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2790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引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设有产生赋能方向互不相同的赋能力的第一弹簧(704)以及第二弹簧(703),以及第一杆(707)和第二杆(705)。所述第一杆(707)和第二杆(705)与第一弹簧(704)以及第二弹簧(703)卡合,且能绕回转支点回转,串列连接第一弹簧(704)以及第二弹簧(703),从第一弹簧(704)以及第二弹簧(703)的赋能力生成引入力。提供不会导致装置尺寸大、能将单元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的引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引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将供纸盒引入本体装置的引入手 段的引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图像形成装置设有读取载置在稿台玻璃上的原稿图像的读取部,将由读取 部读取的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的图像形成部,以及向图像形成部供给记录纸的供纸部,通 过具有图像形成部的光写入装置对感光体表面照射光形成静电潜像,向感光体表面形成的 静电潜像供给由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各色成份构成的调色剂,作为调色剂像,成为可视 像,通过将上述各色成份的调色剂像转印在转印材上,形成彩色图像。又,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本体装置设有作为单元的供纸盒,设置为能拉出,叠合收 纳多张记录纸。该图像形成装置将叠层在供纸盒的记录纸由拾取机构的拾取辊等从最上面 纸顺序输出,送向图像形成部,在图像形成部将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 中,若供纸盒在拉出方向没有定位,则有时会发生图像没有形成在记录纸的宽度方向中央、 偏向某一方的不良状况。作为解决该不良状况的图像形成装置,设有定位装置,其设有将供纸盒朝着拉出 方向赋能的赋能装置,以及限动机构,所述限动机构由限动件和与限动件相接的阻止部件 构成,限制供纸盒拉出以及解除限制,由赋能装置对供纸盒赋能,使得限动件与阻止部件相 接,进行供纸盒的拉出方向定位,上述装置为人们所公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由此,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定位装置使得供纸盒相对本体装 置定位,将图像形成在记录纸的宽度方向中央,同时,通过限动机构限制拉出供纸盒,能防 止在运送装置时等场合供纸盒从本体装置跳出。又,一般,当收纳在供纸盒的记录纸没有,或变更收纳在供纸盒的记录纸时,从本 体装置拉出供纸盒,将记录纸载置到供纸盒之后,将供纸盒推入安装到本体装置。但是,在 补给完记录纸状态的供纸盒很重,将供纸盒推入到本体装置时,给与用户很大负担。又,若 因供纸盒重,用户赋予过大操作力,则有时供纸盒势头猛安装到供纸部。这种场合,因安装 供纸盒时的冲击,有时会发生收纳在供纸盒的记录纸位置偏移,或供纸盒破损等不良状况。作为解决该不良状况的技术,提出将供纸盒引入到安装位置的引入装置,若将供 纸盒沿着安装方向推入到某种程度,则设在供纸盒的被嵌合部与设在引入装置的嵌合部嵌 合,引入装置将供纸盒引入到安装位置,同时,当引入装置将供纸盒引入到安装位置时抑制 供纸盒的势头,上述装置为人们所公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4)。由此,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引入装置将供纸盒自动引入到安装位置,因此,即使 供纸盒重时,也能减轻用户负担,能抑制安装时产生冲击,因此,能抑制载置的记录纸位置 偏移或供纸盒破损。但是,在专利文献2,3,4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相对能将供纸盒引入到安装位 置的距离,引入装置尺寸大,因此,存在安装引入装置的本体装置也尺寸大的问题。又,在专利文献2,3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若设在供纸盒的被嵌合部与设在引 入装置的嵌合部嵌合,在完成将供纸盒引入到安装位置前,引入装置发挥大致相同的抑制 力,抑制安装供纸盒时的冲击,因此,为了使得供纸盒的安装速度充分衰减,需要很大的制 动转矩,用于引入的朝着引入方向的赋能力也必须增大到与制动转矩相当的程度,其结果, 存在拉出供纸盒时用户负担增大的问题。又,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引入装置中,抑制力发挥直到供纸盒安装结束位置附近, 但是,存在在供纸盒安装结束位置不能发挥抑制力、不能抑制冲击的问题。又,专利文献1-4记载的引入装置,在尽管引入装置处于引入状态,但被嵌合部与 嵌合部不嵌合的异常状态场合,存在在供纸盒通常动作下不能回复到正常状态的问题。专利文献1特开2008-127110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6-151687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7-70068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2007-2600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 供不会导致装置尺寸大、能将单元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的引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显影剂体积随时间发生变化也能将稳定量的显 影剂供给显影剂载置体的显影装置,以及设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1) 一种引入装置,设有引入力产生装置,其包括嵌合部件,设在本体装置以及相对上述本体装置可装卸地设置的单元之中某一 方;以及被嵌合部件,设在上述本体装置以及上述单元之中另一方;若上述嵌合部件和上述被嵌合部件在上述单元的引入开始位置嵌合,则上述引入 力产生装置产生将上述单元引入到上述本体装置内方的引入结束位置的引入力;其特征在 于上述引入力产生装置包括多个赋能部件,产生赋能方向互不相同的赋能力;以及多个回转部件,与赋能部件卡合,且能绕回转支点回转,将上述多个赋能部件串列 连接,从上述多个赋能部件的赋能力生成上述引入力。由于该结构,通过可回转的回转部件串列连接赋能方向互相不同的多个赋能部 件,得到引入力,与用单一的大的赋能部件产生引入力场合相比,能减小赋能部件的占有空 间。因此,不会增大装置尺寸,能将单元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2)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引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设有抑制部件,与回转部件通过齿轮连接,能相对回转部件传递动力,通过上述赋 能部件产生的赋能力,上述单元被引入上述本体装置内方,当上述回转部件回转时,从上述 引入开始位置到上述引入结束位置全部区域,产生与上述回转部件的回转速度相对应的负荷,抑制上述回转部件的回转。(3)在上述技术方案(2)所述的引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设定上述赋能部件和上述回转部件的卡合位置,上述赋能部件和上述回转部件的相对位置,使得产生以相对高速引入上述单元的第一引入力,以及以相对低速引入上述单 元的比上述第一引入力小的第二引入力中之中某一方。由于该结构,当单元和本体装置的滑动阻力小,引入力引起的移动速度快场合,抑 制部件的负荷变大,能使得单元移动强力减速。由此,能抑制单元势头猛地安装到安装位 置。又,当单元和本体装置的滑动阻力大,引入力引起的移动速度慢场合,抑制部件的负荷 小,能防止不能引入单元。(4)在上述技术方案(3)所述的引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设定上述赋能部件和上述回转部件的卡合位置,上述赋能部件和上述回转部件的 相对位置,使得在上述引入开始位置产生上述第二引入力,在上述引入开始位置以外产生 上述第一引入力。由于该结构,通过减小刚开始引入后的引入力,当引入单元时,抑制部件产生的负 荷成为相对单元的引入方向的大的制动力,能对单元移动施加强力减速。(5)在上述技术方案(2)_(4)任一个所述的引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设定上述赋能部件和上述回转部件的卡合位置,上述赋能部件和上述回转部件的 相对位置,使得引入力在上述第一引入力和上述第二引入力之间平滑地变化。由于该结构,在第一引入力和第二引入力之间,引入力平滑地变化,因此,能平滑 地实行单元的引入及拉出。(6)在上述技术方案(2)_(4)任一个所述的引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设有隔断部件,当上述单元被拉出到上述本体装置外方,上述回转部件回转时,隔 断从上述抑制部件向上述回转部件的负荷传递。由于该结构,当使得单元朝着拉出方向移动时,抑制部件的负荷不作用在单元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入装置,设有引入力产生装置,其包括:嵌合部件,设在本体装置以及相对上述本体装置可装卸地设置的单元之中某一方;以及被嵌合部件,设在上述本体装置以及上述单元之中另一方;若上述嵌合部件和上述被嵌合部件在上述单元的引入开始位置嵌合,则上述引入力产生装置产生将上述单元引入到上述本体装置内方的引入结束位置的引入力;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入力产生装置包括:多个赋能部件,产生赋能方向互不相同的赋能力;以及多个回转部件,与赋能部件卡合,且能绕回转支点回转,将上述多个赋能部件串列连接,从上述多个赋能部件的赋能力生成上述引入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木克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