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惠芬专利>正文

多用途抗攻击航潜母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08331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用途抗攻击航潜母舰,其结构是由水上船体、水下船体和潜艇组成,水上船体的顶部是飞行甲板,水下船体垂直设置在水上船体的底部,水下船体至少是成对设置,位于水下船体两侧的水上船体底部设置有密封天窗,潜艇停靠在密封天窗的下方,密封天窗的两侧设置有升降机,升降机的钢索与潜艇连接,位于密封天窗的上方,飞行甲板的底部设置有导弹吊装起重机,飞行甲板上设置有舰载机弹射器,水上船体的两侧设置防空武器舱,防空武器舱的下方设置有鱼雷防护网,鱼雷防护网通过升降机升降,水下船体的底部设置有压载舱,压载舱的上方是动力舱,通过压载舱的载荷控制母舰的升降,飞行甲板的中间设置舰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海上军事装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多用途抗攻击航潜母舰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航空母舰和潜艇是两种作战平台,航母主要是以舰载机为攻击武器,潜 艇主要是以鱼类和潜射导弹为攻击武器,通常是潜艇与航母外加护卫舰、导弹驱逐舰等其 他舰只组成航母战斗群,进行外海或远洋作战,但是,以航母组成的战斗群开展的战争只有 美国发动的海湾战争,此外,航母战斗群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威慑,中国没有航母,所以经常 受到美国航母的騷扰和威胁。目前中国的海军虽然拥有数量可观的各种舰只,但是真要与 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对抗,战力还是显得单薄。航母是海上移动的机场,由于中国没有航母所 以中国的南海众多岛屿被周边邻国强占,我们却无能为力,通过武力收复没有空中支援损 失将是严重的,所以中国急需建造自己的航母,在我们的国防防卫原则下守住我们自己的 领海是当务之急。我国有较多的各种潜艇,包括核动力和常规动力潜艇,潜艇的作战方式也 是防卫性,在国家受到侵略威胁时保持二次打击的能力,目前,潜艇传统的使用方式是潜艇 在执行任务后必须进港,在陆地潜艇基地进行休整和补给燃料、饮用水、食品和弹药,休整 和补给时必须浮出水面,执行巡航任务时再下潜,此种方式,潜艇的行踪时时刻刻被敌国的 卫星跟踪监视,尤其是常规动力潜艇,在水下巡航一定时间后必须浮上上面进行换气和充 电,尽管核动力航母在水下呆的时间长,最少三个月以上,但是,不管在谁呆的时间有多长, 总还是要返回基地进行补给,同样也不能逃避卫星的监视。目前还未有任何潜艇能够躲避 卫星监视跟踪在海上进行休整和补给的方法。目前,虽然我国急需航母保卫我们的漫长海岸线和辽阔的南海,但是中国的航母 建造走入了一个与国外盲目攀比的误区,那就是与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美国航母进行攀比, 梦想拥有与美国的10万吨一样大舰,其实不然,仔细想一想,美国是现代的恐怖主义国家, 是战争的制造者,推行的是霸权和炮舰政策,他对别国武力干涉和威胁主要是靠大吨位的 航母,是到别的国家门口实战武力,对付小国还可以,对付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就起不到多 大作用,2010年6-7月的美韩军演要派华盛顿号航母到中国黄海就是典型的恐怖主义行 为,由于黄海是中国近海,航母的进入直接威胁到中国的核心利益,所以在中国强烈反对, 最终没有敢进来,因为美国知道,航母就是一个移动的机场,是一个典型的活靶子,如果遭 到中国的远程火箭炮饱和攻击或遭到反舰导弹攻击必定会沉没或重创。通过华盛顿航母要到黄海军演这一战例说明,航母不在于它多么坚固,活力多么 强大,仅仅用于威慑,关键在有没有,能不能为飞机提供一个可靠的起飞平台,将危险防范 于千里之外,航母的保护主要依靠辅助舰只,比如潜艇、导弹护卫舰、扫雷舰、猎潜舰等水面 和水下舰只,再就是自身的舰载机和预警机等等。只要能保证航母上的飞机能够起飞那才 是航母存在的必要性。中国实行的国土防御政策,目的在保护中国的领土和领海,又不主动挑衅他国,只 要有一个大吨位的海上飞机起飞平台即可,功能赶不上美国并不重要,必要的功能设备可以慢慢增加,慢慢完善,在不断增加航母数量的基础走向成熟,由量变到质变。任何一个国 家永远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目前来说不可能赶上美国的造舰水平,因为美国的航母建造 技术从二战至今也在不断完善,所以中国造航母不能等,更不能和美国比,中国目前的首要 任务是守住自己的家门口,在守家的基础上尽快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现有技术能力建造适合 自己使用的航母。发展潜艇和导弹是中国生已经掌握的优势,通过航母和潜艇的结合进行 优势互补是对抗美国现代化航母的必要手段,就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抗攻击航潜母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其结构是由水上船体、水下船体和潜艇组成, 水上船体的顶部是飞行甲板,水下船体垂直设置在水上船体的底部,水下船体至少是成对 设置,位于水下船体两侧的水上船体底部设置有密封天窗,潜艇停靠在密封天窗的下方,密 封天窗的两侧设置有升降机,升降机的钢索与潜艇连接,位于密封天窗的上方,飞行甲板的 底部设置有导弹吊装起重机,飞行甲板上设置有舰载机弹射器,水上船体的两侧设置防空 武器舱,防空武器舱的下方设置有鱼雷防护网,鱼雷防护网通过升降机升降,水下船体的底 部设置有压载舱,压载舱的上方是动力舱,通过压载舱的载荷控制母舰的升降,飞行甲板的 中间设置舰岛。水下船体的上端穿过水上船体与水上船体的飞行甲板底部连接,水上船体与水下 船体之间通过水封门连接。位于水下船体的外侧,设置有弧形防护板,弧形防护板的下边与水下船体焊接在 一起,上边穿过水上船体的底部与飞行甲板底部焊接在一起,弧形防护板上设置有水封门。本专利技术的优异效果是建造本专利技术的潜航母舰,上部是航空母舰,具有传统航空母 舰所具有的水上移动机场作战平台的所有功能,航母的底部设置潜艇的泊位,潜艇可以在 航母底下上浮停靠在泊位上,依靠航母的巨大容积仓储功能为潜艇提供和陆地基地一样的 后勤保障,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密性。潜艇停靠后,通过航母底部的天窗为潜艇进行补给或 休整或换气充电,包括潜艇的大修,由于上面有航母的掩蔽,潜艇的停靠和潜航都是秘密进 行,卫星无法捕捉到潜艇的行踪,不仅为潜艇的海上作战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而且大大 提高了潜艇的战斗力和作战范围。附图说明附图1为多用途抗攻击航潜母舰的断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用途抗攻击航潜母舰,其结构是由水上船体2、水下船体3和潜艇10组 成,水上船体2的顶部是飞行甲板10,水下船体3垂直设置在水上船体2的底部,水下船体 3至少是成对设置,位于水下船体3两侧的水上船体2底部设置有密封天窗13,潜艇10停 靠在密封天窗13的下方,密封天窗13的两侧设置有升降机4,升降机4的钢索与潜艇10连接,位于密封天窗13的上方,飞行甲板8的底部设置有导弹吊装起重机6,飞行甲板10上设 置有舰载机弹射器7,水上船体2的两侧设置防空武器舱14,防空武器舱14的下方设置有 鱼雷防护网9,鱼雷防护网9通过升降机升降,水下船体3的底部设置有压载舱12,压载舱 12的上方是动力舱11,通过压载舱的载荷控制母舰的升降,飞行甲板的中间设置舰岛15。水下船体3的上端穿过水上船体2与水上船体2的飞行甲板10底部连接,水上船 体2与水下船体3之间通过水封门连接。位于水下船体3的外侧,设置有弧形防护板1,弧形防护板1的下边与水下船体3 焊接在一起,上边穿过水上船体2的底部与飞行甲板10底部焊接在一起,弧形防护板1上 设置有水封门。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多用途抗攻击航潜母舰,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建造即可。本专利技术的多用途抗攻击航潜母舰,利用舰载机取得制空权是母舰的主要优势,除 了使用舰载机获得制空权以外的用途和抗攻击能力如下1)母舰的航行通过控制下船体底部的压载仓储水控制上船体的上浮和下沉,航 行时,排空压载舱,上船体浮出水面,减少阻力,如果需要快速航行还可以利用潜艇泊位上 的潜艇为母舰提供额外的动力。2)潜艇的补给通过天窗直接用行车起重机向潜艇内吊装,由于在母舰舱内作 业,这要比在岸上用汽车吊在光天化日之下吊装安全的多,可以实现全天候后勤补给。3)母舰的自身补给向压载舱注水,船体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多用途抗攻击航潜母舰,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上船体、水下船体和潜艇,水上船体的顶部是飞行甲板,水下船体垂直设置在水上船体的底部,水下船体至少是成对设置,位于水下船体两侧的水上船体底部设置有密封天窗,潜艇停靠在密封天窗的下方,密封天窗的两侧设置有升降机,升降机的钢索与潜艇连接,位于密封天窗的上方,飞行甲板的底部设置有导弹吊装起重机,飞行甲板上设置有舰载机弹射器,水上船体的两侧设置防空武器舱,防空武器舱的下方设置有鱼雷防护网,鱼雷防护网通过升降机升降,水下船体的底部设置有压载舱,压载舱的上方是动力舱,通过压载舱的载荷控制母舰的升降,飞行甲板的中间设置舰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明
申请(专利权)人:朱惠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