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祥义专利>正文

治疗胃肠病的中成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3876 阅读:9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中成药。它是由厚朴、乌贼骨、白芨、白蔹、白芍、甘草组方配伍制成的中成药。该药具有养胃肠止疼、制酸、止血、生肌、促使溃疡愈合等功效,适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结肠溃疡等,其药味配伍合理,标本兼治、治疗明显、疗程短、无毒副作用,系一种治疗胃肠病的新中成药。(*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中草药制成的治疗胃、肠疾病尤其是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成药。胃、肠疾病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等属常见多发病,直接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已知技术中,现有用于治疗胃肠病的药品如奥美拉唑、西米替丁,虽有一定疗效,但不能治本,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常用的中成药诸如养胃丸、香砂六君丸、理中丸等,药效作用缓慢、疗程长,且实际疗效不明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新中成药,以达到标本兼治、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能有效地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依据我国中医药理论,结合多年临床试验结果,精选采用由白芨、厚朴、乌贼骨、白蔹、白芍和甘草这6味纯中草药材,按重量配比为白芨8~20、厚朴10~30、乌贼骨6~16、白蔹10~20、白芍10~20、甘草10~20组方制成散剂或胶囊或丸剂或水提取液剂。本专利技术的治疗胃肠溃疡中成药是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结合消化道溃疡的病因病机,消化道溃疡主要是胃、十二指肠粘膜或表皮形成了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组织缺损。其主要病因是始于脾胃虚弱;脾阳不足、寒邪内生;外寒内侵,内外合邪;胃阴不足、阴虚内热;情志内伤,气机阻滞;肝郁化火,伤及胃络等因导致植物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胃壁肌层痉挛、血管收缩,缺血、缺氧的局部胃粘膜上皮细胞失养,胃粘膜细胞的再生能力失却;下丘脑-重体前叶-肾上腺皮质,无规律的释放皮质激素,促进了胃酸和胃泌素的分泌;胃粘膜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增高,造成H2进入粘膜内,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再分泌,并引起组织胺释放,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使胃粘膜损伤逐步加重,以致肿胀、出血,胃酸与胃蛋白酶接触胃壁则出现自我消化过程,从而造成胃炎、摩烂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按照对症下药的原则,结合消化道溃疡病的病理研究和中医临床实践,经多年筛选研究,精选了白芨、厚朴、乌贼骨、白蔹、白芍和甘草这6味纯中草药材复方配伍制成治疗胃肠病的中成药——溃疡灵。其药理为白芨含白芨胶、挥发油、粘液等,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可缩短凝血及凝血酶元时间,加速红细胞沉淀率,对静脉血管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有物理性止血作用。其中白芨胶具有凝集末稍血管内细胞,修补血管缺损,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愈合的功效。厚朴含挥发油、含笑花醇、厚朴酚及微量生物碱、烟酸等,具有燥湿散满、行气降逆的功效,对幽门螺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抗菌作用,能温燥寒湿、行气宽中,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一定疗效。乌贼骨主含碳酸钙和少量磷酸钙、氯化钠等,具有收敛止血、制酸敛疮的功效,碳酸钙能中和胃酸和保护溃疡面,使溃疡愈合。白蔹含有粘液素、淀粉等,具有清热解毒、消痛肿等功效,有广谱抗菌,特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强,对皮肤真菌、胃肠炎症有抑制作用,对胃及十二指肠有抗溃疡、镇痛、消肿等疗效。白芍含挥发油、芍药甙、芍药碱等成分,作用于胃肠平滑肌,对幽门螺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菌都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对炎症、毛细血管通透性、胃酸过量分泌和胃肠蠕动均有调节性的抑制作用,对于胃及十二指肠有抗溃疡、解痉、镇痛、消炎等功效。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甙、甘草酸的钾、钙、盐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泻火解毒、缓急定疼等功效,有缓解胃肠平滑肌痉的作用,又有能抑制组织胺所引起的胃酸分泌作用和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将上述6味药物组方配伍后,各味药相辅相成。厚朴、白芍配合能除湿散满、行气降逆、止疼、宽中;白芨和白蔹配合既能消灭幽门螺杆菌,又能清热散结、疗疮肿疼、收剑止血、生肌护膜;乌贼骨和甘草相偕有调节内分泌功能,并有能制酸、止疼、和中护胃、保护粘膜而剑疮作用,促使溃疡面愈合。本专利技术还可再在上述主方的基础上,按主方各味中草药材的重量配比,再添加中药材香附10~20、延胡6~15;或添加木香6~15、香附6~15、锻瓦椤10~30;或添加黄芪5~15、肉桂10~20;或去掉白芍,添加大黄5~15、川楝子10~20;或去掉白芍,添加丹参5~15、郁金5~15;组方配伍制成中成药。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胃肠溃疡灵是根据我国优秀的中医药理论,结合病因药理研究,经临床治疗实践,精选了主方为由厚朴、乌贼骨、白芨、白蔹、白芍、甘草这6味纯中草药材,并能配加其它味中草药材香附、延胡或木香、锻瓦椤或黄芪、肉桂或大黄、川楝子或丹参、郁金制成中成药。它具有养胃肠止疼制酸、止血、生肌、促使溃疡愈合等功效。它通过滋补脾胃,调节胃酸分泌,消灭幽门螺杆菌,营养受损粘膜,修复溃疡创面等重建粘膜屏障的机理实现治愈。该药适用于治疗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也可用以治疗糜烂性胃炎、结肠溃疡等。经过对286例胃、肠病患者临床试用结果表明,总有效率达96.15%。本中成药具有可靠的药效基础,且有药味配伍合理,能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效果明显,疗程短,无任何毒副作用等优点,系一种治疗胃、肠病的新中成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药材名 组方1组方2 组方3 组方4 组方5 组方6 组方7厚 朴 20 16 20 20 15 20 18乌贼骨 10 10 10 10 10 12 10白 芨 15 15 10 15 12 15 15白 蔹 20 18 15 15 16 20 16白 芍 15 10 10 10 15甘 草 15 18 18 10 15 18 15香 附12 10延 胡10木 香6锻瓦椤20黄 芪10肉 桂15大 黄10川楝子15丹 参12郁 金10制备方法按上述组方1的药剂量配备,分别将乌贼骨、白芨、白蔹、白芍炒黄,将甘草密制炒黄,厚朴姜汁浸泡凉干炒黄,经粉碎、过筛制得药粉,再按每袋5克装袋制成散剂。或按每粒1克装成胶囊。成人常用量口服每次5~10克,每日3次。也可按上述药物组方用蜂蜜制成丸剂;或制成水提取液剂等。典型病例例1马玉桢,女,60岁,来诊时间1988年5月4日。患者口述平时胃脘胀疼、灼心、暖气,曾便血2次,吐血3次,来诊前又吐血,每当进食后疼重过2小时后稍缓,从得病有3年。经X光造影检查胃底部有一圆形溃疡面直径为1.5毫米。诊断胃溃疡处置嘱服用本溃疡灵组方1中成药散剂,每次10克,每日3次。1988年5月11日,服药7日开始起效,胃出血止住,胃胀疼、暖气减轻。1988年6月4日,胃胀疼,灼心、暖气等症状基本消失,只有餐后胃感胀满。X光检查溃疡面基本愈合。嘱继续服本药每次5克,每日3次。1988年7月4日,X光检查,胃溃疡面全愈,其它症状全部消失。停药。停药后3年随访,没复发。疗效认定治愈例2回炳昌,男,47岁,初诊时间1997年10月6。患者自述胃脘疼痛1年多,进餐后1-2小时疼加重,伴有暖气、吐酸,体质逐渐消瘦无力。钡餐透视检查为十二指肠球部有溃疡面0.7×1.2毫米。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处置嘱服本专利技术的溃疡灵组方4的中成药散剂每次10克,每日3次。1997年10月16日,开始起效,餐后胀疼有所减轻,吐酸、暖气消失。1997年11月12日,X光透视检查溃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胃肠病的中成药,其特征是由中草药材厚朴、乌贼骨、白芨、白蔹、白芍、甘草为制药原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祥义
申请(专利权)人:张祥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