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稻种简易催芽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17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稻种简易催芽法,在铺有塑料薄膜的地上,铺一层鲜紫云英,再铺一层湿布,将已浸泡好的稻种平摊于湿布上,覆以湿布后再铺一层紫云英,最后盖上塑料薄膜,经24~36小时后取出稻种撒播。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无需电和燃料的情况下,能使稻种处于适宜的催芽温度和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催芽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通过紫云英自发热为稻种催芽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早春低温环境下,稻种必须作催芽处理。公知的用于稻种催芽的热源都是来自电和燃料。然而要将这两种热源准确控制到稻种催芽所需的适宜的温度,并同时保持稻种所需的湿度,都必须借助较为复杂的控制器和相应的催芽床或催芽箱,这对大规模的水稻种植单位是适宜的,但现实是我国水稻种植的主体仍然是成千上万的小规模种植的农户。由于前述的催芽设备由于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利用率低,所以一般农户是难以接受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稻种简易催芽法,以解决个体农户稻种催芽的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塑料薄膜铺在地面上,再将刚割取的紫云英平铺于塑料薄膜上,压实厚度为15~20cm,取一块湿布铺于紫云英上,将已完成浸泡程序的稻种平摊于湿布上,厚度为2~3cm,再用湿布盖住稻种,然后再铺一层压实厚度为15~20cm的紫云英,最后覆盖塑料薄膜,经24~36小时,即取出稻种撒播。采用上述方案能收到如下显著效果:1、处于堆积状态的紫云英由于呼吸作用会产生大量的热,而本方案的堆积厚度正好能在稻种所在处形成25~35℃的稳定的适宜温区,从而保障了稻种催芽所需的温度。2、由于本方案采用刚割取的紫云英,并让其处于塑料薄膜的夹层中,加上湿布所含的水分,所以能为稻种提供适宜的湿度。3、本方案既无需公知的能源,又不用复杂价高的控制设备,其投资极低,而且用过的紫云英完全不影响其作为绿肥的使用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种简易催芽法,其特征是:将塑料薄膜铺在地面上,再将刚割取的紫云英平铺于塑料薄膜上,压实厚度为15~20cm,取一块湿布铺于紫云英上,将已完成浸泡程序的稻种平摊于湿布上,厚度为2~3cm,再用湿布盖住稻种,然后再铺一层压实厚度为15~20cm的紫云英,最后覆盖塑料薄膜,经24~36小时,即取出稻种撒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种简易催芽法,其特征是:将塑料薄膜铺在地面上,再将刚割取的紫云
英平铺于塑料薄膜上,压实厚度为15~20cm,取一块湿布铺于紫云英上,将已完成浸
泡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德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