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APC的激光器偏置电流监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23793 阅读:5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APC的激光器偏置电流监视电路,包括:LD;PD,其阴极通过第一采样电阻和分压电阻串联后接Vcc;运算放大器接Vcc,LD发射光功率设置电压通过第一隔离电阻接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第二隔离电阻的第一端与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连接,其第二端通过第一采样电阻与PD阴极连接;反馈电容接于第二隔离电阻的第二端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之间;第一PNP三极管和第二PNP三极管的基极互连,并通过第一限流电阻连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一PNP三极管和第二PNP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通过第二、第三限流电阻接Vcc,LD阳极接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PNP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采样电阻接地,LD偏置电流信号通过第二PNP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高速中长距的电吸收外调制激光器,尤其涉及一种带APC (Automatic Power Controller,以下简称APC)的激光器偏置电流监视电路。
技术介绍
在光通信传输系统中,为了实现数据在光纤上的传输,信号需要通过光收发模 块进行电光转换和光电转换,电光转换是通过半导体激光器完成。对激光器来讲,用户 初始定义的发射光功率是一个重要参数,随着激光器的老化和环境温度的变化,激光二 极管(LaserDiode,以下简称LD)的特征曲线的斜率随着时间推移和温度升高而下降,因 此LD必须通过相应的激光器控制电路来保证稳定的光功率输出。目前大量使用的光传 输系统,大部分基站是设置在户外甚至是远离人烟的区域,这就使得光传输系统必须具 备自动监视及上报功能,对于光收发模块而言,也必须具备自动监视功能。而激光器偏 置电流(TX-Bias)就是监视参数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它对于判断激光器的寿命及工作状 态有很大帮助。如图1所示用于高速中长距的光收发一体模块的一种带APC激光器偏置 电流监视电路,包括一 LD,其阴极接地;一监视光电二极管(Photo Diode,以下简称 P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APC的激光器偏置电流监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LD(1),其阴极接地;一监视PD(2),阳极接地,其阴极通过一第一采样电阻(14)和一分压电阻(15)串联后连接电源Vcc;一运算放大器(3)接电源Vcc,LD发射光功率设置电压通过一第一隔离电阻(4)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3)的正输入端,一第二隔离电阻(5)的第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3)的负输入端连接,其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采样电阻(14)与所述监视PD(2)的阴极连接;一反馈电容(7)连接于所述第二隔离电阻(5)的第二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3)的输出端之间;一第一PNP三极管(8)和一第二PNP三极管(9)的基极互连,并通过一第一限流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APC的激光器偏置电流监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 LD(I),其阴极 接地;一监视PD(2),阳极接地,其阴极通过一第一采样电阻(14)和一分压电阻(15) 串联后连接电源Vcc ; 一运算放大器(3)接电源Vcc,LD发射光功率设置电压通过一第 一隔离电阻(4)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3)的正输入端,一第二隔离电阻(5)的第一端与 所述运算放大器(3)的负输入端连接,其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采样电阻(14)与所述监视 PD(2)的阴极连接;一反馈电容(7)连接于所述第二隔离电阻(5)的第二端和所述运算放 大器(3)的输出端之间;一第一 PNP三极管(8)和一第二 PNP三极管(9)的基极互连, 并通过一第一限流电阻(10)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3)的输出端;所述第一 PNP三极管 (8)和第二 PNP三极管(9)的发射极分别通过一第二、第三限流电阻(11、12)连接所述 电源Vcc,所述LD(I)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 PNP三极管⑶的集电极,所述第二 PNP三 极管(9)的集电极通过一第二采样电阻(13)接地,LD偏置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礼霞夏京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