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棱管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66816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棱管成型装置,由进料轮、支架、一级轮、二级轮、三级轮、开平轮、纵剪轮组成,其特征是支架设置成长方形,进料轮、一级轮、二级轮、三级轮、开平轮、纵剪轮均设置在支架上,支架的一端设置进料轮,支架的另一端设置三级轮,一级轮、二级轮、开平轮、纵剪轮设置在进料轮与三级轮之间,从进料轮一侧开始,依次为纵剪轮、开平轮、一级轮、二级轮;使用时,板材由进料轮进入,依次经过纵剪轮、开平轮、一级轮、二级轮、三级轮,而一次成型。(*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多棱管成型装置。技术背景现有技术生产多棱管,采用的是折弯机多次折弯成型,利用折弯机多次折弯成型 只能生产定尺管材,当所需生产的管材长度超过折弯机的长度时,利用折弯机就不能生产 了,生产管材的长度受到限制;利用折弯机多次折弯成型时,还需要多次校准,容易产生误 差而达不到产品的标准要求,且不能连续生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既能连续生产、且生产效率高的多棱管 成型装置,其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多棱管成型装置由进料轮、支架、一级轮、二级轮、三级轮、 开平轮、纵剪轮组成,其特征是支架设置成长方形,进料轮、一级轮、二级轮、三级轮、开平 轮、纵剪轮均设置在支架上,支架的一端设置进料轮,支架的另一端设置三级轮,一级轮、二 级轮、开平轮、纵剪轮设置在进料轮与三级轮之间,从进料轮一侧开始,依次为纵剪轮、开平 轮、一级轮、二级轮。使用时,板材由进料轮进入,依次经过纵剪轮、开平轮、一级轮、二级轮、三级轮,而一次成型。本技术有益效果是多棱管成型装置可连续生产多棱管,不受管材长度限制, 一次成型,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所述纵剪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级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所述二级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所述三级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进料轮,2.支架,3. —级轮,4. 二级轮,5.三级轮,6.开平轮,7.纵剪轮。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技术的实施 方法,本技术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所述的多棱管成型装置由进料轮1、支架2、一级轮3、 二级轮4、三级轮5、开平轮6、纵剪轮7组成,其特征是支架2设置成长方形,进料轮1、一级 轮3、二级轮4、三级轮5、开平轮6、纵剪轮7均设置在支架2上,支架2的一端设置进料轮 1,支架2的另一端设置三级轮5,一级轮3、二级轮4、开平轮6、纵剪轮7设置在进料轮1与 三级轮5之间,从进料轮1 一侧开始,依次为纵剪轮7、开平轮6、一级轮3、二级轮4。3使用时,板材由进料轮1进入,依次经过纵剪轮7、幵平轮6、一级轮3、二级轮4、三 级轮5,而一次成型。本技术有益效果是多棱管成型装置可连续生产多棱管,不受管材长度限制, 一次成型,生产效率高。权利要求多棱管成型装置,由进料轮(1)、支架(2)、一级轮(3)、二级轮(4)、三级轮(5)、开平轮(6)、纵剪轮(7)组成,其特征是支架(2)设置成长方形,进料轮(1)、一级轮(3)、二级轮(4)、三级轮(5)、开平轮(6)、纵剪轮(7)均设置在支架(2)上,支架(2)的一端设置进料轮(1),支架(2)的另一端设置三级轮(5),一级轮(3)、二级轮(4)、开平轮(6)、纵剪轮(7)设置在进料轮(1)与三级轮(5)之间,从进料轮(1)一侧开始,依次为纵剪轮(7)、开平轮(6)、一级轮(3)、二级轮(4)。专利摘要多棱管成型装置,由进料轮、支架、一级轮、二级轮、三级轮、开平轮、纵剪轮组成,其特征是支架设置成长方形,进料轮、一级轮、二级轮、三级轮、开平轮、纵剪轮均设置在支架上,支架的一端设置进料轮,支架的另一端设置三级轮,一级轮、二级轮、开平轮、纵剪轮设置在进料轮与三级轮之间,从进料轮一侧开始,依次为纵剪轮、开平轮、一级轮、二级轮;使用时,板材由进料轮进入,依次经过纵剪轮、开平轮、一级轮、二级轮、三级轮,而一次成型。文档编号B21C37/15GK201711380SQ20102026712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薛勤友, 褚福光, 黄尊可 申请人:济宁市鲁星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棱管成型装置,由进料轮(1)、支架(2)、一级轮(3)、二级轮(4)、三级轮(5)、开平轮(6)、纵剪轮(7)组成,其特征是支架(2)设置成长方形,进料轮(1)、一级轮(3)、二级轮(4)、三级轮(5)、开平轮(6)、纵剪轮(7)均设置在支架(2)上,支架(2)的一端设置进料轮(1),支架(2)的另一端设置三级轮(5),一级轮(3)、二级轮(4)、开平轮(6)、纵剪轮(7)设置在进料轮(1)与三级轮(5)之间,从进料轮(1)一侧开始,依次为纵剪轮(7)、开平轮(6)、一级轮(3)、二级轮(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勤友褚福光黄尊可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鲁星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