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转子的弹簧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14702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纱转子的弹簧支架,特别是一种具有双列滚珠轴承(3)的自由端纺纱机的纺纱转子(2)的弹簧支架,双列滚珠轴承的内滚珠轴承座圈(211)相互间隔地设置在纺纱转子(2)的轴杆(21)内,且外滚珠轴承圈(311)各自间隔地设置在具有圆柱形外表面的外部轴套(31)内,同时,在纺纱单元的主体(1)的空腔内的外部轴套(31)借助于位于其尾端附近的两个环形弹性构件(5)而得以安装,弹性构件(5)在内径上以不可拆卸的方式与轴承(3)的外部轴套(31)的外表面连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由端(open-end)纺纱机的纺纱转子的弹簧支架,包括双列滚珠轴承,其内 部轴承座圈在纺纱转子的轴杆上以相互的间隔设置,且外部轴承座圈在具有圆柱形外表面 的外部轴套内以各自的间隔设置。同时,在纺纱单元主体的空腔内的外部轴套借助于位于 其端部附近的两个环形弹性构件来安装。
技术介绍
现代自由端纺纱机的纺纱转子以高速旋转的方式工作,目前其每分钟可改变约 IOOOOOmin-10在多数自由端纺纱机上,纺纱转子借助于一种特殊的具有长距离滚珠轴承座 圈的双列滚珠轴承安装在转子主体内。内部滚珠轴承座圈设置在纺纱转子的轴杆上,同时, 外部滚珠轴承座圈设置在形成外部轴承环的轴套的空腔内。外部轴承环相对于纺纱转子的主体借助于各种弹簧和阻尼元件而以弹性方式安装。例如根据CZ238202, CZ248192, CZ248820, CZ249724, CZ256305, CZ265584, CZ266602, CZ272096, CZ278878, CZ285560, DE102004007758,许多解决方案的共同结构特征是外部轴承环在进一步的管状轴套内的安装,管状轴套在它们端部的附近借助于各种通常 为矩形剖面轮廓的弹簧圈而安装在纺纱转子主体的空腔内。然而进一步的管状轴套不适地 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安装在轴承内的纺纱转子的总重量。根据CZM88M的解决方案,借助于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管状主体来安装纺纱转子 的轴承,管状主体的长度与外部轴承环的长度对应,并且在其端部上具备有轴环。这些轴环 介于弹簧支架间,主体的管状中间部分仅最低程度地影响到弹簧支架。这种弹性构件部分 也会增加安装在轴承中的纺纱转子的总重量,此外,这种紧凑的弹性构件的相对复杂的形 状来源于生产中且价格方面成本较高。根据CZ17947U1,弹性元件制成为弹性环状物。在它们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圆环突 起,其与对应的圆环凹槽相啮合,圆环凹槽位于在纺纱转子的支架内的公知的双列轴承外 圈的外表面上。在外部轴承环上凹槽的形成和弹性环状物的凹凸不平的形状增加了安装的费用。本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从成本和功能性方面的观点来看,其将会 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缺陷。新的解决方案应尽可能的满足轴承自身和其弹簧支架的预计的相 同使用寿命的要求。整体单元式轴承弹簧支架总是作为一个整体而进行替换,没有任何风 险,例如其轴承部分已经过度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是尽可能达到轴承自身和其弹簧支架的预计的相同使用寿命。 这个目的是通过一种借助于双列滚珠轴承实现的自由端纺纱机的纺纱转子的弹簧支架而 达到的,双列滚珠轴承的内滚珠轴承座圈相互间隔地设置在纺纱转子的轴杆内,且外滚珠轴承圈各自间隔地设置在具有圆柱形外表面的外部轴套内,同时,在纺纱单元的主体的空 腔内的外部轴套借助于位于其尾端附近的两个环形弹性构件而得以安装。本技术方案的原 理在于,其借助于两个环形弹性构件而安装在纺纱单元主体的空腔内,其原理在于弹性构 件在内径上以不可拆卸的方式与外部轴承环的外表面相连接。该解决方案是低成本的,因为其不需要在外部轴承环的表面上形成轴套以形成为 了使其形状与弹性构件相连接的任何元件。组件的不可拆卸的特征确保了轴承轴套在弹性 构件内的稳定紧固,并且在弹性构件或者轴承自身损坏了以后确保其总是作为一个整体来 替换。这使得不可能将一个新的轴承安装到破损的弹性构件内,反之亦然。如果弹性构件的内径与外轴承轴套的外表面借助于黏结方式连接,则也是有利 的;且考虑到现代胶水的特性,这意味着低花费和不可拆卸的连接品质。如果位于纺纱转子附近的弹性构件能够比位于纺纱转子的轴杆的自由端附近的 弹性构件有更大的弹性变形量,则也是有利的。由于在纺纱转子的已知的驱动带附近的轴承的端部的较高压力,支架中不同的刚 度是合乎需要的。可优选地实现相同尺寸的两个弹性构件的不同变形量的性能,从而使得,位于纺 纱转子附近的弹性构件材料的弹性模量低于位于纺纱转子的轴杆自由端附近的弹性构件 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弹性构件的相同长度,使它们连续生产的可能性增加。还可以实现不同变形量的性能,从而使得,两个弹性构件都使用相同的材料,位于 纺纱转子附近的弹性构件具有比位于纺纱转子的轴杆自由端附近的弹性构件的弹性元件 的截面模量更小的截面模量。优选地,位于纺纱转子附近的弹性构件的弹性元件具有比位 于纺纱转子的轴杆自由端附近的弹性构件的弹性元件的长度更短的长度。这个解决方案适 合考虑弹性材料的一致性。如果弹性构件包括内、外部管状部分,而这些部分都是同轴的、并且借助于一个在 内部管状部分中沿切向延伸的梁来相互连接,并且,与双列滚珠轴承的端部相邻接着的介 于内、外部管状部分之间的环面表面是封闭的,则这种情况下也是有利的。因此,在弹性构 件之间的空间以防尘的方式封闭,同时,使用不同位置和/或形状的切向梁可以达到两个 弹性构件的不同弹性变形量。附图说明根据该技术方案的实施例如附图中示意性所示,其中图1示出了纺纱转子支架的轴向截面,且图2和3是对弹性构件的具体实施例的轴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纺纱锭子2安置在纺纱单元的主体1内,以固定的方式与驱动轴杆21连接。轴杆 21相对着纺纱转子2的一端,借助于扁平带4用作为驱动器。安装是借助于已知的双列滚 珠轴承3来实现的。它的内滚珠轴承座圈211设置在纺纱转子2的轴杆21内,外圈形成轴 套31,外滚珠轴承座圈311设置在轴套31内。滚珠32安装在未示出的壳体内。在纺纱单元的主体1内的轴承3的轴套31借助于表现为两个轴向管状部分51、52的弹性构件5来安装,同时,外部51及内部52通过与内部52相切布置的梁53而相连。根据图2,梁53按照逆时针地直接从内部52延伸到外部51上,根据图3,直线状 梁53通过其中心与内部52相连接并在与外部51相接合的两个方向上延伸。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弹性构件5是由橡胶或者聚氨酯整体制成。相对于支架的布 置,弹性构件5位于纺纱转子2的轴杆21自由端的附近(该自由端与驱动带4相接触),并 加载有较多的径向力。由于位于轴杆21自由端附近的弹性构件5由这种材料制造,其具有 比位于纺纱转子2附近的弹性构件5更高的弹性模量。例如,如果使用橡胶,位于轴杆21 自由端附近的弹性构件5的硬度为60° Sh,而位于纺纱转子2附近的弹性构件5的橡胶的 硬度为40° ShA。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使用聚氨酯,密度为0. 65g. cm—3的微孔聚氨酯弹性 体(Cellasto)用于位于轴杆21自由端附近的弹性构件5,而密度为0. 45g. cm_3的微孔聚 氨酯弹性体(Cellasto)用于位于纺纱转子2附近的弹性构件5。两个弹性构件5都具有内部52的圈,在该圈表面的附近,该圈结合到轴承3的轴 套31的外边圆筒形表面。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在轴承3的轴套31的外表面上以直接喷 射的方式产生弹性构件5。具有轴杆21、轴承3和弹性构件5的纺纱转子2构成不可拆卸 的组件。具有弹簧支架的纺纱转子2的整体组件利用例如径向固定螺钉6、或者借助于其 它公知的固定方式而紧固在纺纱单元的主体1内。在未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弹性构件5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弹性构件5的不同刚 性通过它们不同的尺寸来达到。位于轴杆21的自由端附近的弹性构件5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列滚珠轴承(3)的自由端纺纱机的纺纱转子(2)的弹簧支架,双列滚珠轴承的内滚珠轴承座圈(211)相互间隔地设置在纺纱转子(2)的轴杆(21)内,且外滚珠轴承圈(311)各自间隔地设置在具有圆柱形外表面的外部轴套(31)内,同时,在纺纱单元的主体(1)的空腔内的外部轴套(31)借助于位于其尾端附近的两个环形弹性构件(5)而得以安装,其特征在于,弹性构件(5)在内径上以不可拆卸的方式与轴承(3)的外部轴套(31)的外表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库贝斯J斯劳彭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CZ[捷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