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木纤维连续蒸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5111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非木纤维连续蒸煮装置,在传统的横管连续蒸煮装置的蒸煮管上设置抽吸滤板,使蒸煮液可通过滤板抽出后经外部换热器加热后重新打入蒸煮装置中,实现间接加热的目的,在蒸煮后的中间管内设置置换滤板,将浆中的热黑液用冷黑液置换,在实现冷喷放的同时,通过置换洗涤浆料使喷放出的浆达到一段真空洗浆机洗后浆的程度。抽吸滤板和置换滤板可更换、拆卸,抽吸滤板靠螺旋轴的螺叶刮浆自清洁,同时设置反冲装置强制周期清洗,置换滤板靠立式卸料器的旋翼上的不锈钢刷清洗,同时配置反冲液强制周期清洗,滤板的自清洗和强制周期性的反冲洗可确保滤板孔的畅通,实现连续制浆目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制浆造纸机械领域。特别涉及采用非木纤维原料,通过对传统连续 蒸煮设备的改变和加热方式及控制系统的更改来生产高质量、低能耗、低化学品用量的各 种非木纤维浆的设备。技术背景连续制浆生产效率高,对非木纤维来说,制浆方式首推横管连续蒸煮系统。该制浆 方法技术成熟、控制方便、设备结构紧凑、蒸煮时间短,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非木原料 制浆的技术。但该技术也存在不足与超级置换间隙蒸煮装置、等温塔式蒸煮装置相比,虽 然其单位体积的产浆量高,投资省,原料的适应性广,然而汽耗和能耗相对偏高、化学药品 的利用率偏低。另一方面,由于非木纤维原料本身的特点平均纤维长度小、杂细胞含量高, 则使得超级置换间隙蒸煮装置及等温塔式蒸煮装置的滤板在蒸煮装置中极易堵塞,无法正 常生产。故超级置换间隙蒸煮装置及等温塔式蒸煮装置只能用于木片(包括竹片)等原料, 无法用于非木纤维,如麦草、芦苇、蔗渣、红麻、龙须草、棉杆等原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两种制浆方式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在保留横管连续蒸煮系 统优点的同时,充分吸收超级置换间隙蒸煮装置、等温塔式蒸煮装置的制浆特点的制浆设 备。即在横管连续蒸煮管上及中间管上设置可自清洁和强制清洁的滤板,改变连续蒸煮中 蒸汽直接加热的方式,并更改自动控制系统,从而达到在高效率生产的同时,大大降低蒸汽 消耗,改善浆的质量及降低化学品的用量。同时由于本蒸煮装置是连续式,与间隙式相比, 同规模情况下,单位时间的产浆量少,故所需的泵类及槽罐将大大节省。本技术的非木纤维连续蒸煮装置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对常规横管连蒸装置中蒸煮管、中间管的结构全新设计,即在蒸煮管和中间管上 分别配置自清洁和强制清洁相结合的滤板。每个蒸煮管上滤液抽出口连有抽出管,抽出管 合并后接抽吸泵,抽吸泵的出口连温黑液槽。温黑液槽下部经黑液泵连接黑液加热器,黑液 加热器另有管路连接T型管的蒸煮液口。在蒸煮结束的中间管内配置置换滤板。黑液泵的 出口还连接有反冲管,反冲管分支后分别连接蒸煮管和中间管的反冲液进口。蒸煮管上的滤板特殊设计,孔型为阶梯式,斜向布置,具有导向性,管内有螺旋叶 片。中间管上的滤板可拆卸,有可旋转的转子。本技术是传统横管连续蒸煮装置的全新设计,完全克服了非木纤维平均长度 短,杂细胞多的缺点,重点保证滤板通畅,改蒸汽直接加热为间接加热蒸煮液,充分利用连 续蒸煮单位时间产量均勻,量小的特点,在体积较小的中间管内实现热黑液与冷黑液的置 换,完成浆料的洗涤、热回收、冷喷放等多个功能。当然该非木纤维连续蒸煮装置同样可应 用于木材纤维(包括竹片)的制浆。本技术的节能型非木纤维连续蒸煮装置,其干湿法备料及计量等系统的主辅设备完全与传统的横管连续蒸煮装置相同,故本装置仅对其不同的设备结构进行描述, 其自动控制系统是在横管连续蒸煮装置的DCS控制系统上扩展而成,其蒸煮的液比可达 1 5 6(传统横管连续蒸煮装置为1 3 3. ,新蒸煮装置已与超级置换间隙蒸煮装 置、等温塔式蒸煮装置的制浆方式相当。因此,用户能方便理解本蒸煮装置的原理,本实用 新型的节能降耗、改善非木纤维浆的性能等特点符合我国的基本政策,也是非木纤维制浆 的技术发展趋势,有可能在非木纤维制浆的技术运用上大力推广。该节能型非木纤维连续蒸煮装置可使吨浆的汽耗、能耗、化学药品消耗大大降低。 具体见下表如列(以5万吨/年生产规模化学浆为列)序号名称本装置传统横管连蒸备注1蒸汽消耗(t蒸汽/t浆)1. 01. 82能耗(kff. h/t浆)801053化学品用量(% )1618以NaOH计4蒸后浆料卡伯值10 1212-145蒸后浆中生片率(% )^ 1附图说明图1为节能型非木纤维连续蒸煮装置的原理图;图2为蒸煮管上的滤板的安装与清洁原理图;图3为中间管内滤板的安装与清洁原理图。图中1.螺旋喂料器,2. T型管,3.蒸煮管,4.中间管,5.蒸煮液计量槽,6.黑液加 热器,7.抽吸泵,8.立式卸料器,9.温黑液槽,10.黑液泵,11.喷放锅,12.粗浆泵;21.蒸煮管筒壁,22.反冲液进口,23.滤筒,24.滤液抽出口,25.螺旋轴;31.反冲液进口,32.可拆卸滤板,33.卸料器转子,34.抽吸口。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非木纤维连续蒸煮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如图1。螺旋喂料器1与T型管2连接。T型管2上的气缸可将带有阀盖的堵头 推至螺旋喂料器1的一侧盖住进料口。螺旋喂料器1与T型管2与传统的横管连续蒸煮器 区别不大,仅将T型管2上原加蒸煮液口加大。T型管2下部有上下串连的若干蒸煮管3, 最后一段蒸煮管末端连接中间管4。本装置中的蒸煮管3取消了传统的横管连续蒸煮器的 蒸汽补充管。每个蒸煮管3上设有带滤板的滤液抽出口 24,所有滤板抽出管合并后接抽吸 泵7,该泵出口管接温黑液槽9。温黑液槽9出口管分两支,一支经黑液泵10接黑液加热器 6,黑液加热器6的出口接T型管2的加蒸煮液口 ;另一支通至各蒸煮管3和中间管4的反冲液进口 02、31)。中间管4下部装有立式卸料器8,立式卸料器8上有冷黑液加入口。中间管4内装有可拆卸滤板32,其抽吸口 34连接抽吸泵7。立式卸料器8中装有 搅拌器,该搅拌器与传统的连续蒸煮装置有区别,上部搅拌叶外缘带有用于清洗滤板32钢 丝刷。滤板周围还布有数个强制冲洗用反冲液进口 31。中间管4还通过喷放阀,连接喷放锅。如图2所示。滤筒23装于蒸煮管筒壁21的内部,滤筒23为夹套式。滤板结构特 殊,具有阶梯式逆纤维前进方向的引流孔。该筛板处的螺旋轴25上的叶片制造精度,达到 装配后与筛板之间的间隙小(例如可调整为1mm),以便叶片直接将滤板表面的纤维刮走。 一端有反冲液进口 22,另一端有滤液抽出口 M。如图3所示。可拆卸滤板32装于中间管4内部(图1中间管4的剖视部分)。可 拆卸滤板32上开有阶梯孔,卸料器转子33的旋翼外侧装有不锈钢丝刷。滤板一端配置了 反冲液进口 31(沿圆周方向布置2至3个),另一端有抽吸口 34。使用本技术进行非木纤维连续蒸煮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如图1。经干、湿法备料后的原料片从螺旋喂料器1的进料口进入(见图中进料箭 头)。经喂料螺旋锥形带压缩比(视具体的原料而定)的螺旋压缩后,在其端部挤压成密实 的料塞。该料塞的紧度约为550kg/m3,原料干度由具体的原料决定,一般在40% 50%之 间,该料塞足以封住蒸煮装置内的蒸汽压力(一般< mcgf/cm2)。但在螺旋喂料器1的压缩 螺旋严重磨损,或来料中断供应时,该料塞的紧度和抗压能力大大下降,从而会引起蒸汽透 过该料塞反喷。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螺旋喂料器1 一般与T型管2—并使用。当料塞不 紧密时,T型管2上的气缸将带有阀盖的堵头推至螺旋喂料器1的一侧盖住进料口,其密封 足够严管,从而防止了蒸汽的反喷。螺旋喂料器1与T型管2与传统的横管连续蒸煮器区别不大,仅将T型管2上原加 蒸煮液口加大以便加入回流的黑液。T型管2内吸收蒸煮液与黑液的原料进入下部的蒸煮 管3。本装置中的蒸煮管3取消了传统的横管连续蒸煮器的蒸汽补充管,采用加入高温的回 收黑液方式加热。大量高温黑液是通过外部的黑液加热器6加热的,管内将会有部分液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木纤维连续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蒸煮管和中间管上分别配置自清洁和强制清洁相结合的滤板,每个蒸煮管上滤液抽出口连有抽出管,抽出管合并后接抽吸泵,抽吸泵的出口连温黑液槽;温黑液槽下部经黑液泵连接黑液加热器,黑液加热器另有管路连接T型管的蒸煮液口;在蒸煮结束的中间管内配置置换滤板;黑液泵的出口还连接有反冲管,反冲管分支后分别连接蒸煮管和中间管的反冲液进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阿团黄丽珍刘建蒙陈华
申请(专利权)人:轻工业杭州机电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