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微乳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07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药微乳剂,它含有农药活性成分与增效和/或毒性拮抗有效量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农药微乳剂的制备方法以及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在农药微乳剂中作为增效剂和/或毒性拮抗剂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农药微乳剂增效作用显著,且提高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增效和/或毒性拮抗有效量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例如竹醋等)的农药微乳剂以及所述高分子材料在农药微乳剂中作为增效剂和/或毒性拮抗剂的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如何减少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畜的毒害,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因此,降低毒性、提高药效是农药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剂型研发来实现降低毒性、提高药效的目的相对于原药研发而言是一种较为经济快捷的方式。目前,我国在农药剂型研发方面比较落后,基本上以乳油和可湿性粉剂两者为主,其用量占总制剂量的70-80%;而且剂型比较单一,原药与制剂的比例为1∶6,发达国家则约1∶30,两者相差很远。显然,这远远不能适应当今农业生产发展,尤其是农产品结构调整对农药需求的变化,并在很大程度会影响农药产品的市场推广和使用寿命。同时,农药剂型的单一还会造成使用技术落后。重视现有剂型的改造,研发出符合生产与环保要求的新剂型,不仅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可以弥补了原药开发能力的不足。众多农药剂型中,较为方便及普遍的使用是液态制剂,其中长期以来应用最多的剂型是乳油。乳油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等等,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不仅造成化工原料的浪费,并且由于溶剂的可燃性,在运输、贮藏及容器的选择上也受到限制。同时,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很大的毒害,将会危机国家的经济发展及人类生存环境。发达国家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出发,限制或禁止大量使用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害有机溶剂配制的农药新品种注册登记。因此,开发出新型液态制剂以减少或消除这些有毒害的有机溶剂,已经成为农药发展的大势所趋。其中,水性化就是农药剂型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而且,农药的新剂型还会给农药增添新的特征,更能充分发挥原药自身的作用特性,克服和弥补农药原有剂型的不足,对人畜的毒性和刺激性都比较低,并能减轻对作物的药害,改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等。微乳剂(Microemulsion)是符合农药发展方向的新剂型之一,剂型国际代号ME,是由水、水不溶物与水可溶物组成的,原药以0.01-0.1μ的微粒分散其中的制剂。它是个热力学上稳定的均相,可溶性体系。外观呈透明状,微观为膨胀的大胶束分散体系,是水乳剂充分分散的极限状态。其物理、化学稳定性好,对植物和昆虫组织细胞渗透性强,吸收率高,防效好,同时,具有生产、贮运和使用安全,对环境污染小,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目前,尚未发现国内外有关将天然(高分子)材料例如竹醋等应用于农药微乳剂,以提高农药的效果的报道。本专利技术者通过长期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利用天然材料例如竹醋的分子量小、易被植物吸收、功能团多、生理活性大、络合力强、可直接溶于水等特点,在微乳剂中将竹醋和/或葡聚糖或壳聚糖与农药活性成分组合形成农药复合体(以下简称BV-c/d),对农药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实现提高产品的药效、降低毒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药微乳剂,它含有农药活性成分与作为增效剂和/或毒性拮抗剂的一或多种选自下列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竹醋、壳聚糖和葡聚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农药微乳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农药微乳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农药活性成分与增效和/或毒性拮抗有效量的一或多种选自下列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竹醋、壳聚糖和葡聚糖。优选的是,在农药微乳剂中,农药活性成分与竹醋和/或葡聚糖或壳聚糖的重量比为1∶0.001-100,更选的是1∶0.01-50,最优选的是1∶0.1-30。在具体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农药微乳剂,它含有农药活性成分、天然材料(竹醋、壳聚糖和/或葡聚糖)、助溶剂、乳化剂和水,其中各种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农药活性成分 0.1-30%天然(高分子)材料(BV-c/d) 1-30%助溶剂 1-10%乳化剂 5-20%水 余量本专利技术中,农药活性成分是指杀虫剂(如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沙蚕毒及其他类杀虫剂)、杀菌剂(如有机硫、有机砷、有机磷、取代苯类、唑类、抗生素及其他类杀菌剂)、除草剂(如苯氧羧酸类、酰胺类、取代脲类、苯胺类、氨基甲酸酯类、三氮苯类及其他类除草剂)和植物生长激素等。农药活性成分可以是选自其中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的是,农药活性化合物是指杀虫剂(如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及其他类杀虫剂)和杀菌剂(如有机磷、取代苯和唑类)。优选的是,有机氯杀虫剂(如硫丹、三氯杀虫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联苯菊酯、氰戊菊酯、高效氰戊菊酯、氯菊酯、甲氰菊酯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灭多威、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仲丁威、残杀威、叶蝉散、抗蚜威等)、有机类杀虫剂(如三唑磷、杀螟硫磷、嘧啶磷、甲基嘧啶磷、毒死蜱、甲基毒死蜱、丙溴磷、稻丰散等)、沙蚕毒类杀虫剂(如杀螟丹等)、其它类型的杀虫剂(如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及其盐、氟铃脲、氟虫脲、虱螨脲、杀虫隆、唑螨酯、吡虫啉等)、有机磷类杀菌剂(如甲基立枯磷、稻瘟净、异稻瘟净、乙磷铝等)、1,2,4-三唑类杀菌剂(三唑酮、三唑醇、烯唑醇、腈菌唑、己唑醇、氟硅唑、戊唑醇等)、有机磷除草剂(如草甘膦、增甘膦、草铵膦、双丙氨酰膦)。最优选的是,农药活性成分选自硫丹、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及其各种异构体、三唑磷、丁硫克百威、灭多威、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及其盐如苯甲酸盐、氟铃脲、唑螨酯、吡虫啉、甲基立枯磷和三唑酮。以竹醋为例,它作为农药增效物质的一种,其弱酸性和水溶性使它与微乳剂具有广泛的组合可能,其除了直接减少农药用量外,还可减少施药次数,另外,由于竹醋与农药的联合毒性呈拮抗作用,不但降低了农药的毒性,也降低了农药的残留,因此其使用也就增加了农药的使用安全性。竹醋是竹子在炭化过程中回收的淡黄色的液体、有独特烟熏香气、味酸、ph值2.0-3.0,是一种约有200种成分的混合物,其中有机物含量达8%左右,主要成分醋酸占有机物含量的47%左右。竹醋据分析含有约200多种成分,其中,主成分中醋酸约为50%。竹醋液中水分占90%,全溶液的醋酸量约为3%。此外,还含有碱性物质(三甲胺、吡啶、2-羟基吡啶等)、醇类(甲醇、乙基乙二醇等)、酚类(苯酚、2-甲基苯酚、2-乙基苯酚、6-邻氧甲基苯酚等)、醛类(糠醛、4-羟基糠醛等)、环;吠脂等。竹醋液严格地讲只有两种粗竹醋液和精制竹醋液。随着炭窑、炭材的种类和采集容器的材质、炭化温度、采集后的静止时间、精制方法、精制后的储存方法等的不同,竹醋液的品质会有差异。竹醋液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混合物经冷凝器分离后,得到粽黑色的粗竹醋液,经较长时间存放后,上层为澄清竹醋液,有特殊的烟焦气味;下层为沉淀竹焦油,竹焦油是黑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和多种有机物质。制造1T竹炭,需要耗用6~6.5T新鲜竹材,同时可以获得350~600kg的竹醋液。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它天然(高分子)物质,例如分子量为3,000-50,000的壳聚糖或葡聚糖等。竹醋、壳聚糖类或葡聚糖类物质均是已知的市售产品。本专利技术中,助溶剂是指醇类(如乙醇、异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己醇等)、酮类(如丙酮、环已酮等)、酰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药微乳剂,它含有农药活性成分与增效有效量的一种或多种选自下列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竹醋、葡聚糖、壳聚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药微乳剂,它含有农药活性成分与增效有效量的一种或多种选自下列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竹醋、葡聚糖、壳聚糖。2.根据权利要求1的农药微乳剂,其中,农药活性成分与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的重量比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农药活性成分=1∶0.001-100。3.根据权利要求2的农药微乳剂,其中,所述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是竹醋和/或葡聚糖或壳聚糖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任一的农药微乳剂,其中,农药活性成分选自有机氯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沙蚕毒类杀虫剂、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及其盐、氟铃脲、唑螨酯、吡虫啉、有机磷类杀菌剂、1,2,4-三唑类杀菌剂。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任一的农药微乳剂,其中,农药活性成分选自硫丹、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三唑磷、丁硫克百威、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及其盐、氟铃脲、唑螨酯、吡虫啉、甲基立枯磷和三唑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鹤都高志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京五方实用纳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