臂和第二光伏组件的第三臂分别对准,然后,同样地通过公连接器和 母连接器的配合,从而,将相邻两个光伏组件彼此并排固定在一起。然而,这种光伏组件的 连接方式比较复杂,而且不论是前后方向连接或是左右并排连接光伏组件,均需要借助于 附加的公母连接器才能完成光伏组件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增加了零件数量而导致成本的 提高,同时,使得组装程序繁琐,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也会对光伏系统的维修造成不便。此外,光伏组件采用上述的边框构造会增加整个光伏组件的制作成本及重量,对 于对建筑物的屋顶有承重限制的应用场合会使光伏组件的使用受到限制,不利于其大范围 的推广应用。因此,迫切需要提出一种改进型光伏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使 光伏系统的成本降低且安装及维修快捷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伏系统挡风墙结构及其光伏系 统,其结构简单、安装及维修快捷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其包括光伏组件 和挡风墙结构,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电池层压件以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光 伏电池层压件上,在把光伏组件安装到安装面时,所述光伏电池层压件的前侧边靠近安装 面而后侧边远离安装面,所述挡风墙结构靠近所述光伏电池层压件的后侧边安装,并基本 遮挡所述光伏组件的后侧边与安装面之间的空间,其中,所述挡风墙结构限定所述至少两 个相邻光伏组件的相对位置地固定在左右方向并排的至少两个相邻光伏组件的支撑架上。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光伏系统挡风墙结构,用于连接光伏组件,所述 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电池层压件以及安装在所述光伏电池层压件上的支撑架,在把光伏组件 安装到安装面时,所述光伏电池层压件的前侧边靠近安装面而后侧边远离安装面,所述挡 风墙结构靠近所述光伏电池层压件的后侧边安装,并基本遮挡所述光伏组件的后侧边与安 装面之间的空间,其中,所述挡风墙结构限定所述至少两个相邻光伏组件的相对位置地固 定在左右方向并排的至少两个相邻光伏组件的支撑架上。本技术巧妙地利用挡风墙结构,通过挡风墙结构与左右方向并排的至少两个 相邻光伏组件的支撑架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彼此锁固,即可实现至少两个相邻光伏组件之间 的左右方向并排连接,不需要再另外借助于其他附加的连接器结构。而且,在实际光伏系 统的组装过程中,通常都需要安装挡风墙,本技术的挡风墙结构具有双重功能,第一方 面,保持作为挡风墙的通常功能,使光伏系统阵列免受风力的影响保持在安装面的稳固,从 而在光伏组件的该位置处无需再额外安装挡风墙;第二方面,充当并排连接相邻光伏组件 之间的连接器结构,从而可以省略并排连接时的额外连接器元件,节省了元件数量,有利于 光伏系统的成本降低,而且,本技术的这种并排连接方式具有简单、快捷等优点,大大 节省了光伏系统的组装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 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技术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 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它们仅仅 力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光伏系统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中的光伏组件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的光伏组件的侧视图。图4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2中的支撑架的立体图。图6是类似于图5的支撑架的立体图,但其显示了另一视角。图7和图8分别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光伏组件在前后方向连接 的组装前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光伏组件加装压块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的压块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11是图1所示的中间挡风墙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2是图1所示的外侧挡风墙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3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两个光伏组件堆叠时的俯视示意 图。图14是图13中的处于堆叠状态下的光伏组件的侧视图。图15是沿图13中B-B线的剖视图。图16和图17分别是图15中局部区域D和E的放大图。图18是沿图13中C-C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 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光伏系统100用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安 装面(未图示),例如建筑物的屋面上,其包括多个光伏组件200以及安装在光伏组件200 上的中间挡风墙3、外侧挡风墙4和底侧挡风墙5。其中,中间挡风墙3和外侧挡风墙4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系统,其包括光伏组件和挡风墙结构,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电池层压件以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光伏电池层压件上,在把光伏组件安装到安装面时,所述光伏电池层压件的前侧边靠近安装面而后侧边远离安装面,所述挡风墙结构靠近所述光伏电池层压件的后侧边安装,并基本遮挡所述光伏组件的后侧边与安装面之间的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墙结构限定所述至少两个相邻光伏组件的相对位置地固定在左右方向并排的至少两个相邻光伏组件的支撑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良王宇郭浪焦喜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