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昌陶专利>正文

抗病毒清热口服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8305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地龙浸制液和鱼腥草、黄芩、淅贝、杏仁、法半夏、陈皮、甘草浸制液混合成,具有抗病毒和清热功用,对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和多种病毒性病变有显著疗效。(*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抗病毒和清热、化痰、平喘,止咳的中药药物有关,尤其与以地龙体液为主要成份的治疗气管炎等疾病的复方制剂有关。传统中医采用地龙整体入药。地龙具有清热镇痉、平喘、利尿降压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传统中医学忌用地龙治寒病。地龙整体入药,其药效受到限制。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起于感冒,急性气管炎之后,属于中医学“咳嗽”,“痰饮”,“气喘”的范畴。其临床表现以咳嗽,咯痰、喘息为主。如迁延不愈,可致反复发作,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中医治疗重点治肺,宜用宣肺、祛痰、止咳、平喘、并区分偏寒、偏热、予以温肺或清热。当病情缓解时,以健脾益肾为主。西医治疗以抗菌消炎药物为主。但疗效均不理想,不易治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具有抗病毒和清热作用,可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带状疱疹、流行性腥腺炎等多种病毒性病变的中成药。本专利技术由地龙浸制液和鱼腥草、黄芩、淅贝、杏仁、法半夏、陈皮、甘草浸制液混合制成。本专利技术也可根据病情增加中药组分。如增加四季青、桑白皮清热、增加麻黄宣肺平喘。本专利技术的地龙浸制液由1重量份的干地龙加1-7重量份的水,再加入占上述两组分总重量1-5%的食盐浸制后过滤而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地龙浸制液也可由活地龙加入1-5%重量的食盐浸制后过滤而制成。本专利技术的组分和用量如下重量g鱼腥草30-80黄岑12-25淅贝10-18杏仁10-18法半夏10-20陈皮10-20甘草5-15上述组分的中药制成15-90g的浸制液。地龙浸制液和中药浸制液的混合比例为1∶1-2。本专利技术的组分和用量可如下重量g干地龙25鱼腥草60黄芩18淅贝15杏仁15法半夏12陈皮12甘草6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可增加如下组分和用量重量g桑白皮10-30四季青10-30或桑白皮10-30四季青10-30麻黄7-20本专利技术含有用高渗透压分离出的地龙体渗出液,具有化痰、止咳、平喘作用。地龙渗出液对呼吸道病毒、带状疱疹病毒、液行性腮腺炎病毒等治疗效果较佳。经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抗流感病毒实验,结论是本专利技术采用鸡胚中和实验,在1∶50稀释时对甲3型流感病毒A3/蜀防93-1株有抑制作用,本专利技术对鸡胚生长发育无毒副作用。本专利技术由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病房作临床试验,对23例肺系咳、痰、喘病人进行临床预试观察,总有效率达91.3%,治疗热痰疗效颇佳。23例病人中属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有13例,均已发展为肺心病。证型疗效统计表如下 临床试验的结论本专利技术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祛寒痰之功,并对西医病种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较好疗效。且无毒付反应。本专利技术经某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组织临床观察,设治疗组,对照组各10例,疗程7至9天。治疗组用本专利技术中的地龙组分,对照组不用地龙组分,其它用药两组相同,均为鱼腥草40g黄芩15g淅贝15g杏仁13g法半夏12g陈皮12g甘草6g。疗效对比表如下 小结经临床观察,治疗组患者咳嗽症状改善较快,对痰量有双向调节作用。治疗组配方中有地龙浸制液,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本专利技术用于临床治疗病人已超过98例,临床控制67例。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已超过58例。其中10例慢性支气管炎经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临床辨证属寒痰型。整个临床试验中,未发现毒副作用。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而常见的因素。引起感染的微生物主要有病毒和细菌。据调查,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在首次以病前有受凉,感冒史者达56-80%;因受凉、感冒引起急性发作者达60~91%。从感冒和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分离出的病毒,以流行性感冒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为多见。初步表明,凡能引起感冒的各种病毒都可以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病毒或病毒与支原体混合感染所造成的呼吸道粘膜损伤,有利于细菌的继发感染。本专利技术中的地龙浸制液证明有抗病毒功用,鱼腥草,黄芩浸制液有清热(抗菌)作用,本专利技术首先抑制病毒的作用,并使热(炎症)得到控制,配伍的清热,抗菌,消炎药物治疗慢性气管炎可取得更好效果,达到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这也可解释本专利技术对寒痰症也有显著疗效,对治疗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多种病毒性病变有疗效。如下是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组分和用量如下 干地龙加入30g重量的水,1.5g盐制取20g地龙浸制液。活体地龙加入2.4g盐,制取50g地龙浸制液。中药制得70g浸制液。将上述制行两种浸制液混合杀菌,消毒,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1.抗病毒清热口服液,其特征在于由地龙浸制液和鱼腥草、黄岑、淅贝、杏仁、法半夏、陈皮、甘草浸制液混合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清热口服液,其特征在于中药浸制液中增加四季青,桑白皮和麻黄药物成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清热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地龙浸制液由1重量份的干地龙加0.5-7重量份的水,再加入上述两组份总重量1-5%的食盐浸制后过滤而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清热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地龙浸制液由活地龙加入1-5%重量的食盐浸制后过滤而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清热口服液,其特征在于组分和用量如下重量g干地龙15-35或活地龙80-150鱼腥草30-80黄岑12-25淅贝10-18杏仁10-18法半夏10-20陈皮10-20甘草5-15上述组分制成15-90g的浸制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病毒清热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浸制液的组分和用量如下重量g干地龙25鱼腥草60黄芩18淅贝15杏仁15法半夏12陈皮12甘草6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抗病毒清热口服液,其特征在于中药组分中有桑白皮,四季青或桑白皮,四季青,麻黄药物,其用量如下重量g桑白皮10-30四季青10-30或桑白皮10-30四季青10-30麻黄7-2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由地龙浸制液和鱼腥草、黄芩、淅贝、杏仁、法半夏、陈皮、甘草浸制液混合成,具有抗病毒和清热功用,对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和多种病毒性病变有显著疗效。文档编号A61K35/56GK1110580SQ9411192公开日1995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陈昌陶, 陈坚 申请人:陈昌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抗病毒清热口服液,其特征在于由地龙浸制液和鱼腥草、黄岑、淅贝、杏仁、法半夏、陈皮、甘草浸制液混合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陶陈坚
申请(专利权)人:陈昌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