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2340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在矩阵状地排列有具有自发光元件以及驱动晶体管的像素的显示装置中,减轻由于驱动晶体管的特性的变动、在发光后进行的后续的数据写入的条件的差异而引起的自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的偏差来提高显示画质。数据线驱动电路在第1期间中,向数据线输出显示信号电压。像素以与驱动晶体管的特性对应的电压为基准而保持显示信号电压。在第2期间中将控制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电压输出到数据线。驱动晶体管产生与控制电压和所保持的信号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使自发光元件发光。在第2期间之后,设置向数据线输出将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子设定成规定的校正电压的电压信号的第3期间。第1期间接在该第3期间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涉及搭载了 EL(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 元件以及其他自发光类型的显示元件即自发光元件的自发光。
技术介绍
在以EL元件、有机EL元件等为代表的自发光元件中,具有其发光亮度与流过自发 光元件的电流量成比例这样的性质,能够通过对流过自发光元件的电流量进行控制来进行 灰度显示。能够配置多个这样的自发光元件来制作显示装置。另一方面,这样的用于控制流向自发光元件的电流量的驱动晶体管由于其制造工 序中的不均勻性而在特性中存在偏差。该特性偏差带来自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的偏差,最 终形成像素间的亮度偏差,成为画质降低的要因。作为解决该问题的一个电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一个水平期间(1个行线 (line)期间)中以驱动晶体管的特性为基准写入显示数据信号,之后,输入控制发光定时 的三角波,从而消除驱动晶体管的特性偏差,并且控制发光时间来进行灰度显示的技术。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3-57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是通过数据电压(信号电压)与三角波电压的大小比较来 控制发光时间的被称为时间调制方式的驱动方法,在显示期间内分成信号写入期间(信号 电压写入期间、数据写入期间)和三角波输入期间(三角波电压输入期间、发光期间、点亮 时间)。例如该驱动方法在一帧期间内或者一个水平期间内,分开设置信号写入期间与发光 期间。在这样的驱动中,为了在一帧期间内较长地确保发光时间,需要通过设置帧存储 器来缩短显示期间,将回扫期间确保得较长,所以周边电路的规模变大。另外,通过设置行 线缓冲器(line buffer),可以实现在一个水平期间内将发光时间确保得较长。但是,实际 上并非将整个水平回扫期间作为发光期间。如后所述,在从信号电压改写成像素驱动电压 (三角波)的期间无法进行发光,所以无法较长地确保将发光时间。进而,伴随驱动晶体管 的写入特性的变动或写入条件的差异,自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产生偏差,其结果,产生亮度 偏差,显示画质有可能降低。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些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 方法,能够防止与驱动晶体管的写入特性的变动、写入条件的差异相伴的显示画质降低。(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部与数据线驱动电 路,在上述显示部中,在行方向以及列方向上,矩阵状地排列有多个包含自发光元件与用于 向上述自发光元件供给电流的驱动元件的像素,并具有向上述像素供给显示信号电压的多 个数据线与和上述数据线交差的多个扫描线,在上述数据线驱动电路中,设置有将与显示 数据对应的上述显示信号电压输出到上述数据线的第1期间;以及将对上述驱动元件进行控制而对上述自发光元件的发光进行控制的控制电压输出到上述数据线的第2期间,向上 述像素供给上述显示信号电压与上述控制电压。上述数据线驱动电路在上述第2期间之 后,设置对上述驱动元件的控制端子施加规定的电压信号的第3期间,进行上述第1期间中 的与显示数据对应的上述显示信号电压的输出、上述第2期间中的对上述自发光元件的发 光进行控制的控制电压的输出、以及上述第3期间中的将上述驱动元件的控制端子设定成 规定的校正电压的上述电压信号的输出。(2)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在该显示装置中, 在行方向以及列方向上,矩阵状地排列有多个包含自发光元件与用于向上述自发光元件供 给电流的驱动元件的像素,并具有向上述像素供给显示信号电压的多个数据线与和上述数 据线交差的多个扫描线,其特征在于,依次反复第1期间,将与显示数据对应的上述显示 信号电压输出到上述数据线;第2期间,将对上述驱动元件进行控制而对上述自发光元件 的发光进行控制的控制电压输出到上述数据线;以及第3期间,对上述驱动元件的控制端 子施加规定的电压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利用行线存储器(line memory)能够确保发光时间,不需要帧存储 器,所以周边电路的结构简化,并且,能够校正写入特性的变动,从而能够通过行线集中来 校正写入条件的差异,得到高亮度的图像显示。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效果,根据说明书整体的记载将更加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中的自发光元件显示器的内部结 构的电路图。图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中的驱动逆变器的信号电压的基准电 压设定的图。图4A、图4B是说明以往的显示装置中的针对每一个水平期间重复数据写入与三 角波输入的点亮时间控制动作的定时图。图5A、图5B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所涉及的将多个行线作为1组 并按照组单位来重复信号电压的写入与三角波电压的写入的动作的基本概念的信号波形 图。图6A、图6B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中的将多个行线作为1组并按 照组单位来重复信号电压的写入与三角波电压的写入的动作的信号波形图。图7A-7C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中的利用水平图像保存电路来确 保水平回扫期间即发光期间的动作的波形图。图8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中的数据线驱动电路的内部结构的一 个例子的框图。图9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中的三角波期间数据生成电路的内部 结构例的框图。图10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中的数据驱动电路的动作的波形图。图11A、图11B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中的紧接发光之后的驱动逆变器的栅极电压的变动的图。图1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的内部结构的另一例子的 电路图。图1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的内部结构的又一例子的 电路图。图14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中的数据驱动电路的动作的波形图。图15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的内部结构的电路图。(符号说明)6 显示控制部;12 水平图像保存电路;14 数据线驱动电路;16 扫描线驱动电 路;18 发光电压生成电路;20 自发光元件显示器;35 复位开关;36 写入电容;37 驱动 逆变器;38 校正开关;39 发光控制开关;40 有机EL ;41 驱动逆变器输入输出特性;42 输入输出短路条件;43 驱动逆变器信号电压写入基准电位;44 数据移位电路;49 1行线 锁存电路;53 灰度电压选择电路;55 三角波期间数据生成电路;60 灰度电压/三角波/ 校正电压切换电路;61 基准时钟生成电路;63 增减计数电路;65 数字/模拟变换电路; 66 校正电压保存电路;68 三角波切换信号生成电路;69 校正电压切换信号生成电路。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使用附图,对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在以下的说明中,对 同一构成要素附加同一符号而省略反复的说明。〈实施方式1><整体结构>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特别是使用了 自发光元件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在图1中,示出了垂直同步信号1、 水平同步信号2、数据使能3、显示数据4、同步时钟5、显示控制部6、数据线控制信号7、扫 描线控制信号8、保存电路控制信号9、保存电路控制地址10、保存数据11、水平图像保存电 路12、读出数据13、数据线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部与数据线驱动电路,在上述显示部中,在行方向以及列方向上矩阵状地排列有多个包含自发光元件与用于向上述自发光元件供给电流的驱动元件的像素,并具有向上述像素供给显示信号电压的多个数据线和与上述数据线交差的多个扫描线,在上述数据线驱动电路中,设置将与显示数据对应的上述显示信号电压输出到上述数据线的第1期间、以及将对上述驱动元件进行控制而对上述自发光元件的发光进行控制的控制电压输出到上述数据线的第2期间,并向上述像素供给上述显示信号电压与上述控制电压,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数据线驱动电路在上述第2期间之后,设置对上述驱动元件的控制端子施加规定的电压信号的第3期间,进行上述第1期间中的与显示数据对应的上述显示信号电压的输出、上述第2期间中的对上述自发光元件的发光进行控制的控制电压的输出、以及上述第3期间中的将上述驱动元件的控制端子设定成规定的校正电压的上述电压信号的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笠井成彦石井雅人河野亨秋元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