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兴东专利>正文

磁吸结构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89852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日常用的小手电,特别是一种磁吸结构手电筒。针对现有微型手电筒容易因为误碰触发而无谓消耗电池电力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会误碰触发白白消耗电池电力的磁吸结构手电筒,包括管状的外壳和设于其内的灯头、电池以及连接灯头导通电池正负电极的两个导电弹片,外壳尾部连有后盖,所述外壳中设有一个可滑移前伸的套管,灯头设于套管前端,电池位于套管中部,两个导电弹片嵌于套管中,导电弹片的尾部伸出套管形成一弯折的弹性工作端,外壳的内壁形成有和弹性工作端相配的按压斜面,后盖内侧设有弹簧顶住套管,后盖外侧连接一开关座,所述套管的尾部和开关座内分别内置磁铁并相互吸合夹紧后盖。(*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微型小手电,特别是一种不会误碰触发的磁吸结构手电筒。 
技术介绍
常见的手电筒都采用一个可来回滑移的拨动开关按钮拨动调节电路的导通或断开,控制手电筒的照明状态。对于随身携带使用的微型手电筒来说,存放在兜里或包里的手电会由于误碰而触发开关按钮,导致手电筒在非正常工作状态下打开照明,无谓消耗掉电池有限的电力,往往当人们在需要使用的时候才发现手电筒的电池已经耗尽,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推移开关结构按钮的微型手电筒容易因为误碰触发而无谓消耗电池电力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不会误碰触发白白消耗电池电力的磁吸结构手电筒。 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磁吸结构手电筒,包括管状的外壳和设于其内的灯头、电池以及连接灯头导通电池正负电极的两个导电弹片,外壳尾部连有后盖,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中设有一个可滑移前伸的套管,灯头设于套管前端,电池位于套管中部,两个导电弹片嵌于套管中,导电弹片的尾部伸出套管形成一弯折的弹性工作端,外壳的内壁形成有和弹性工作端相配的按压斜面,后盖内侧设有弹簧顶住套管,后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磁吸结构手电筒,包括管状的外壳(10)和设于其内的灯头(9)、电池(13)以及连接灯头导通电池正负电极的两个导电弹片(11,8),外壳尾部连有后盖(5),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中(10)设有一个可滑移前伸的套管,灯头(9)设于套管前端,电池(13)位于套管中部,两个导电弹片(11,8)嵌于套管中,导电弹片(8)的尾部伸出套管形成一弯折的弹性工作端(21),外壳(10)的内壁形成有和弹性工作端相配的按压斜面(20),后盖(5)内侧设有弹簧(6)顶住套管,后盖外侧连接一开关座(1),所述套管的尾部和开关座内分别内置磁铁(14,2)并相互吸合夹紧后盖(5)。

【技术特征摘要】
1.磁吸结构手电筒,包括管状的外壳(10)和设于其内的灯头(9)、电池(13)以及连接灯头导通电池正负电极的两个导电弹片(11,8),外壳尾部连有后盖(5),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中(10)设有一个可滑移前伸的套管,灯头(9)设于套管前端,电池(13)位于套管中部,两个导电弹片(11,8)嵌于套管中,导电弹片(8)的尾部伸出套管形成一弯折的弹性工作端(21),外壳(10)的内壁形成有和弹性工作端相配的按压斜面(20),后盖(5)内侧设有弹簧(6)顶住套管,后盖外侧连接一开关座(1),所述套管的尾部和开关座内分别内置磁铁(14,2)并相互吸合夹紧后盖(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结构手电筒,其特征是所述的套管由对半合拢的上盖(7)和下盖(12)组成,导电弹片(8)设于上盖内,导电弹片(11)设于下盖内,下盖的外壁上设有导向凸棱(17),外壳(10)的内壁上设有与凸棱相配的滑槽(18),滑槽一端封闭形成限位端(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兴东
申请(专利权)人:冯兴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