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化基站天线压铸辐射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239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极化基站天线压铸辐射单元,包括反射板、对称辐射振子、振子固定板、馈电片和固定馈电片的绝缘子,所述对称辐射振子为4组,成菱形排列,并固定在所述振子固定板上,所述振子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反射板上;所述馈电片穿过所述对称辐射振子的巴伦中间,并通过所述固定馈电片的绝缘子固定,所述馈电片的上端则与所述对称辐射振子的另一臂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驻波好,增益高,生产方便,安装简单,一致性好等优势,更好满足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高性能要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极化基站天线压铸辐射单元,尤其涉及一种工作在 GSM/CDMA或者WCDMA频段的水平波束宽度65度双极化定向板状天线的辐射单元。
技术介绍
移动通信技术中信号的传输与覆盖离不开基站天线,双极化基站天线是每一个 基站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性能直接影响通讯的质量。而天线的辐射振子更是一个 双极化基站天线的基本组成部分。传统的十字交叉振子增益有限,无法设计出高增益阵列天线;传统的菱形振 子,士45°每个极化方向也是由两个相对的对称振子合成,但因为振子数目较多,每个 单元分开固定,装配起来效率很低,且一致性不好;传统的振子馈电方式一般采用焊接 形式,工序繁琐且交调通过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驻波好的双极化基站天线辐射单元。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双极化基站天线压铸辐射单元,包括反射板、对 称辐射振子、振子固定板、馈电片和固定馈电片的绝缘子,所述对称辐射振子为4组, 成菱形排列,并固定在所述振子固定板上,所述振子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反射板上;所述 馈电片穿过所述对称辐射振子的巴伦中间,并通过所述固定馈电片的绝缘子固定,所述 馈电片的上端则与所述对称辐射振子的另一臂固定连接。所述对称辐射振子的臂与所 述反射板的边成45°夹角;所述对称辐射振子构成的菱形的中心与反射板的中心位置重 合;所述对称辐射振子固定在所述振子固定板上,为了便于铸造加工和生产安装, 所述对称辐射振子与所述振子固定板为通过压铸加工成的一个整体;所述振子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反射板上;为了提高天线的三阶互调,振子固定板 底部有凸台,通过螺丝或者铆钉固定到反射板上,以保证连接点的紧接触。所述馈电片穿过所述对称辐射振子的巴伦中间,并通过所述固定馈电片的绝缘 子固定,以保证辐射单元电气性能的一致性;为了便于开模铸造加工,所述对称辐射振 子的巴伦部分为圆柱或方形柱状,所述固定馈电片的绝缘子穿入柱体中,绝缘子采用模 具注塑加工,其材料为聚四氟乙烯,中间留有方孔,便于馈电片穿过;所述馈电片的上 端留有圆孔,通过螺钉或者铆钉与所述对称辐射振子的另一臂固定连接;对称辐射振子的振子臂为长方体形状,便于展宽辐射单元工作带宽;振子臂的 末端向下折弯,在不增加振子长度的情况下改善了低频段的驻波和天线方向图正负60度 的交叉极化。反射板的两侧向上折弯,不但保证了反射板的机械强度,而且调整了水平面的波束宽度,提高了天线的前后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具有驻波好,增 益高,生产方便,安装简单,一致性好等优势,更好满足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高性能要 求;2、本技术辐射单元由四个对称辐射振子组成,成菱形排列,平行的两个对称振 子合成一个极化方向,实现了士45°极化,可有效的提高辐射单元的增益;3、本实用 新型所述的菱形辐射振子在四个单元间增加了振子固定板,装配时只需固定振子固定板 的两端,便可将整个辐射单元有效紧固,提高了装配效率,利于批量生产,同时由于固 定点减少而改善了产品的交调性能;4、本技术的馈电片上端留有圆孔,可用螺钉或 者铆钉直接将馈电片与振子另一臂固定在一起,免去了焊接工序,提高了交调通过率; 4、本技术辐射单元不仅改善了天线的互调指标,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组装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振子固定板与反射板连接点示意图;图4为馈电片与对称辐射振子的振子臂用螺钉固定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工作在GSM/CDMA或者WCDMA频段的水平波束宽度65度的 双极化基站天线压铸辐射单元,包括反射板1、对称辐射振子2、振子固定板3、馈电片 4和固定馈电片的绝缘子5;所述对称辐射振子2为4组,成菱形排列,所述对称辐射振子2构成的菱形的中 心与反射板1的中心位置重合,所述对称辐射振子5的臂与所述反射板1的边成45°夹 角;所述对称辐射振子2与所述振子固定板3为通过压铸加工成的一个整体,采用开 模铸造加工,其材料可以是铜,也可以是铝镀锡等,便于铸造加工和安装生产,所述振 子固定板3底部有凸台,通过螺丝或者铆钉固定到所述反射板1上;所述对称辐射振子2的巴伦部分为圆柱或方形柱状,所述固定馈电片的绝缘子5 穿入柱体中;所述馈电片4穿过所述对称辐射振子2的巴伦中间,并通过所述固定馈电片 的绝缘子5固定;所述馈电片4的末端留有圆孔,可与所述对称辐射振子2的另一臂通过螺钉或铆 钉紧固相连;馈电片4采用冲压模加工,其材料为可锡焊金属,保证馈电片有足够的强 度,在安装时不会弯曲;绝缘子5采用模具注塑加工,其材料为聚四氟乙烯,中间留有 方孔,便于馈电片穿过;所述对称辐射振子2的臂末端向下折弯,在不增加振子长度的情况下改善了低 频段的驻波和天线方向图正负60度的交叉极化;反射板1采用冲压工艺制作而成,其材料为铝材,两侧向上折弯,保证了辐射单元的电气性能与底板的机械强度。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技术,但其不 得解释为对本技术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技术的精神和 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双极化基站天线压铸辐射单元,包括反射板(1)、对称辐射振子(2)、振子固 定板(3)、馈电片(4)和固定馈电片的绝缘子(5),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辐射振子(2) 为4组,成菱形排列,并固定在所述振子固定板(3)上,所述振子固定板(3)固定在所述 反射板(1)上;所述馈电片(4)穿过所述对称辐射振子(2)的巴伦中间,并通过所述固定 馈电片的绝缘子(5)固定,所述馈电片(4)的上端则与所述对称辐射振子(2)的另一臂固 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基站天线压铸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辐 射振子(2)的臂与所述反射板(1)的边成45°夹角。3.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基站天线压铸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辐射 振子(2)构成的菱形的中心与反射板(1)的中心位置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基站天线压铸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辐 射振子(2)与所述振子固定板(3)为通过压铸加工成的一个整体。5.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基站天线压铸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辐射 振子(2)的巴伦部分为圆柱或方形柱状,所述固定馈电片的绝缘子(5)穿入柱体中。6.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基站天线压铸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辐射 振子(2)的臂末端向下折弯。7.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基站天线压铸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片(4) 的上端留有圆孔,通过螺钉或者铆钉与所述对称辐射振子(2)的另一臂固定连接。8.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基站天线压铸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1) 的两侧向上折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双极化基站天线压铸辐射单元,包括反射板、对称辐射振子、振子固定板、馈电片和固定馈电片的绝缘子,所述对称辐射振子为4组,成菱形排列,并固定在所述振子固定板上,所述振子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反射板上;所述馈电片穿过所述对称辐射振子的巴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极化基站天线压铸辐射单元,包括反射板(1)、对称辐射振子(2)、振子固定板(3)、馈电片(4)和固定馈电片的绝缘子(5),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辐射振子(2)为4组,成菱形排列,并固定在所述振子固定板(3)上,所述振子固定板(3)固定在所述反射板(1)上;所述馈电片(4)穿过所述对称辐射振子(2)的巴伦中间,并通过所述固定馈电片的绝缘子(5)固定,所述馈电片(4)的上端则与所述对称辐射振子(2)的另一臂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安涛苏学伟冯华琦杨立新王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捷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