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8903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被动式轮速传感器,包括骨架、线圈、插针、铁芯和磁钢,骨架的前端中心封装有铁芯,其外侧绕设有线圈,骨架的中部封装有磁钢,骨架的后端封装有插针,所述插针的引脚从骨架一侧引出,所述骨架的后端设有便于骨架与线圈绕机的定位头连接的异形定位孔。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制造方便,所述异性定位孔只要通过改变现有技术中的封装模具内骨架中心顶针的形状即可。(*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电子测量轮速的传感器,特别是一种被动式轮速传感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外高档轿车和高档卡车上所使用的传感器使用最为广泛的是被动式传感器。被动式传感器,包括骨架、线圈、插针、铁芯和磁钢,骨架前端中心封装有铁芯,其外侧绕设有线圈,骨架中部封装有磁钢,骨架后端封装有插针,所述插针的引脚从骨架一侧引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骨架、插针、铁芯和磁钢封装成整体后,需要到线圈绕机上进行线圈的缠绕,而现有技术中的骨架后侧定位孔为柱形孔,其定位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被动式传感器,其骨架具有便于线圈的绕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被动式传感器,包括骨架、线圈、插针、铁芯和磁钢,骨架的前端中心封装有铁芯,其外侧绕设有线圈,骨架的中部封装有磁钢,骨架的后端封装有插针,所述插针的引脚从骨架一侧引出,所述骨架的后端设有便于骨架与线圈绕机的定位头连接的异形定位孔。 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线圈的正负极引线分别与插针的引脚联接。 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铁芯的后端与磁钢的前端连接。 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定位孔与磁钢的后端连通。 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制造方便,所述异性定位孔只要通过改变现有技术中的封装模具内骨架中心顶针的形状即可。 附图说明图1是被动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和2。被动式传感器,包括骨架5、线圈2、插针6、铁芯1和磁钢3,骨架5前端中心封装有铁芯1,骨架前端外侧绕设有线圈2,骨架5的中部封装有磁钢3,骨架的后端封装有插针6,所述插针6的引脚6a从骨架5一侧引出,所述骨架5后端设有便于骨架5与线圈绕机的定位头连接的异形定位孔4。所述线圈2的正负极引线分别与插针6的引脚6a联接。所述铁芯1的后端与磁钢3前端连接。所述定位孔4与磁钢3后端连通。-->  [0012] 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技术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技术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技术实质精神内的专利技术创造,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被动式传感器,包括骨架、线圈、插针、铁芯和磁钢,骨架前端中心封装有铁芯,其外侧绕设有线圈,骨架的中部封装有磁钢,骨架的后端封装有插针,所述插针的引脚从骨架一侧引出,其特征是:所述骨架的后端设有便于骨架与线圈绕机的定位头连接的异形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动式传感器,包括骨架、线圈、插针、铁芯和磁钢,骨架前端中心封装有铁芯,其外侧绕设有线圈,骨架的中部封装有磁钢,骨架的后端封装有插针,所述插针的引脚从骨架一侧引出,其特征是:所述骨架的后端设有便于骨架与线圈绕机的定位头连接的异形定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国强万国彪万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南科汽车传感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