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392668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小区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由管道依次连通的化粪池组、栅格、集水井(池)、一体化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置装置、生态湿地系统和植物生态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对小区生活产生的污水进行有效处理,还提高了处理后水体的综合利用。在植物生态系统的作用下,使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更环保和低碳。(*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土地集约,小城镇化的发展,住户由分散性向集聚性发展,各地的小城镇 建设及新农村小区建设加快发展,许多小区缺少完善的污水配套设施。ZL200480005333. 8公开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废水流被分成初沉淤泥和废水,并且 该初沉淤泥被厌氧消化并脱水以生成A级有机淤泥。有氧消化所述排出水并分离所述消化 过的排出水以提供废活性淤泥。该废活性淤泥在它转到水热处理之前在两级处理中用蒸汽 喷射和间接蒸汽加热。然后增加被处理的废活性淤泥的PH值,并且脱氮并回收氨盐。具有 易挥发的脂肪酸和可溶有机物的低氮流然后被分离,并且送到有氧消化池。在厌氧消化期 间生成的沼气为加热废活性淤泥提供能量,用于水热处理,并且抑制来自该水热处理的热 加热该初沉淤泥,用于喜热厌氧消化。此专利技术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还无法达到标准。200910096912. 2公开了生态无害化粪便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它主要包括化粪池, 化粪池通过箱体连接管依次连接有沉沙酸化池、厌氧发酵池和生态处理池,在化粪池、沉沙 酸化池和厌氧发酵池上皆设有上盖,在厌氧发酵池内设置有弹性填料。通过这些池体的设 计,能有效的处理粪便,使处理后排出的污水达到国家二类标准。此专利技术不适用于对生活小 区的生活污水就地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区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与小区生态环境相 结合,使产生的生活污水能快速就近进行处理。一种小区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化粪池组、栅格、集水井(池)、一体化厌氧 和好氧生物处理装置、生态湿地系统和植物生态系统,并由管道依次连通。化粪池组包括一个以上的化粪池,主体埋于地下,通过管道与栅格相连通。栅格与集水井(池)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格栅对大颗粒固体进行截流,防止水泵堵塞。集水井(池)采用钢筋混凝或砖混土结构,主要用于调节生活废水水量,均勻水 质。池底安装潜污泵把集水池中的水泵入一体化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理装置或者池面上安装 自吸式上水泵把废水提升到一体化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理装置中。一体化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置装置主要包括初沉调节、厌氧、好氧、二沉池、砂滤 池、污泥消化池及动力设备房等七个系统组成。初沉调节池的作用是对废水进行调节均质 的作用,并对砂粒物进行沉降,底部的砂粒物通过管道与污泥井(池)联通,外排处置。厌 氧池的作用是通过微生物厌氧菌把大分子复杂的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并提 高B/C比,为好氧的处理创造条件。好氧池主要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优势菌种利用微生物的 新陈代谢作用对有机物进行彻底氧化分解,使之氧化分解为CO2和H2O等简单的无机小分子,从而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二沉池采用平流式沉淀池或斜管沉淀池,其作用对好氧池 已经氧化分解后的出水通过重力作用达到彻底的泥水分离。过滤池的作用是对二沉池泥水 分离后的出水通过过滤的作用截流细小的悬浮物,进一步净化水质。出水可达到V类的水 质要求。污泥消化池作用是对二沉池产生的有机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利用专性培养的污泥 菌种,将污泥分解为小分子的多肽、氨基酸等有机物,消化后的有机污泥(含有大量的厌氧 菌),然后补充进入厌氧池,不仅可提高厌氧池的反应速率,而且可对系统产生的污泥进行 无污泥运行。动力设备房为各个系统提供动力和监控。生态湿地系统由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组成。植物选用芦苇、薦草、香蒲和灯心草等 植物。人工湿地的构建可结合小区的地貌特征绿化及小区的水系等进行合理的设置。经人 工湿地或天然湿地处理后的出水可结合小区的绿化进行喷淋回用,或进入小区的水系作为 景观用水甚至冲杂用水。本技术技术方案实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小区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由管道依次连通的化粪 池、栅格、集水井(池)、一体化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置装置、生态湿地系统和植物生态系统。 不仅对小区生活产生的污水进行有效处理,还提高了处理后水体的综合利用。在植物生态 系统的作用下,使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更环保和低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方框图;图2为本技术污水处理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技术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化粪池组1、栅格2、集水井(池)3、一 体化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置装置4、生态湿地系统5和植物生态系统6。化粪池组1包括一个 以上的化粪池11。图2为本技术污水生态处理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化 粪池1主体埋于地下,通过地埋式管道与栅格2相连通。栅格2与集水池3之间通过地埋式管道相连通。格栅2对大颗粒固体进行截流。集水池3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砖混结构,主要用于收集生活废水水量,池底安装潜 污泵31,或地面安装自吸式水泵,潜污泵31把集水井(池)中的水泵入一体化厌氧和好氧 生物处置装置4中。 一体化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置装置4包括初沉调节池41、厌氧池42、好氧池43、二沉 池44、砂滤池45动力设备房46及污泥消化池。初沉调节池41的作用是对废水进行调节均 质的作用,并对砂粒物进行沉降。厌氧池42的作用是通过微生物厌氧菌把大分子复杂的有 机物降解为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并提高B/C比。好氧池43主要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优势菌 种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有机物进行彻底氧化分解,使之氧化分解为CO2和H2O等简 单的无机小分子,从而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二沉池44采用平流式沉淀池或斜管沉淀池, 其作用对好氧池已经氧化分解后的出水通过重力作用达到彻底的泥水分离。过滤池45的作用是对二沉池泥水分离后的出水通过过滤的作用截流细小的悬浮物,进一步净化水质。 出水可达到V类的水质要求。污泥消化池作用是对二沉池产生的有机污泥进行厌氧消化, 利用专性培养的污泥菌种,将污泥分解为小分子的多肽、氨基酸等有机物,消化后的有机污 泥含有大量的厌氧菌,然后补充进入厌氧池,不仅可提高厌氧池的反应速率,而且可对系统 产生的污泥进行无污泥运行。动力设备房46为各个系统提供动力和监控。经一体化厌氧 和好氧生物处置装置4的水体由管道送入生态湿地系统5。 生态湿地系统5由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组成。植物选用芦苇、薦草、香蒲和灯心草 等植物。生态湿地系统5的构建可结合小区的地貌特征绿化及小区的水系等进行合理的设 置。本实施例中,生态湿地系统5为人工湿地或天然湿地,处理后的出水可结合小区的绿化 进行喷淋回用,或进入小区的水系作为景观用水或者冲杂用水。权利要求1.一种小区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化粪池组、栅格、集水井、一体化厌 氧和好氧生物处理装置、生态湿地系统和植物生态系统;其中,所述化粪池、所述栅格、所述 集水井、所述一体化厌氧/好氧生物处理装置、所述生态湿地系统和所述植物生态系统依 次通过管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一体化厌氧和好 氧生物处理装置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集水池还包括 泵,安装于所述集水井底部或顶部的所述泵为潜污泵或提升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一体化厌氧和 好氧生物处理装置采用钢筋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区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化粪池组、栅格、集水井、一体化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理装置、生态湿地系统和植物生态系统;其中,所述化粪池、所述栅格、所述集水井、所述一体化厌氧/好氧生物处理装置、所述生态湿地系统和所述植物生态系统依次通过管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月祥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环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