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牧野攻专利>正文

冲床折弯加工用下模及运用之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17423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提供一种得以扩大、可进行折弯加工的U形固定架之深度尺寸,实现让加工作业员,安全实施折弯加工作业的冲床折弯加工用下模及运用之工具;其包含顶面具有朝左右方向延伸的凹槽,而被固定于折弯加工设备之一块体;以及被收纳于前述块体之凹槽内的凹槽轴周围,可进行摇摆运动的一旋转块,旋转块的顶面,则形成出承接上模刀尖之加工槽的冲床折弯加工用下模;块体在凹槽前后两侧,具有前侧肩部与后侧肩部,前侧肩部的高度尺寸,被设定为小于后侧肩部的高度尺寸,且于前侧肩部和后侧肩部之间,设有段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被安装在折弯加工设备之折弯机(bending machine),以对金属板等机械品,实施折弯加工的冲床折弯加工用工 具(以下,称为折弯工具),特别是有关于折弯工具之下模。
技术介绍
在各种机械或设备结构体上,被用作托架(bracket)或补强构件之用,因此大多 被做成L形固定架或U形固定架;如特公昭58-41927号公报、或图9,则属制作这种L形 固定架、或U形固定架的习知折弯工具及作业状态。图9是最常用来制作L形固定架的状态,根据这种方式,属于让相当于用螺栓 5 固定折弯机主体1之上模的L形折弯工具2 、及相当于固定在折弯 机工作台4之下模的V形块3,呈上下关系后进行对向设置;让冲头2侧、V形块3 侧或两方,朝对向构件进行上方或下方的移动,以进行折弯加工;冲头2则实质上将垂直线 作成二等分线,而具备几乎呈尖锐直角楔形的前端部。另一方面,V形块3也实质上将垂直线、作成二等分线,而具备几乎呈直角交错斜 面的沟槽;冲头2与V形块3在咬合两构件时,冲头2的前端部 与V形块3的沟槽不产生偏移,而是犹如合成树脂般的对合。因此,将金属板6放置于V形块3上,将冲头2往V形块3推压后,金属板6即被 推向冲头2,而落入V形块3的沟槽内,接下来则藉由冲床压力的作用,将折弯角塑性变形成 略呈直角的L形;以制作出L形固定架。如上述所示,制作U形固定架时,将金属板6载置于V形块3上,再决定所定的U 型折弯加工位置后,则在该部位实施第1次的L形折弯作业;藉此以第1折弯点 7a,完成折弯成直角的L形加工物6a;接下来,将完成的L形 加工物朝前后方向挪向V形块3上, 再决定U型折弯加工位置,再以该部位实施第2次的L形折弯作业;藉此直接保留 第1折弯点7a,接下来则以第2折弯点7b,折弯成直角以形成U形固定架6b ;如此所示,以金属板6上的不同2点实施L形折弯作业,即可制作U形固定架6b ; 已实施L形折弯作业的2点间,则呈U形固定架6b的底边8a。但上述习知的折弯工具,虽具前述之一定效果或实用性,但却也存在以下问题;1.如图9所示,使用上述习知的折弯工具,执行L形折弯作业时,以往在区块 3上,载置成水平状态的金属板6,会因冲头2与区块3之间的冲合动作,而以折弯 点折弯成直角,在折弯机主体1的前侧,会以45度角度翘起金属板6 ;由于前侧位置有作业 员,从事设置或取出材料作业,然而上述翘起的金属板6会对作业员造成危险。2.如图9所示,制作U形固定架6b时,用上述习知的折弯工具进行2次L形折弯 作业后,在执行第2次的L形折弯作业时,该第2次的L形折弯作业所完成的第2折弯点 7b,则让U形固定架6b的底边8a对水平面,朝45度角度方向延伸,此底边8a的前端之一端的垂直边8b ,则继续朝90度的角度方向延 伸;为此,垂直边8b则从底边8a前端,朝+135度的角度方向延伸;即便垂直边8b朝45度的逆回角度方向延伸,只要所需垂直边8b尺寸够小就没 问题,但关于欲制作的U形固定架6b,若扩大到某程度的垂直边8b尺寸时,将如图9所示,造成垂直边8b的前端8c,冲 撞到折弯机主体1面;因此垂直边8b无法超过此尺寸;有鉴于此,习知的折弯工具,只能在 与底边8a之间的比率上,制作深度尺寸较小的U形固定架6b ;附带一提的是,以图9所示U 形固定架6b例,属于底边垂直边=1 0.55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床折弯加工用下模及运用之工具,主要是为了解决 前述习知折弯工具的问题,而能在这种折弯工具上,确实加工成可获得折弯加工,于加工扩 大U形固定架深度尺寸的长型加工物,无须撞击加工 机械或附近周围,即可确实进行折弯加工,如此一来,对于从事加工的作业员,可实现安全 的折弯加工作业。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为解决前述问题及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之折弯工具的特征在于改良下模; 此下模包含顶面具有朝左右方向延伸的凹槽,而被固定于折弯加工设备之一块体;及被收纳于前述块体之凹槽内的凹槽轴周围,可进行摇摆运动的一旋转块;旋转块的顶面,则形成出承接上模刀尖的加工槽;关于下模,块体在凹槽前后两侧、具有前侧肩部与后侧肩部,这些肩部上之前侧肩 部的高度尺寸,被设定为小于后侧肩部的高度尺寸;换言之,在前侧肩部与后侧肩部之间,设有前侧肩部较低的段差;基本上,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呈半圆柱空洞形状,旋转块则以符合此凹槽这般的截 面,而为半圆柱状结构为佳;其次,凹槽形状及旋转块结构上,则有数种变化;另一方面,加工槽在旋转块上,形成出该旋转块朝纵向延伸,虽未严格限制此截面 形状,但加工槽的前侧壁,是从顶面朝略垂直下降;还有,后侧壁则从顶面朝前侧倾斜,以形成扩展面为佳;而加工槽的底面,则以可充分承接上模前端部的深度位置即可;此外,让上模与下模冲合时,为了确实让旋转块在前侧,进行旋转动作,因此以旋 转块的截面来看,只要将加工槽的配置位置,设于略位于中心轴位置的前侧位置即可;再者,上模可使用旧有的折弯加工用冲头;冲头的刀尖部分,则配合上述旋转块的 旋转作动,进行旋转。下模具有上述所示之构成,因此将金属板载置于下模,让上模冲头与下模进行冲 合动作后,在折弯金属板的同时,让冲头刀尖进入旋转块的加工槽;此时,块体在前侧肩部与后侧肩部之间,设有前侧肩部较低的段差,因此让旋转 块,朝前述折弯加工设备的前侧,倾斜旋转,旋转块的前侧部分则下降,另一端的后侧部分4则崛起;因此,L形加工物在折弯点上,则配合朝前述折弯加工设备之前侧倾斜的旋转块而 前倾,在前述折弯加工设备的前侧,L形加工物的前侧部分,仅对水平面隆起小于45度的角 度;藉此,在实施折弯加工作业时,可将金属板的弹跳情况,控制在最小限度,以确保 作业员的安全;再其次,制作U形固定架时,此U形固定架也在折弯点 上,配合朝前述折弯加工设备之前侧倾斜的旋转块而前倾,在前述折弯加工设备的前侧,U 形固定架的底边前侧部分,仅对水平面隆起小于45度的角度;藉此,U形固定架垂直边的逆回角度则小于45度,垂直边则凭借垂直线朝向更近 的方向延伸,因此即便扩大垂直边尺寸,也能降低前端碰撞折弯加工设备主体的情况。由上述各构成之本专利技术折弯工具,具有以下效果、优点1.将金属板载置于下模上,让上模与下模进行冲合动作后,上模刀尖在折弯金属 板的同时,会进入旋转块加工槽,旋转块则朝前倾方向旋转,因此L形加工物在折弯点上, 则配合朝前述折弯加工设备之前侧倾斜的旋转块而前倾,前述折弯加工设备的前侧,L形加 工物的前侧部分,仅对水平面隆起小于45度的角度;可藉此在实施折弯加工作业时,将金 属板的弹跳抑制在最小限度,以确保作业员的安全。2.此外,制作U形固定架时,此U形固定架在折弯点 上,配合朝前述折弯加工设备之前侧倾斜的旋转块而前倾,在前述折弯加工设备的前侧上, U形固定架的底边前侧部分,仅对水平面隆起小于45度的角度;藉此,U形固定架垂直边的 逆回角度,呈小于45度的角度,垂直边则凭借垂直线,延伸到最近的方向,因此即便扩大垂 直边的尺寸,其前端也不至于碰撞折弯加工设备主体;因此,可藉由折弯加工制作深度尺寸 较大的U形固定架。附图说明图1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的冲床折弯加工用工具下模分解斜视图。图2 前述实施例之冲床折弯加工用工具下模的左侧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床折弯加工用下模,其包括:在顶面具有朝左右方向延伸的凹槽,而被固定于折弯加工设备的一块体;以及被收纳于前述块体的凹槽内,而得以在凹槽轴周围、进行摇摆运动的一旋转块;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旋转块顶面,形成有用以承接上模之刀尖的加工槽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牧野攻
申请(专利权)人:牧野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