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隋新专利>正文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酵及转移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21247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酵及转移袋,由软体的袋体构成,特点是在袋体上固定连接有与袋体连通的进料嘴、出料嘴和无菌空气输入嘴,进料嘴、出料嘴和无菌空气输入嘴上分别活动密封连接有软质的进料管、出料管和无菌空气输入管;在无菌空气输入嘴中活动装有无菌空气分布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发酵生产液体菌种和发酵结束后将液体菌种转移到食用菌生产者手中,两步工作统一在同一个装置内完成。可将液体菌种直接销售给食用菌生产户,既能发挥液体菌种的技术优势,又避免了自行生产液体菌种的各种弊端,必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液体菌种的发酵以及转移装置的改进,具体说 是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酵及转移袋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在中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食用历史。近年来 由于我国食用菌行业不断发展,导致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量不断增长。食用菌的液体菌种 是近年来新兴的实用技术,具有发菌快、菌龄短、污染率低、成本低、较易实现自动化和工业 化等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主要用发酵罐来生产食用菌液体菌种,推广食用菌液体菌种主 要采取销售发酵罐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一次性投入大;技术复杂,容易出现污染事 故;设备闲置率高。因此,多数食用菌企业已将发酵罐的设备闲置,重新采用固体菌接种方 式。由于液体菌种难于运输和保藏,如何避开传统发酵罐生产的弊病,由专业的菌种工厂将 液体菌种直接输送到菌户进行食用菌生产,是进一步提高食用菌产业化技术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 可以在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用来发酵生产以及转移液体菌种的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酵及 转移袋。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酵及转移袋,由软体的袋体构成,特点是在袋体上固定 连接有与袋体连通的进料嘴、出料嘴和无菌空气输入嘴。进料嘴、出料嘴和无菌空气输入嘴 上分别活动密封连接有软质的进料管、出料管和无菌空气输入管;在无菌空气输入嘴中活 动装有无菌空气分布器。为了保证进料管、出料管和无菌空气输入管与进料嘴、出料嘴和无菌空气输入嘴 牢固密封连接,在进料管、出料管和无菌空气输入管与进料嘴、出料嘴和无菌空气输入嘴的 连接处分别设有锁紧卡环。所述的空气分布器,螺旋或紧配合装在无菌空气输入嘴中,在空气分布器中具有 分散空气的通道或孔隙。为了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发酵及转移袋悬挂在高处,利用重力作用使液体菌种直 接从发酵及转移袋中流出投入使用,在进料嘴和出料嘴对应的另一侧的袋体上设有悬挂 孔。所述的袋体,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可以是耐高温高压的,也可以是 不耐高温高压的。为了充分发挥这种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酵及转移袋的转移功能,在实施过程中也 可单独制作转移袋,以便将生产出的大量液体菌种,以小包装方式直接分发给食用菌生产 户。如果只作为转移袋使用时,在袋体上可以只固定连接有一个进料嘴,或只固定连接有一个出料嘴,这个进料嘴或出料嘴同时完成进料嘴和出料嘴的功能,并不用设无菌空气输入嘴。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选用现有的聚丙烯等原材料并采用常规的工艺加工制 作,容易实施。本技术将发酵生产液体菌种和发酵结束后将液体菌种转移到食用菌生产者 手中,两步工作统一在同一个装置内完成。可将液体菌种直接销售给食用菌生产户进行接 种制菌棒,既能发挥液体菌种的技术优势,又避免了自行生产液体菌种的各种弊端;既可以 减少食用菌生产企业的风险,又可以使食用菌生产者充分得到液体菌种生产方式带来的产 业进步,必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应用 范围广等优点,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无菌空气输入嘴装有无菌空气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袋体、2进料嘴、3出料嘴、4无菌空气输入嘴、5锁紧卡环、6进料管、7出料 管、8无菌空气输入管、9无菌空气分布器-沙芯、10悬挂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参照附图,这种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酵及转移袋,由可以耐121°C高温 高压灭菌的聚丙烯材料制成的软体透明状袋体1构成。在袋体上固定连接有与袋体连通的 由聚丙烯硬材质制作的袖筒式进料嘴2、出料嘴3和无菌空气输入嘴4,在进料嘴、出料嘴和 无菌空气输入嘴上分别用锁紧卡环5密封连接有软质的进料管6、出料管7和无菌空气输入 管8。在无菌空气输入嘴中螺旋装有无菌空气分布器_沙芯9,利用沙芯中的孔隙达到分散 空气的目的。在进料嘴和出料嘴对应的另一侧的袋体上设有悬挂孔10。这种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酵及转移袋,使用简单、方便灵活、容易掌握。作发酵袋使用时,操作步骤如下1、先卸下无菌空气输入管,在无菌空气输入嘴中螺旋装上空气分布器后,用锁紧 卡环密封连接上无菌空气输入管;再用折叠并附加固定卡的方式封闭出料管和无菌空气输入管。2、从进料管向袋体中输入液体培养基和少量的水,达到清洗管道残留培养基的目 的后,挤压袋体使多余空气排出后封闭进料管使袋体内密封后装入牛皮纸袋中整体灭菌。 降至室温后打开进料管,将液体菌种经过进料管、进料嘴输入袋体内,并用少量无菌水清洗 进料管,然后在进料管内塞入无菌棉花球或棉塞,保证无菌空气的排出并阻挡外界杂菌进 入袋体。3、打开无菌空气输入管,将无菌空气输入管的另一端与无菌空气产生装置相连 接,整个发酵过程中采用间歇性供氧方式,在充氧的同时起到搅拌发酵液的作用,空气分布 器均勻无菌空气的输入;此时,进料管也是氧气循环的排出管路。4、将整个袋体用汽浴或水浴的方式控制相应的温度,保证相应食用菌所需要的发 酵条件,完成液体菌种的发酵。作转移袋使用时1、发酵结束后,将出料管打开与接菌枪相连。2、迅速将袋体转移到食用菌生产者手中;利用袋体上的悬挂孔将发酵袋悬挂在高 处的架子上,利用重力作用将液体菌种直接投入使用。发酵及转移袋重量较大时也可用网 兜等包裹袋体后,挂在高处。实施例2 参照附图,这种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酵及转移袋的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 相同,不同的只是软体袋体是不透明和不耐高温高压的。使用时,袋体微波灭菌,进料管、出料管和无菌空气输入管单独高温灭菌,然后在 无菌的空间内与袋体组合;培养基在灭菌锅中单独灭菌,在无菌的条件下注入到完成组合 的发酵及转移袋中。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本技术也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各种输入输出嘴以及其他部件,不局限于上 述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他等效变换的同类结构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申请人按实施例,实施一种容积为15升的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酵及 转移袋,应用在木耳菌液体菌种的培育和应用工作中,发酵及转移袋可装入液体培养基10 升,经灭菌、室温、接种、气浴保温25°C、培养72小时终止发酵后,用整理箱将发酵及转移袋 进行外包装,即可直接运送至种植户。种植户将发酵及转移袋挂到高处,用随带的接种枪在 无菌空间内进行接种。经内部试用显示,这种发酵及转移袋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灵活方 便,受到液体菌种生产者和使用者的欢迎和好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酵及转移袋,由软体的袋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袋体上固定连接有与袋体连通的进料嘴、出料嘴和无菌空气输入嘴,进料嘴、出料嘴和无菌空气输入嘴上分别活动密封连接有软质的进料管、出料管和无菌空气输入管;在无菌空气输入嘴中活动装有无菌空气分布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酵及转移袋,由软体的袋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袋体上固定连接有与袋体连通的进料嘴、出料嘴和无菌空气输入嘴,进料嘴、出料嘴和无菌空气输入嘴上分别活动密封连接有软质的进料管、出料管和无菌空气输入管;在无菌空气输入嘴中活动装有无菌空气分布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酵及转移袋,其特征在于在进料管、出 料管和无菌空气输入管与进料嘴、出料嘴和无菌空气输入嘴的连接处设分别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新
申请(专利权)人:隋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