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部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90646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定影部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所提供的定影部件在受压状态下使用,该定影部件包括:旋转的基材;形成在所述基材的外周上的弹性层;以及形成在所述弹性层的外周上的表面层,其中,所述弹性层的轴向端面包括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倾斜为使得其轴向长度在所述基材侧长于在所述表面层侧,并且所述倾斜部在轴向暴露出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定影部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JP-A)平5-6120号公报记载了一种用于定影装置的加压辊,其包括形 成在金属芯上的弹性层和形成在弹性层上的表面绝缘层。在该加压辊中,使得表面绝缘层 沿着金属芯轴向的长度长于弹性层的长度。JP-A 2005-70272号公报记载了一种定影辊,其包括形成在金属芯上的弹性层和 形成在弹性层上的防粘层(release layer)。在该定影辊的金属芯的两端部分形成有肩部, 此处的直径朝着轴向外端逐渐减小。弹性层的端部延伸超过金属芯的肩部,并且防粘层的 两端部分延伸超过金属芯的肩部,覆盖弹性层的端部。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定影部件是在受压状态下使用的 定影部件,该定影部件包括旋转的基材;形成在所述基材的外周上的弹性层;以及形成在所述弹性层的外周上的表面层,其中,所述弹性层的轴向端面包括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倾斜为使得其轴向长度在 所述基材侧长于在所述表面层侧,并且所述倾斜部在轴向暴露。在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定影部件中,所述表面层可以沿着轴向相对于所述弹性层突 出,并且所述表面层的端部可以被布置为与所述弹性层的端面分离。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的定影部件,其中,所述倾斜部包括相对于 所述基材的外周面具有倾斜角θ的表面,所述倾斜角θ满足关系0° < θ <90°。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的定影部件,其中,所述倾斜部包括相对于 所述基材的外周面具有倾斜角θ的表面,所述倾斜角θ满足关系30° < θ <60°。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的定影部件,其中,所述倾斜部包括相对于 所述基材的外周面具有倾斜角θ的表面,所述倾斜角θ满足关系30° < θ <50°。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的定影部件,其中,所述倾斜部包括相对于 所述基材的外周面具有90°的倾斜角θ的表面,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提供根据第二方面的定影部件,其中,所述表面层的直径在所 述表面层的沿着轴向突出的部分处减小。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提供根据第二方面的定影部件,其中,所述表面层的突出部分 的长度为从Imm至10mm。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面的定影装置提供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包括加热部,其对 记录介质上的显影剂进行加热;和加压部,所述加压部对加热后的显影剂加压,其中,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定影部件设置在所述加热部和所述加压部中的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面提供根据第九方面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定影部件设置在所 述加压部,作为加压辊。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方面提供根据第九方面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定影部件设置在 所述加热部,作为定影辊。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面提供根据第九方面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定影部件设置在 所述加压部,作为加压带。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方面提供根据第九方面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定影部件设置在 所述加热部,作为加压带。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根据第九方 面的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部,其利用显影剂在要传送到所述定影装置的记录介质上形成 图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与其中弹性层的端面不具有倾斜特征而使得轴向长度在 基材侧长于表面层侧的结构相比,可以抑制在基材上形成的弹性部件的端部的应力集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至第八方面,与其中表面层在轴向不突出超过弹性层并且弹性 层的端面不具有倾斜特征的结构相比,可以抑制弹性层突出到表面层之外的径向外侧的变 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至第十三方面,与其中弹性层的端面不具有倾斜特征而使得轴 向长度在基材侧长于表面层侧的结构相比,可以在更长时间段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四方面,与其中弹性层的端面不具有倾斜特征而使得轴向长度 在基材侧长于表面层侧的结构相比,可以在更长时间段使用。附图说明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结构图;图3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压辊的剖面图;图3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压辊的局部剖面图;图4A是例示对比例的加压辊的变形状态的剖面图;图4B是例示对比例的加压辊的变形状态的剖面图;图5A是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压辊的变形状态的剖面图;图5B是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压辊的变形状态的剖面图;图6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加压辊的局部剖面图;图6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加压辊的局部剖面图;以及图6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加压辊的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部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示 例。图1例示了图像形成装置10。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发出与黄色(Y)、品红色(M)、 青色(C)和黑色⑷的各个调色剂(显影剂)对应的光束16的光学扫描装置14Y、14M、14C 和14K固定在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0的主体的外壳12之内。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每个 部分的操作的控制部70设置在与光学扫描装置14K相邻的位置(附图中的左侧)。在以下 描述中,在有必要在Y、M、C和K之间进行区分的地方,将字母Y、M、C和K之一附加到标号 来进行描述。当结构相同且没有必要区分Y、M、C和K时,省略Y、M、C和K。光学扫描装置14被构造为利用未示出的旋转多面镜(多角镜)来扫描从光源发 出的光束,并利用包括反射镜的多个光学元件来反射所述光束,并且对应于各调色剂地发 出光束16。在每个光学扫描装置14的下侧,与光学扫描装置14对应地设置有相应的感光 体18。由未示出的电机和传动机构(gear)构成的驱动器使得感光体18沿着箭头A的方 向(在附图中为顺时针方向)转动。将从光学扫描装置14发出的光束16导向各个对应的 感光体18。在转动方向(箭头A的方向)的上游侧,在与感光体18的表面(外周面)相对 的位置,设置有对感光体18的所述表面进行充电的静电充电器20。在感光体18的转动方向的相对于静电充电器20的下游侧,设置有显影器22。显 影器22用相应的调色剂来对感光体18上的静电潜像(这是通过由静电充电器20充电并 由光学扫描装置14曝光而形成的)进行显影。在感光体18的转动方向的相对于显影器22 的下游侧设置有中间转印带28,由显影器22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到所述中间转 印带28上。中间转印带28例如由膜式的环状带构成,其中,在树脂(例如聚酰亚胺或聚酰 胺)中包含适当量的防静电剂(例如碳黑等)。第一转印辊24设置在中间转印带28的内侧,位于感光体18和中间转印带28相对 的位置。第一转印辊24将形成在感光体18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8上。该 第一转印辊24构成执行从感光体18至中间转印带28的一次转印的第一转印部25。第一转印辊24包括未示出的轴和用作弹性层的固定在所述轴周围的海绵 (sponge)层。所述轴例如是由金属(例如钢或SUS钢)形成的圆柱形杆。海绵层例如由向 其中混入了碳黑(导电剂)的橡胶形成。第一转印辊24顶靠着感光体18,中间转印带28夹在它们之间。通过未示出的电 压施加器将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电压施加到第一转印辊24。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受压状态下使用的定影部件,该定影部件包括:旋转的基材;形成在所述基材的外周上的弹性层;以及形成在所述弹性层的外周上的表面层,其中,所述弹性层的轴向端面包括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倾斜为使得其在所述基材侧的轴向长度长于其在所述表面层侧的轴向长度,并且所述倾斜部在轴向暴露出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润安东滋仁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