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设备及该电梯设备中使用的防脱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56516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设备以及防脱轨装置,该电梯设备以及防脱轨装置不需要在导轨的颈部附近留出空间,并且能够防止出现脱轨的情况。电梯设备具有:升降通道;竖立地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导轨;在所述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移动的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以及引导单元,该引导单元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或者所述平衡重上,引导所述电梯轿厢和平衡重沿着所述导轨进行升降移动,所述引导单元中设置有防脱轨装置,该防脱轨装置具有在地震时吸附在所述导轨上的磁铁,并且所述电梯设备具有在地震时通过所述磁铁的吸附使导轨和所述电梯轿厢或者平衡重形成一体化的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在电梯的升降通道内行驶的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从导轨脱落 的电梯设备以及防脱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梯中,电梯轿厢和平衡重沿着成对地竖立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导轨进行升 降移动。在发生了地震等而使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紧急停止时,若水平方向的惯性力作用 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上,则负载集中在一侧的导轨侧,从而可能导致导轨产生变形,导 致导轨之间的距离增大,使得电梯轿厢和平衡重脱离导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具有在 地震时夹持导轨颈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08-23040号公报上述夹持导轨颈部的结构虽然具有防脱轨效果,但是,如果导轨的颈部较窄, 或者存在用于连接导轨时的螺栓等时,可能无法获得夹持颈部所需的空间,导致无法应 用上述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设备以及防脱轨装置, 该电梯设备以及防脱轨装置不需要在导轨的颈部附近留出空间,并且能够防止出现脱轨 的情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设备,其具有升降通道;竖立地设 置在升降通道内的导轨;在所述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移动的电梯轿厢以及平衡重;以及 引导单元,该引导单元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或者所述平衡重上,引导所述电梯轿厢或者 平衡重沿着所述导轨进行升降移动,所述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单元上设置有 防脱轨装置,该防脱轨装置具有在地震时吸附在所述导轨上的磁铁,所述电梯设备具有 在地震时通过所述磁铁的吸附使导轨和所述电梯轿厢或者导轨和所述平衡重形成一体化 的结构。(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构筑一种防脱轨结构,使得在使用导轨的颈部附近没有空间 的小型导轨时也能够防止脱轨。并且,由于防止引导单元脱轨的结构不受导轨尺寸的限 制,所以能够实现导轨结构的均一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梯设备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电梯设备的放大主视图。图3是表示在现有技术的电梯设备中使用的防脱轨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图1的防脱轨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图4的防脱轨装置动作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6是图4和图5的防脱轨装置的主视图。图7是表示防脱轨装置的动作流程的流程图。图8A是表示实施例1的防脱轨装置的结构(正常情况下)的主视图。图8B是表示图8A的防脱轨装置动作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9A是表示实施例2的防脱轨装置的结构(正常情况下)的俯视图。图9B是表示图9A的防脱轨装置动作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0A是图9A的防脱轨装置的主视图。图10B是图9B的防脱轨装置的主视图。图中1-电梯轿厢;2-平衡重;3-引导单元;4-导轨;5-防脱轨装置;6_升 降通道;9-地震探测器;10-电磁铁。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设备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电梯轿厢或者平衡重的 主视图。如图1所示,电梯设备具有升降通道6、竖立地设置在升降通道6内的导轨4以 及沿着导轨4在升降通道6内进行升降移动的电梯轿厢1和平衡重2。电梯轿厢1和平衡 重2彼此通过设置在升降通道6上方的机械室7内的卷扬机8而被悬吊,电梯轿厢1和平 衡重2中的一方上升时,另一方下降。电梯轿厢1和平衡重2的上部和下部中分别设置 有引导电梯轿厢1和平衡重2沿着导轨4进行升降移动的引导单元3。如图2所示,在升降通道6内,在电梯轿厢1的两侧以及平衡重2的两侧各竖立 地设置一对导轨4 ( 一共设置有四根导轨4)。相对于每一根导轨4分别在电梯轿厢1和平 衡重2的上方和下方设置引导单元3 ( 一共设置有八个引导单元3),并且各引导单元3与 相对应的导轨4卡合。电梯轿厢1和平衡重2在导轨4和引导单元3的引导下,在升降 通道6的上下方向上进行升降移动。各引导单元3上设置有防止引导单元3脱离导轨的 防脱轨装置5。升降通道6的底部上设置有探测地震的单元即地震探测器9。地震探测器9通过 探测在主震(S波)之前到达的初波(P波)来探测地震。地震探测器9可以设置在机械 室7内。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梯轿厢1侧和平衡重2侧都安装有彼此结构相同的防脱轨装 置5,以下对电梯轿厢1侧的防脱轨装置5进行说明。参照图3至图10B,通过对本实施方式的安装有防脱轨装置5的电梯设备和没有 安装防脱轨装置的电梯设备进行比较,由此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防脱轨装置5。图3是没有安装防脱轨装置的电梯设备的电梯轿厢的俯视图。图4是安装了本 实施方式的防脱轨装置的电梯轿厢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图4的防脱轨装置动作时的状 态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防脱轨装置详细结构的主视图。如图3所示,引导单元3与导轨4卡合时的卡合量为3a,通过将引导单元3和导 轨4彼此对称地配置在电梯轿厢1的两侧,从而将引导单元3构造成即使一对导轨4之间 的间隔在卡合量3a的范围内(在图3的箭头所示的范围内)扩大也不会使引导单元3脱离导轨4的结构。但是,在发生了地震等时,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等的惯性力的作用下, 负载会集中在一侧的导轨4侧,从而会导致导轨4的间隔扩大。在间隔的扩大量超过了 卡合量3a时发生脱离导轨的现象。为了防止脱离导轨的现象发生,已经公开有在地震发 生时夹持导轨的颈部的结构,但该结构不能应用在没有夹持空间的小型导轨等上。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设备所具有的防脱轨装置5具有在地震时吸附在 导轨4上的磁铁即电磁铁10,该电磁铁10能够吸附在钢制的导轨4上。在地震探测器9 没有检测到地震时(以下称为“正常时”),如图4和图6的左侧部分(正常时)所示, 由于电磁铁10中没有电流流过,所以电磁铁10不产生磁力,并且,通过使用弹簧等弹性 体将电磁铁10保持在与导轨4分开的位置上的机构11,电磁铁10被保持在与导轨4分开 的位置上。如图5和图6的右侧部分(发生了地震时)所示,在地震探测器9探测到地震, 且在电梯设备通过管制运行使电梯轿厢1停止后,防脱轨装置5进行动作。在防脱轨装 置5动作时,电磁铁10被通电而产生磁力,从而吸附在导轨4上。通过使防脱轨装置5吸附在导轨4上,电梯轿厢1的两侧的引导单元3和导轨4 通过防脱轨装置5形成一体化,导轨4与引导单元3之间的间隔不会扩大。也就是说, 通过将电磁铁10吸附在导轨4上,导轨4与引导单元3之间的距离不会超出卡合量3a, 因此防脱轨装置5能够防止引导单元3脱离导轨4。以下对防脱轨装置5的动作流程进行说明。图7是防脱轨装置5的动作流程图。 如图7所示,在地震探测器9探测到地震时(步骤S71),使电梯轿厢1停止(步骤S72)。 若电梯轿厢1紧急停止,则防脱轨装置5进行动作(步骤S73)。如上所述,在电梯轿厢 1已停止的状态下,防脱轨装置5使电磁铁10通电而将电磁铁10吸附在导轨4上,防止 因地震和强风等产生的摇晃而导致脱离导轨的情况发生。在地震探测器9探测到地震的 期间,一直维持电磁铁10吸附在导轨4上的状态(步骤S74 —否)。在地震探测器9探 测不到地震时(步骤S74 —是),防脱轨装置5通过解除电磁铁10的通电而使电磁铁10 与导轨4分开,从而使电磁铁10返回到正常时的位置(步骤S75)。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设备,在因地震和强风等而发生了摇晃时,在使电梯轿 厢1停止后,使固定在电梯轿厢1(引导单元3)上的电磁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设备,其具有:升降通道;竖立地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导轨;在所述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移动的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以及引导单元,该引导单元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或者所述平衡重上,引导所述电梯轿厢或者所述平衡重沿着所述导轨进行升降移动,所述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单元中设置有防脱轨装置,该防脱轨装置具有在地震时吸附在所述导轨上的磁铁,并且所述电梯设备具有在地震时通过所述磁铁的吸附使导轨和所述电梯轿厢或者平衡重形成一体化的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谷裕二大宫昭弘牛村真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