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现勇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大蒜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6994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大蒜收获机,结构包括动力装置和被动力装置牵引和连接的锄蒜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后端还连接有方向控制装置,动力装置下方为由动力装置通过一二级皮带轮以及减速箱连接传动的左右前动力轮并且均设置在前车架上,所述锄蒜装置包括后车架下方的耘锄和后端下方的后车轮,所述左右前动力轮在前车架下方的轴上可以左右调节移动;所述耘锄为后车架下方的左右耘锄,所述左右耘锄通过耘锄上下伸缩固定杆固定在后车架上开设的左右耘锄间距调节螺孔上并且通过螺孔可以调节左右耘锄的间距。具有在蒜地里大蒜收获之前提前种上了玉米后依然可以锄蒜且不伤玉米苗、轻松锄蒜泥土松散开不集结、省力易回转、蒜根短不带泥土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大蒜收获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大蒜收获机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有许多种,但是目前这些 大蒜收获机均存在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农民在收获大蒜后的地里要继续种玉米,而现实 存在的问题是,要等到大蒜全部收获后再种玉米,就会耽误了玉米的种植期限,所以最好是 在没有收获大蒜的时期就在蒜地里串种上玉米,这样一来,现有技术的大蒜收获机就无法 派上用场,因为收获机的轮子以及耘锄都无法根据玉米的行距宽度进行调节,强行使用就 会把玉米苗压坏或者锄掉。再一个问题就是,现有技术的大蒜收获机,无论是单锄还是双锄,这些耘锄都是固 定死在收获机上的,在锄蒜时,耘锄在大蒜下方的泥土中切断蒜根时,由于是硬硬朝前拱 的,不容易锄断蒜根,还容易出现泥土甩不开松散不开集结在一起,出现运行障碍,一点也 不省力,影响锄蒜效果。另外,耘锄由于是固定死的,无法进行上下调节,所以在锄蒜时,浅了会出现把蒜 锄坏,深了会使蒜根带有很多泥土,上来还需要人们人工去泥,并且蒜根太长,影响存放和销售。最后,现有技术的大蒜收获机每锄完一行蒜到地头需要回转时,需要人工把耘锄 在地里提起,费力,同时由于后轮不是万向轮,回转会非常困难。所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如何设计一种在蒜地里大蒜收获之前提前种上了玉米后 依然可以锄蒜且不伤玉米苗的、轻松锄蒜泥土易被甩开松散开不集结、省力易回转、蒜根短 不带泥土的大蒜收获机,成了我们接下来需要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大蒜收获机,解 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在蒜地里大蒜收获之前提前种上了玉米后依然不可以锄蒜且伤玉米 苗、锄蒜泥土不易被甩开易集结、费力不易回转、蒜根长带泥土的问题。( 二 )技术方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大蒜收获机,结构 包括动力装置和被动力装置牵引和连接的锄蒜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后端还连接有方向控制 装置,动力装置下方为由动力装置通过一二级皮带轮以及减速箱连接传动的左右前动力轮 并且均设置在前车架上,所述锄蒜装置包括后车架下方的耘锄和后端下方的后车轮,所述 左右前动力轮在前车架下方的轴上可以左右调节移动;所述耘锄为后车架下方的左右耘 锄,所述左右耘锄通过耘锄上下伸缩固定杆固定在后车架上开设的左右耘锄间距调节螺孔 上并且通过螺孔可以调节左右耘锄的间距。所述后车轮为万向轮,万向轮上方由后车架升降系统控制的后车架升降杆连接在 后车架上。所述后车架升降系统由动力装置通过升降系统皮带轮带动,所述后车架升降系统 通过油管控制后车架升降杆带动后车架上下移动,所述后车架升降系统上设置有后车架升 降控制杆。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一二级皮带轮以及减速箱和曲轴传动轴连接曲轴皮带轮,所述 曲轴皮带轮带动设置在后车架上的曲轴转动,所述左右耘锄通过耘锄前后震颤传动杆套在 曲轴上。所述曲轴传动轴上设置有带有回位弹簧的曲轴离合器。所述左右前动力轮前方的前车架上设置有分叶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大蒜收获机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大蒜收获机的前轮和两个耘锄可以根据蒜的行距任意调节间距,这 样就算是在蒜地里收获前串种上玉米也没有问题,照样可以锄蒜,对玉米无妨碍,不会产生 压坏和锄坏玉米苗的缺陷;后车架升降系统通过油管控制后车架升降杆带动后车架上下移动,所述后车架升 降系统上设置有后车架升降控制杆。通过控制杆的控制,可以把后车架带动耘锄很方便的 在地里提起,到地头容易回转且省力;左右耘锄通过耘锄前后震颤传动杆套在曲轴上,此时曲轴转动,带动两个耘锄间 歇的前后震颤,可有效的甩开泥土且有效的切断蒜根,很省力的向前运行;并且配有曲轴离 合器,到地头,离合器工作,曲轴和动力装置脱离,耘锄停止震颤,操作方便容易。左右耘锄通过耘锄上下伸缩固定杆固定在后车架上,通过调节其高度,再加上升 降杆的调节,两方面可有效控制耘锄入地的深度,使其紧贴蒜底,锄的蒜根使其达到最短, 锄上来的蒜不会带泥土,也不会被锄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大蒜收获机的左前侧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大蒜收获机的右前侧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中1、动力装置;2、一级皮带轮;3、减速箱;4、后车架升降控制杆;5、后车架升 降系统;6、方向控制装置;7、油管;8、后车架升降杆;9、后车架;10、后车架万向轮;11、左 耘锄;12、耘锄上下伸缩固定杆;13 ;耘锄前后震颤传动杆;14、曲轴;15、左前动力轮;16、 分叶器;17、前车架;18、左右耘锄间距调节螺孔;19、升降系统皮带轮;20、曲轴离合器;21、 回位弹簧;22、曲轴皮带轮;23、右耘锄;24、右前动力轮;25、二级皮带轮;26、曲轴传动轴。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大蒜收获机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大蒜收获机,结构包括动力装置1和被动力装置牵引和 连接的锄蒜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后端还连接有方向控制装置6,动力装置下方为由动力装置通过一二级皮带轮2、25以及减速箱3连接传动的左右前动力轮15、24并且均设置在前车 架17上,所述锄蒜装置包括后车架下方的耘锄和后端下方的后车轮,所述左右前动力轮在 前车架下方的轴上可以左右调节移动;所述耘锄为后车架9下方的左右耘锄11、23,所述左 右耘锄通过耘锄上下伸缩固定杆12固定在后车架上开设的左右耘锄间距调节螺孔18上并 且通过螺孔可以调节左右耘锄的间距。所述后车轮为万向轮10,万向轮上方由后车架升降系统控制的后车架升降杆8连 接在后车架9上。所述后车架升降系统5由动力装置通过升降系统皮带轮19带动,所述后车架升降 系统通过油管7控制后车架升降杆8带动后车架上下移动,所述后车架升降系统上设置有 后车架升降控制杆4。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一二级皮带轮以及减速箱和曲轴传动轴26连接曲轴皮带轮 22,所述曲轴皮带轮带动设置在后车架上的曲轴转动,所述左右耘锄通过耘锄前后震颤传 动杆13套在曲轴上。所述曲轴传动轴上设置有带有回位弹簧21的曲轴离合器20。所述左右前动力轮前方的前车架上设置有分叶器16。在使用时,动力装置驱动前轮向前运行,此时后车架上的锄蒜系统跟随前行,通过 前轮和两耘锄间距的调节,让其适合田地中的玉米和大蒜的行距相适应,分叶器把蒜叶分 开,为前轮扫清障碍,耘锄通过曲轴产生前后震颤,就这样,很轻松方便的锄蒜,到地头,通 过曲轴离合器,使其耘锄震颤停止,通过升降杆提起后车架间接提起耘锄,然后通过后轮的 万向轮,很方便的回转,继续锄蒜。当然,动力装置可以采用柴油机,或者在整个手扶拖拉机上进行改造,在后车架上 方向控制装置后方可设置驾驶座,让其农民更省力方便的锄蒜。当然,装配在方向控制装置上的刹车,停车系统,或者换挡系统,如果是改装在手 扶拖拉机上的,这些技术在本技术中就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后车架的升降装置采用的是动力装置带动的液压升降装置,当然如果 采用其他升降装置,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优选的具体的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大蒜收获机,结构包括动力装置和被动力装置牵引和连接的锄蒜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后端还连接有方向控制装置,动力装置下方为由动力装置通过一二级皮带轮以及减速箱连接传动的左右前动力轮并且均设置在前车架上,所述锄蒜装置包括后车架下方的耘锄和后端下方的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前动力轮在前车架下方的轴上可以左右调节移动;所述耘锄为后车架下方的左右耘锄,所述左右耘锄通过耘锄上下伸缩固定杆固定在后车架上开设的左右耘锄间距调节螺孔上并且通过螺孔可以调节左右耘锄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现勇董娜
申请(专利权)人:董现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