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宗新专利>正文

一种带电机刹车装置的变速箱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57207 阅读:3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防盗的变速箱锁,包括锁壳、设在锁壳内的锁止机构、与锁止机构连接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电机行程控制装置,在所述电机和电机行程控制装置之间连接有电机刹车电路;所述的电机刹车电路包括连接在电机两端的常开开关、由电机行程控制装置上的行程开关触头控制的并可控制常开开关的驱动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电机刹车电路,在汽车变速箱锁工作时,能够使转速很高的电机在切断电机电源后及时刹车让电机减少的惯性旋转,防止因电机过大的惯性旋转使其后续机构因惯性运动不能停止到位而过冲卡紧,减少变速箱锁故障,保证汽车变速箱锁可靠的工作,以达到防止汽车被盗的目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电机刹车装置的变速箱锁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中,汽车是一种常用的交通运输工具,而汽车防盗却是一个普遍的社 会问题,人们经常用安装汽车锁来提高汽车防盗安全性,目前普遍使用的汽车防盗锁 (如防盗报警器、排挡锁、方向盘锁、轮子锁、GPS防盗系统等),均有可能被盗贼通过 拆卸、破坏、解码和干扰等办法解锁,防盗效果并不好,变速箱锁因有良好的防盗性能 而被广泛应用在汽车上。中国专利200820159592.1公开了一种变速箱锁,包括锁壳、电 源、发射器、接收器、电机驱动电路、电机、电机行程控制装置、运动提示装置、传动 机构、锁止机构、防拆卸机构等,这种变速箱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机控制电路因为 设计不合理,导致转速很高的电机在切断电机电源后电机旋转惯性过大而使其后续机构 因惯性运动不能停止到位而过冲卡紧,容易造成变速箱锁故障,因此研制有一种带电机 刹车装置的变速箱锁具有很好的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带电机刹车装置的变速箱锁,能够使转速很 高的电机在切断电机电源后及时刹车让电机减小惯性旋转,防止因电机过大的惯性旋转 使其后续机构因惯性运动不能停止到位而过冲卡紧,减少变速箱锁故障,从而达到提高 变速箱锁的工作可靠性,有效提高汽车防盗安全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汽车防盗的变速箱锁,包括锁壳、设在锁壳内 的锁止机构、与锁止机构连接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电机行程控制装置,在电机和电机 行程控制装置之间连接有电机刹车电路;所述的电机刹车电路包括连接在电机两端的常 开开关、由电机行程控制装置上的行程开关触头控制的并可控制常开开关的驱动电路。所述电机刹车电路是继电器,继电器上设有常开开关及作为常开开关的驱动电 路的线圈;或者所述电机刹车电路是半导体器件构成的开关电路,半导体器件为常开开 关,控制半导体器件导通的电路为常开开关的驱动电路,半导体器件为常规的半导体晶 体管、半导体晶闸管和半导体场效应管等。本技术由于采用了电机刹车电路,在汽车变速箱锁工作时,能够使转速很 高的电机在切断电机电源后及时刹车让电机减小惯性旋转,防止因电机过大的惯性旋转 使其后续机构因惯性运动不能停止到位而过冲卡紧,减少变速箱锁故障,保证汽车变速 箱锁可靠的工作,以达到防止汽车被盗的目的。本技术广泛应用于手动变速箱、自 动变速箱和手动自动一体变速箱的汽车。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3分别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防拆卸机构锁闭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防拆卸机构打开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电机刹车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6,用于汽车防盗的变速箱锁,包括锁壳29、设在锁壳29内的锁 止机构、与锁止机构连接的电机14、与电机14连接的电机驱动电路7、电机行程控制装 置、电源4、发射器(又称遥控器)3、接收器40、传动机构、运动提示装置、电机保护 装置38和防拆卸机构,在电机14和电机行程控制装置之间连接有电机刹车电路,电机刹 车电路采用继电器9,继电器9上设有连接在电机14的两个接线端的KA常开开关92及 其驱动电路KA线圈91,KA线圈91的一端与电机行程控制装置上的导控二极管10和导 控二极管37它们的共同负极相连,KA线圈91的另一端与电源4的负极相连,行程开关 12和行程开关35的常开触点由行程开关触头13、34控制,行程开关触头13、34由运动 机构上的运动螺母23控制,行程开关12和行程开关35的常开触点的接线脚与导控二极 管10和导控二极管37的共同正极连接。电机刹车电路的工作原理变速箱锁工作时,上锁时电机14正转,运动螺母23 向前移动压下触头34,行程开关35的常闭触点断开而切断电机14的工作回路,同时行程 开关35的常开触点合上接通通过导控二极管37使电机刹车装置9的KA线圈91通电使 继电器9工作,继电器9的KA常开开关92闭合使电机14接线脚短接,由于已切断驱动 电源的电机14在惯性旋转时接线脚两端产生电压,而电机14接线脚短接后产生电流(发电 原理)从而使电机14内部产生与惯性旋转方向相反的电磁力,达到让电机14刹车而快速停 止的目的,解决因电机14转速过高导致切断电源后因惯性过大而使其后续机构因惯性运动 不能停止到位而过冲卡紧的问题。开锁时电机14反转,电机刹车装置的工作原理也一样。电机刹车电路也可以是半导体器件构成的开关电路,半导体器件为常规的半导 体晶体管、半导体晶闸管和半导体场效应管等,半导体器件为常开开关,半导体器件导 通的电路为其驱动电路。如图6所示的电机刹车电路,由半导体晶体管电路46构成,电 路46中的C脚与导控二极管10和导控二极管37的共同负极连接,电路46中的D脚与 电源4负极接线脚相连,电路46中的A脚和B脚与电机14两个接线端相连。变速箱锁 工作时,上锁时电机14正转,运动螺母23向前移动压下触头34,行程开关35的常闭触 点断开而切断电机14的工作回路,同时行程开关35的常开触点合上接通通过导控二极管 37使半导体晶体管开关电路开通使电机14接线脚接通,由于已切断驱动电源的电机14在 惯性旋转时接线脚两端产生电压,而电机14接线脚接接后产生电流(发电原理)从而使 电机14内部产生与惯性旋转方向相反的电磁力,达到让电机14刹车而快速停止的目的,解决因电机14转速过高导致切断电源后因惯性过大而使其后续机构因惯性运动不能停止 到位而过冲卡紧的问题。开锁时电机14反转,电机刹车装置9的工作原理也一样。本技术用联接螺丝8、39将变速箱锁的锁壳29和变速箱壳45联接成一体(参见图2),支座19、支座24和支座30固定在锁壳29上。接收器40由发射器3的开 锁按钮1和上锁按钮2控制,接收器40收到指令后电机驱动电路7驱动电机14。本技术的传动机构由蜗杆15、蜗轮16、旋转螺杆33、运动螺母23、拨杆22 和锁杆21构成,控制锁杆21完成开锁或上锁。本技术的电机驱动电路7与接收器40用导线连接,并与电源4通过电缆孔 6用导线与连接。电机行程控制装置及提示装置由两个行程开关12和35、两个控制二极 管11和36、两个导控二极管10和37以及运动螺母23和发声装置5组成,发声装置5由 运动控制提示装置来控制。本技术的电机行程控制装置及运动提示装置由行程开关12和行程开关35、 控制二极管11和36、导控二极管10和37、运动螺母23和发声装置5组成,行程开关12 和行程开关35安装在触头13和触头34能被运动螺母23压下的位置,行程开关12和行 程开关35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行程开关12和行程开关35与控制二极管11和控制二极 管36的连接,控制二极管11和控制二极管36与电机14连接,控制二极管11和控制二 极管36与电机驱动电路7连接。行程开关12和行程开二 35与导控二极管10和导控二 极管37连接,导控二极管10和导控二极管37与发声装置5和电源4相连。本技术的锁止机构和防拆卸机构由锁止板26、变速箱换挡轴25、换挡摇臂 41、联接螺丝8、39、锁杆21、封孔板支耳31与封孔板44组成(参见图1至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防盗的变速箱锁,包括锁壳、设在锁壳内的锁止机构、与锁止机构连接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电机行程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电机和电机行程控制装置之间连接有电机刹车电路;所述的电机刹车电路包括连接在电机两端的常开开关、由电机行程控制装置上的行程开关触头控制的并可控制常开开关的驱动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宗新
申请(专利权)人:黄宗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