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口扳手,特别涉及一种可承受高扭力扳转以及弹性装置不会任意翻转偏离原位的快速往复扳动的开口扳手。
技术介绍
请参阅美国专利号第1,320,668号「Wrench,Shifting-Spanner,Pipe-TongsAnd The Like」专利案,其是一种多用途的扳手(wrench),扳手具有一个固定爪(stationary jaw)与一个活动爪(movable jaw),活动爪通过一个弹簧(spring)的顶推而能够在导轨(guide)上往复滑移。当使用者欲扳转螺帽时,转动扳手可让固定爪以及活动爪带动螺帽旋转。当使用者欲将扳手移动至下一个扳转位置时,以相反方向转动扳手,可让活动爪后退并压缩弹簧而不会带动螺帽旋转。反复操作前述动作即可达到锁紧或放松螺帽的效果。但是活动爪仅依靠弹簧的顶推力而接触于导轨上,故活动爪很容易发生晃动的问题,而且容易因碰撞或扳手摔落地面而导致活动爪脱离轨道的问题。又当活动爪脱离轨道之后,弹簧也很容易跟着脱离而掉落,为不良的设计。再者,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扳手固定爪的孔内,弹簧的另一端却裸露在外,如此使得弹簧裸露在外的一端容易因挤压时的弯曲,而与固定爪的孔口处摩擦导致压缩过程不顺畅,严重者则会造成弹簧的永久变形而损坏无法使用。而且裸露在外的弹簧很容易因沾染油污而粘附许多尘屑,不但会影响弹簧的压缩效果,尘屑更容易造成活动爪移动上的阻碍。之后有人设计出如美国专利号第3,695,125号「Open End Ratchet Wrench」专利案,其是一种开口式棘动扳手。扳手(wrench)具有一个固定爪(fixed jaw)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往复扳动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本体,其具有一个握持部与一个设在所述的握持部一端的夹颚,所述的夹颚相反于所述的握持部的一端形成有彼此分离的一个第一夹爪与一个第二夹爪,所述的夹颚在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之间形成一个颚喉,所述颚喉、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所围绕的空间形成一个容纳工作物的扳口,所述的第一夹爪具有面对扳口并朝向所述的第二夹爪末端的一个施力平面,所述的施力平面能够对应于工作物的第一正向受力面,所述的夹颚内设有一个弧形滑槽,所述的滑槽具有一个凹弧形滑移壁、一个位于所述的滑移壁上方的第一支撑壁与一个位于所述的滑移壁下方且相对于所述的第一支撑壁的第二支撑壁,所述的滑槽的滑移壁未开设其它孔洞结构而呈凹弧面状,所述的滑槽内设有一个导引柱,所述的导引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支撑壁以及所述的第二支撑壁而使所述的导引柱固设在所述的滑槽内;一个滑块,所述的滑块设在所述的本体夹颚的滑槽中,且能够产生相对的弧线滑移关系,所述的滑块的一侧形成一个凸弧形的滑移面,所述的滑块的滑移面能够在所述的滑槽的滑移壁上滑动,所述的滑块的滑移面未开设其它孔洞结构而呈凸弧面状,所述的滑块相反于滑移面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往复扳动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本体,其具有一个握持部与一个设在所述的握持部一端的夹颚,所述的夹颚相反于所述的握持部的一端形成有彼此分离的一个第一夹爪与一个第二夹爪,所述的夹颚在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之间形成一个颚喉,所述颚喉、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所围绕的空间形成一个容纳工作物的扳口,所述的第一夹爪具有面对扳口并朝向所述的第二夹爪末端的一个施力平面,所述的施力平面能够对应于工作物的第一正向受力面,所述的夹颚内设有一个弧形滑槽,所述的滑槽具有一个凹弧形滑移壁、一个位于所述的滑移壁上方的第一支撑壁与一个位于所述的滑移壁下方且相对于所述的第一支撑壁的第二支撑壁,所述的滑槽的滑移壁未开设其它孔洞结构而呈凹弧面状,所述的滑槽内设有一个导引柱,所述的导引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支撑壁以及所述的第二支撑壁而使所述的导引柱固设在所述的滑槽内;一个滑块,所述的滑块设在所述的本体夹颚的滑槽中,且能够产生相对的弧线滑移关系,所述的滑块的一侧形成一个凸弧形的滑移面,所述的滑块的滑移面能够在所述的滑槽的滑移壁上滑动,所述的滑块的滑移面未开设其它孔洞结构而呈凸弧面状,所述的滑块相反于滑移面的一侧突出所述的滑槽外且形成一个第一扳转平面,当所述的滑块在自然位置时,所述的滑块的第一扳转平面能够对应于工作物的第四正向受力面,所述的滑块的上方形成一个顶面,所述的滑块的下方形成一个底面,所述的滑块设有一个贯穿顶面与底面的导引槽,所述的导引槽呈弧形状,且所述的导引槽内未开设其它孔洞结构,所述的导引槽可供所述的导引柱穿伸在内以防止所述的滑块脱离所述的滑槽,所述的导引槽具有一个抵接端与一个顶掣端,当所述的滑块在自然位置时,所述的导引槽的抵接端与所述的导引柱接触;一个弹性装置,其两端分别顶抵于所述的导引柱以及所述的导引槽的顶掣端之间,使所述的滑块能够自动回复至自然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往复扳动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还包括有一个第二扳转平面,所述的第二扳转平面与所述的第一扳转平面之间具有120度的夹角,所述的滑块的第二扳转平面能够对应于工作物的第三正向受力面,所述的颚喉具有面对扳口的一个顶推平面,所述的颚喉的顶推平面与所述的第一夹爪的施力平面之间具有120度的夹角,且所述的颚喉的顶推平面对应于工作物的第二正向受力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往复扳动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在第一扳转平面与第二扳转平面之间形成有一个回避部,所述的回避部能够容许工作物的第三反向受力面进入,所述的第二夹爪具有一个第一平面与一个第二平面,所述的第一平面面对扳口并朝向颚喉,所述的第二平面面对扳口并朝向第一夹爪末端,所述的第二夹爪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具有120度的夹角,且所述的第二夹爪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分别各自的对应于工作物的第四正向受力面与第三正向受力面,所述的第二夹爪的第一平面与所述的第一夹爪的施力平面平行,所述的夹颚在第一夹爪的施力平面与所述的颚喉的顶推平面之间形成有一个第一闪避部,所述的第一闪避部能够容许工作物的第一反向受力面进入,所述的夹颚在颚喉的顶推平面与所述的第二夹爪的第二平面之间形成有一个第二闪避部,所述的第二闪避部能够容许工作物的第二反向受力面进入,所述的夹颚在第二夹爪的第一平面与所述的第二夹爪的第二平面之间形成有一个第三闪避部,所述的第三闪避部能够容许工作物的第三反向受力面进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往复扳动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的滑移面的曲率等于所述的滑槽的滑移壁的曲率,所述的滑块的滑移面能够顺畅的在所述的滑槽的滑移壁上滑移,而且所述的滑移面能够大面积的将工作物的反作用力传递给所述的滑移壁,以分散所述的滑块的受力而避免应力集中的问题,相对的提高所述的本体扳转时所述的滑块所能承受的扭力,所述的导引槽的曲率与所述的滑槽的滑移壁的曲率相同,因此所述的滑块的导引槽与所述的滑槽内的导引柱之间能够产生顺畅的相对弧线滑移效果,不会有干涉的情况发生,所述的顶面与所述的滑槽的第一支撑壁接触,所述的底面与所述的滑槽的第二支撑壁接触,所述的滑块的顶面与底面被所述的滑槽的第一支撑壁与第二支撑壁上下对称的支撑,因此所述的滑块在所述的滑槽内弧线滑移时将不会产生晃动的问题,能够提高开口扳手使用上的稳定性,所述的第一夹爪与所述的第二夹爪彼此相对且一体成型的设在所述的夹颚的两侧,因此所述的夹颚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因此能够增加所述的夹颚所承受的扭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往复扳动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装置包括有一个设在所述的滑块导引槽内的弹性体,所述的夹颚的第一支撑壁与第二支撑壁彼此平行且使所述的滑槽具有一个间距,所述的滑块的顶面与底面彼此平行且使所述的滑块具有一个高度,所述的滑块的高度等于所述的滑槽的间距,所述的导引槽贯穿顶面与底面,因此所述的导引槽具有一个等于所述的滑块的高度的槽高,所述的导引槽具有一个槽宽,所述的导引槽的槽宽等于所述的导引柱的直径,所述的导引槽的槽高大于槽宽的1.5倍,所述的弹性装置的弹性体在设在所述的导引槽内之后具有一个高度,所述的弹性体的高度不大于所述的导引槽的槽高,所述的弹性体的高度大于所述的导引槽的槽宽,所述的弹性体的高度大于0.5倍的导引槽槽高,所述的弹性体为Z型弹片,所述的弹性体的两端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金属片状的蓄力单元,所述的蓄力单元大体上呈V字型的截面结构,所述的弹性体的蓄力单元是由一个第一脚、一个第二脚与一个设在所述的第一脚以及所述的第二脚之间的压缩部所组成,所述的压缩部能够储存所述的第一脚与所述的第二脚被压缩后的能量,使所述的蓄力单元具有弹性复位能力,所述每个蓄力单元的第一脚连接于另一个蓄力单元的第二脚,使得所述每一个蓄力单元的压缩部都具有弹性复位能力,所述的弹性体一端的第一脚抵接于所述的导引柱,所述的弹性体另一端的第二脚抵接于所述的导引槽的顶掣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往复扳动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装置包括有一个设在所述的滑块导引槽内的弹性体,所述的夹颚的第一支撑壁与第二支撑壁彼此平行且使所述的滑槽具有一个间距,所述的滑块的顶面与底面彼此平行且使所述的滑块具有一个高度,所述的滑块的高度等于所述的滑槽的间距,所述的导引槽贯穿顶面与底面,故所述的导引槽具有一个等于所述的滑块的高度的槽高,所述的导引槽具有一个槽宽,所述的导引槽的槽宽等于所述的导引柱的直径,所述的导引槽的槽高大于槽宽的1.5倍,所述的弹性装置的弹性体在设在所述的导引槽内之后具有一个高度,所述的弹性体的高度不大于所述的导引槽的槽高,所述的弹性体的高度大于所述的导引槽的槽宽,所述的弹性体的高度大于0.5倍的导引槽槽高,所述的弹性体为Z型弹簧,所述的弹性体的两端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金属线形的蓄力单元,所述的蓄力单元大体上呈V字型的截面结构,所述的弹性体的蓄力单元是由一个第一脚、一个第二脚与一个设在所述的第一脚以及所述的第二脚之间的压缩部所组成,所述的压缩部能够储存所述的第一脚与所述的第二脚被压缩后的能量,使所述的蓄力单元具有弹性复位能力,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