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元件安装梁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2434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元件安装梁组合结构,由元件安装梁I、元件安装梁II和基本安装梁组合而成,对于1/5E步距的元件安装孔距基准尺寸,1/5E步距间的任何一个数据,均可由前后两个基准尺寸来实现,大大提高了本设计的实用性,对于两倍等孔距及以上孔距的所有连续尺寸均能组合出来,实现了元件安装梁的安装孔距不必再重复设计,仅靠选择一种组合就能得到元器件任一精确的安装尺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使用便捷、定位准确高效、一致性和互换性强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元件安装梁结构。
技术介绍
元件的安装一般通过元件安装梁来完成,当前对元件安装梁设计时,一般是根据 元件的具体安装开孔具体设计,因元件的多样性及其安装尺寸的随意性,从而造成设计的 反复性、重复性及无规律性,浪费了设计者大量的设计时间,进而使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元件安装梁在设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 元件安装梁组合结构,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该结构由元件安装梁I、元件安装梁II和基本安装梁组合而成,基本安装梁上开 有两排位置对应且具有等孔径和等孔距的圆孔,圆孔的孔径为Φ(1,相邻圆孔的孔距以及排 间距均为Ε,元件安装梁I的梁身上开有位置居中且呈单排均勻分布的安装孔I,元件安装 梁I的顶面和底面上各开有4个位置相对应且大小相同的长圆形固定孔I,其中每个面中左 右和上下两个固定孔I的孔距均为Ε,固定孔I的大小为Φ(1Χ (d+l/5E),元件安装梁II的 梁身上开有两排位置对应且均勻分布的安装孔II,其排间距为4/5E,元件安装梁II的顶面 和底面上各开有4个位置相对应且大小相同的长圆形固定孔II,其中每个面中左右和上下 两个固定孔II的孔距均为E,固定孔II的大小与固定孔I相同,元件安装梁I和元件安装 梁II的梁宽相同,宽度范围为2E 3E,一个元件安装梁I和一个元件安装梁II作为组合 一,另外两个元件安装梁Π或另外两个元件安装梁I作为组合二,它们同时垂直固定在两 个基本安装梁之间,其中每个固定孔I和固定孔II覆盖各自相对应的圆孔,组合一和组合 二中的梁距范围均为(ΠΕ-1/5Ε) (ΠΕ+1/5Ε),当元件安装梁I和元件安装梁II的梁宽为 2E时,η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当它们的梁宽大于2Ε时,η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元件安装梁I同一面上的4个固定孔I中的其中一个和元件安装梁II同一面上 的4个固定孔II中的其中一个可由孔径为Φ(1的圆孔代替。本技术通过元件安装梁I、元件安装梁II和基本安装梁相互组合,将等孔距E 均等分割为1/5Ε的步距,元件安装梁的固定长圆孔d+l/5E,组合后元件安装梁上安装孔的 可调节范围士 1/5E,对于1/5E步距的元件安装孔距基准尺寸来说1/5E步距间的任何一个 数据,均可由前后两个基准尺寸来实现,大大提高了本设计的实用性,对于两倍等孔距及以 上孔距的所有连续尺寸均能组合出来,实现了元件安装梁的安装孔距不必再重复设计,仅 靠选择一种组合就能得到元器件任一精确的安装尺寸。本技术可以将元件安装梁固定孔4个中其中的一个改为Φ(1圆孔,当元件安 装孔距为1/5Ε步距的基准尺寸时均直接紧固圆孔,以提高安装梁定位准确度和安装的一 致性及效率。本技术可完成一系列元件的安装,如变频器、软启动器、框架断路器、塑壳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电容器、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小型变压器等元器件及 其它行业的元件或安装单元。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使用便捷、定位准确高效、一致 性和互换性强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元件安装梁I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元件安装梁II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为本技术等孔距E = 25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基本安装梁3上开有两排位置对应且具有等孔径和等孔距的圆孔4, 圆孔4的孔径为Φ d,相邻圆孔4的孔距以及排间距均为E,E可以为任意值。如图3和图4所示,元件安装梁Il的梁身上开有位置居中且呈单排均勻分布的 安装孔15,元件安装梁Il的顶面和底面上各开有4个位置相对应且大小相同的长圆形 固定孔16,其中每个面中左右和上下两个固定孔16的孔距均为E,固定孔16的大小为 Φ Χ (d+l/5E)。如图5和图6所示,元件安装梁112的梁身上开有两排位置对应且均勻分布的安 装孔117,其排间距为4/5E,元件安装梁112的顶面和底面上各开有4个位置相对应且大小 相同的长圆形固定孔118,其中每个面中左右和上下两个固定孔118的孔距均为E,固定孔 118的大小与固定孔16相同,均设计为长圆孔Φ(1Χ (d+l/5E),l/5E为安装梁可调节范围, 与元件安装梁Π2双排孔间距4/5Ε(Ε-1/5Ε)形成步距一致;元件安装梁Il和元件安装梁 112的梁宽相同,宽度范围为2E 3E。如图1所示,一个元件安装梁Il和一个元件安装梁112作为组合一,另外两个元 件安装梁112作为组合二,它们同时垂直固定在两个基本安装梁3之间,其中每个固定孔16 和固定孔Π8覆盖各自相对应的圆孔4,既圆孔4叠放于各自对应的固定孔内,它们之间通 过穿过螺栓并固定在一起,每个固定孔16和固定孔118的中心线以各自相对应的圆孔4中 心为基准可左右偏移1/10E,组合一和组合二中的梁距范围均为(ΠΕ-1/5Ε) (ΠΕ+1/5Ε), 当元件安装梁Il和元件安装梁Π2的梁宽为2E时,η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当它们的梁 宽大于2Ε时,η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对于元件安装梁组合一,元件安装孔距基准尺寸(指元件安装梁固定孔的中心线 与基本安装梁孔中心重合时元件的安装孔距)为ΠΕ-2/5Ε和ΠΕ+2/5Ε,既元件安装梁Il的 安装孔15和元件安装梁112的左右两个安装孔117的孔距为ΠΕ-2/5Ε和ηΕ+2/5Ε,通过左右移动来调整安装梁固定孔相对于圆孔的位置,可得到安装孔距范围为(ΠΕ-3/5Ε) (nE-l/5E)和(nE+l/5E) (nE+3/5E)两个数据段。对于元件安装梁组合二,元件安装孔距基准尺寸为nE及扩充的ΠΕ-4/5Ε和 ΠΕ+4/5Ε,通过调整安装梁固定长孔实现了(ΠΕ-1/5Ε) (nE+l/5E)中间数据段的补充,又 扩充了 (ηΕ-Ε) (ηΕ-3/5Ε)和(ηΕ+3/5Ε) (ηΕ+Ε)两个数据段。综合以上两种组合可得到元件安装孔距范围为(n-l)E (n+1)E两倍于等孔距的 数据段,如果组合二替换为两个元件安装梁Il的组合,亦可实现(ΠΕ-3/5Ε) (ΠΕ+3/5Ε) 的数据段;当η为n-1、n+L···时,元件安装孔距的所有尺寸数据均能连续起来,达到可安装 任意尺寸元件的效果。本技术可将元件安装梁Il同一面上的4个固定孔16中的其中一个和元件安 装梁112同一面上的4个固定孔118中的其中一个可由孔径为Φ d的圆孔代替,圆孔与相 邻固定孔Π8或固定孔16的孔距均为E,当元件安装孔距为1/5E步距的基准尺寸时均直接 紧固圆孔(特别是作为母排支撑梁),以提高安装梁定位准确度和安装的一致性及效率,当 安装梁不在基准位置时,两个单面均紧固长圆孔的3个螺钉亦可满足设计紧固强度。下面以MNS柜安装为例,其立柱型材上的等孔距E = 25 (在该产品中简称模数), 该产品采用将元件安装梁固定到立柱型材上,再将元件固定到上下两根元件安装梁的安装 孔上的方式来实现元件紧固。按常规设计推导如果是两根同样的元件安装梁其元件安装 孔距只能是其模数25的整数倍,S卩50、75、100...不能适应当前多元化的各类型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新型元件安装梁组合结构,由元件安装梁I(1)、元件安装梁II(2)和基本安装梁(3)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基本安装梁(3)上开有两排位置对应且具有等孔径和等孔距的圆孔(4),圆孔(4)的孔径为φd,相邻圆孔(4)的孔距以及排间距均为E,元件安装梁I(1)的梁身上开有位置居中且呈单排均匀分布的安装孔I(5),元件安装梁I(1)的顶面和底面上各开有4个位置相对应且大小相同的长圆形固定孔I(6),其中每个面中左右和上下两个固定孔I(6)的孔距均为E,固定孔I(6)的大小为φd×(d+1/5E),元件安装梁II(2)的梁身上开有两排位置对应且均匀分布的安装孔II(7),其排间距为4/5E,元件安装梁II(2)的顶面和底面上各开有4个位置相对应且大小相同的长圆形固定孔II(8),其中每个面中左右和上下两个固定孔II(8)的孔距均为E,固定孔II(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见钦江国梁梁成宋银海孙瑞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开成套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