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4048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源装置(101),具备:激振出可见区域的波长的第一激光(11A)的第一半导体激光元件(10A)、激振出可见区域的波长的第二激光(11B)的第二半导体激光元件(10B)、被照射第一激光(11A)及第二激光(11B)并将所照射的第一激光(11A)及第二激光(11B)不改变波长地散射的光散射体(30)。由于波长不被变换,因此可以不将第一半导体激光元件(10A)及第二半导体激光元件(10B)激振出的第一激光(11A)及第二激光(11B)的能量损失地发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为光源使用了半导体激光元件的光源装置
技术介绍
取代白炽灯、荧光灯或放电管之类的各种光源装置,提出过将从半导体激光元件 中激振出的激光作为光源使用的光源装置。在日本特开2008-43754号公报中,公开有具备半导体激光元件(激励光源)、光 纤、波长变换构件的发光装置。波长变换构件具有荧光物质。荧光物质吸收从半导体激光 元件照射的激光。吸收了激光的荧光物质变换激光的波长,发出任意的波长区域(颜色) 的照明光。在日本特开2002-95634号公报中,公开有具备激励光源、光波导、照明透镜的内 窥镜装置。照明透镜设于光波导的头端。光波导将激励光源激振出的激励光引导至照明透 镜。照明透镜与光波导一起插入身体中,将受到引导的激励光对任意的患部进行照明。在日本特开2006-352105号公报中,公开有具备激励光源、光散射构件的光发送 设备。激励光源被光散射构件覆盖。光散射构件利用光散射构件的光散射功能,将由激励 光源激振出的激励光的直径放大。根据日本特开2008-43754号公报中公开的发光装置,吸收了激光的荧光物质发 出任意的波长区域的光。由于吸收了激光的荧光物质将激光的波长变换,因此激光的能量 会损失(斯托克斯损耗)。为了获得作为光源装置所需的亮度,半导体激光元件必须激振出 具有考虑了损失的更大的能量的激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不会使半导体激光元件激振出的激光的能量损 失地发出的光源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将半导体激光元件激振出的激光以较低 的安装精度很容易地聚光的光源装置。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光源装置具备激振出可见区域的波长的激光的2个以上的半导体 激光元件、被照射上述激光而将所照射的上述激光不改变波长地散射的光散射体。从2个 以上的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中激振出的上述激光分别为不同的颜色。最好在上述光源装置中,从2个以上的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中激振出的上述激光 保持原状态地向上述光散射体照射。最好上述光源装置还具备1个外壳。2个以上的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被安装于上 述外壳的内部,上述光散射体被与上述外壳一体化地构成。最好在上述光源装置中,上述外壳具有窗部。在上述窗部安装有具有透光性的透 光构件。上述光散射体被与上述透光构件密合地配置。最好在上述光源装置中,从2个以上的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中分别激振出的上述激光被变换为平行光线,在相互独立的状态下被向上述光散射体分别照射。最好上述光源装置还具备将从2个以上的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中分别激振出的 上述激光合成的合成构件。上述激光在由上述合成构件相互合成的状态下,被向上述光散 射体照射。最好上述光源装置还具备导光部,其将从2个以上的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中分别 激振出的上述激光引导至上述光散射体,将所引导的上述激光向上述光散射体照射。最好在上述光源装置中,将所引导的上述激光向上述光散射体照射的上述导光部 为光纤。最好在上述光源装置中,上述导光部是外形被制成大致锥台状并具有入光面和面 积小于上述入光面的出光面的导光构件。上述导光构件由相对于可见光来说透明的材料构 成。在上述入光面侧,配置着2个以上的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在上述出光面侧,配置着上 述光散射体。最好在上述光源装置中,将2个以上的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配置为,从2个以上的 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中激振出的上述激光在上述导光构件的内部反复进行全反射的同时, 从上述入光面侧向上述出光面侧导波。最好在上述光源装置中,将2个以上的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配置为,从2个以上的 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中激振出的上述激光的光轴朝向上述光散射体。最好在上述光源装置中,上述光散射体被与上述导光构件一体化地构成。最好在上述光源装置中,上述光散射体包括由透明的树脂或玻璃材料构成的母 材、具有与上述母材不同的折射率并分散于上述母材的内部的透明的光散射粒子。最好在上述光源装置中,由上述光散射体不改变波长地散射的上述激光被混光而 形成白色光。最好在上述光源装置中,为了形成上述白色光,2个以上的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为 3个以上的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包括激振出蓝色的上述激光的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激 振出红色的上述激光的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激振出绿色的上述激光的上述半导体激光元 件。最好在上述光源装置中,为了形成上述白色光,2个以上的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包 括激振出黄色的上述激光的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激振出蓝色的上述激光的上述半导体激 光元件。最好在上述光源装置中,为了形成上述白色光,2个以上的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包 括激振出红色的上述激光的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激振出蓝绿色的上述激光的上述半导体 激光元件。最好在上述光源装置中,还具备具有焦点的大致凹面形状的反射镜。上述光散射 体配置于上述焦点的位置。最好在上述光源装置中,上述反射镜具有开口部。从2个以上的上述半导体激光 元件中分别激振出的上述激光被穿过上述开口部向上述光散射体照射。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光源装置,具备导光构件、半导体激光元件。上述导光构件被 将外形制成大致锥台状。上述导光构件具有入光面和面积小于上述入光面的出光面。上述 导光构件由相对于激光来说透明的材料构成。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激振出激光,并被配置为,上述激光从上述入光面侧射向上述导光构件的内部。从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中激振出 的上述激光在上述出光面侧被聚光。最好在上述其他的光源装置中,将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配置为,从上述半导体激 光元件中激振出的上述激光在上述导光构件的内部反复进行全反射的同时,从上述入光面 侧向上述出光面侧导波。最好在上述其他的光源装置中,将上述半导体激光元件配置为,从上述半导体激 光元件中激振出的上述激光的光轴朝向上述出光面。本专利技术的各用语的意义如下所示。所谓“可见区域的波长的激光”是指波长为约 380nm 约780nm的激光。所谓“蓝色的激光”是指波长为约430nm 约490nm的激光。所谓“蓝绿色的激 光”是指波长为约490nm 约510nm的激光。所谓“绿色的激光”是指波长为约510nm 约 570nm的激光。所谓“黄色的激光”是指波长为约570nm 约590nm的激光。所谓“红色的 激光”是指波长为约590nm 约780nm的激光。而且,所谓波长为约380nm 约430nm的激光是指“蓝紫色的激光”。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得到可以不使半导体激光元件激振出的激光的能量损失地发出 的光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的目的、特征、方式及优点将由与附图关联地理解的有关 本专利技术的以下的详细的说明来阐明。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示意性地表示使用反射镜从出射口侧照射 激光的构成的图。图2是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示意性地表示使用了外壳的构成的图。图3是作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示意性地表示使用了外壳及反射镜的构成 的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构成的图。图5是作为第五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示意性地表示使用了合成构件的构成的图。图6是作为第六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示意性地表示使用了导光部的构成的图。图7是作为第七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示意性地表示使用反射镜从背面侧照射激 光的构成的图。图8是作为第八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示意性地表示使用了反射镜及合成构件的 构成的图。图9是作为第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激振出可见区域的波长的激光(11A、11B)的2个以上的半导体激光元件(10A、10B)、被照射所述激光(11A、11B)而将所照射的所述激光(11A、11B)不改变波长地散射的光散射体(30),从2个以上的所述半导体激光元件(10A、10B)中激振出的所述激光(11A、11B)分别为不同的颜色。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幸司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