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92392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加载装置,包括:传动轴,该传动轴上至少有一轴段为与摩擦片配合的摩擦片座;设置在传动轴一端的法兰盘;分别通过轴承套装在传动轴上,且分别位于摩擦片座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套装在摩擦片座上的摩擦装置,该摩擦装置包括摩擦片和对偶片;套装在对偶片上的支座,该支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端盖和后端盖上;安装在后端盖上的用于压紧摩擦片和对偶片的紧定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加载方法负荷不连续性、加载力矩小、劳动强度大的局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可调节加载力矩,加载负荷大,通用性强,特别适用于大、中型重载齿轮箱齿轮接触斑点检验时加载,真实反映齿轮副的接触情况,保证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齿轮副接触斑点的测试工具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 用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在装配齿轮箱过程中,需要检查各级齿轮副的接触斑点是否达到齿轮相应精度等 级的要求,检查各级齿轮副的接触斑点的方法,通常是在一个齿轮上涂抹着色剂,然后给齿 轮轴加载(模拟工作时的负载),转动齿轮轴,让两齿轮相互碾压,通过两齿轮齿面相互碾 压的接触斑点情况,以考核齿轮副的接触斑点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接触斑点面积标准。传统检查各级齿轮副的接触斑点的方法都是在人工施加制动力的条件下,检查齿 轮啮合情况。由于人工施加的制动力具有断续性、负荷不大等缺点,且传统方法只适用于小 型的齿轮箱。对于大、中型重载齿轮箱,若采用传统方法,由于负荷大小不均、不连续性直接 影响齿面接触斑点的真实性,影响产品的装配质量。申请号为20082010091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齿轮箱无外轴伸齿轮轴的加载 装置”,其采用摩擦传扭的原理,通过调节摩擦片与对偶片间的轴向力,来调整承受负荷的 大小。其参阅图1,外齿的内外齿套1、带内齿的摩擦片2、带外齿的对偶片3、内齿座4、压板 5和加载螺栓6,该内外齿套1通过内孔上的内齿与配装齿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该传动轴上至少有一轴段为与摩擦片配合的摩擦片座;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一端的法兰盘;分别通过轴承套装在所述传动轴上,且分别位于所述摩擦片座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套装在所述摩擦片座上的摩擦装置,该摩擦装置包括摩擦片和对偶片,所述摩擦片上设有与所述摩擦片座上的外齿啮合的内齿;套装在所述对偶片上的支座,该支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上,所述对偶片上设有与所述支座上的内齿啮合的外齿;安装在所述后端盖上的用于压紧所述摩擦片和对偶片的紧定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潘明星代凯乾方朝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