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贵万专利>正文

两用炉的炉内空气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98151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两用炉的炉内空气热交换器,.其所述的有下进风孔(13)的出渣筒(14)穿过外炉筒(2)下部孔与内炉筒(1)下部孔焊接连接,进风筒(15)与外炉筒(2)下部另一孔焊接连接,进料筒(8)穿过外炉筒(2)和外罩(10)上部孔与内罩(9)上部孔焊接连接,出烟气筒(4)穿过外炉筒(2)上部另一孔和外罩(10)中部另一孔焊接连接,热风出口筒(16)穿过的孔与中间隔层筒(3)孔焊接连接。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作装配方便,从热交换的热空气无污染、无尘土,直接对农副产品烘干,同时也可在室内取暖、也可用于做饭炒菜使用等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技术,尤其是一种两用炉的炉内空气热交换器。二
技术介绍
普通炉产生热能,只能供做饭、抄菜,或烧水使用,也有接长烟筒在室内取暖,也有 在炉灶的炉壁做成双层,或炉膛放置有加热管,利用炉内温度来加热水,只能获取热水使 用。还有利用炉灶的烟筒内带有温度烟气直接对农副产品进行烘干,由于烟气内含有尘土、 焦油和有毒气体,直接给农副产品带来污染。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利用炉内温度对夹层的空气直接加温、提供充足二次进风,使 烟气充分燃尽,减少污染的两用炉的炉内空气热交换器。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技术方案是,包括内炉筒上部焊接有带二次进风孔的呈 锥管的内罩和外罩、筒壁外中下部与中间隔层筒的底板焊接、下部筒壁有孔、外套有外炉 筒,外炉筒上端有盖,出烟气筒,带盖的进料筒,外罩下部罩壁有上进风孔,带盖子的出渣 筒,进风筒,其所述的有下进风孔的出渣筒穿过外炉筒下部孔与内炉筒下部孔焊接连接,进 风筒与外炉筒下部另一孔焊接连接,进料筒穿过外炉筒和外罩上部孔与内罩上部孔焊接连 接,出烟气筒穿过外炉筒上部另一孔和外罩中部另一孔焊接连接,热风出口筒穿过外炉筒 的孔与中间隔层筒孔焊接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外炉筒与出渣筒、进料筒、出烟气筒、热风出口筒之间焊接连 接。本技术,所述的外罩上部孔与进料筒之间焊接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外炉筒上端有盖是由外炉盖内台阶放置有炉盖构成。使用本技术,用鼓风机从进风筒吹来空气,一部分从内炉筒下部筒壁孔进入 出渣筒的下进风孔,再进入内炉筒内,从炉桥进入内罩,从内罩顶部翻越往下从烟气筒排 出,有一部分空气从内炉筒与外炉筒之间,从外罩的上进风孔和二次进风孔流入内罩内, 对未燃尽的气体进行燃烧,最后通过出烟气筒排出,还有一部分外炉筒与中间隔层筒流入, 翻过中间隔层筒从热风出口筒流出;打开出渣筒的盖对炉内出渣;打开盖从进料筒加入木 块或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作装配方便,从热交换的热空气无污染、无尘 土,直接对农副产品烘干,同时也可在室内取暖、也可用于做饭抄菜使用等特点。四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1-内炉筒2-外炉筒3-中间隔层筒4-出烟气筒5-外炉盖6_内炉盖7_ 二次进风孔8-进料筒9-内罩10-外罩11-盖12-上进风孔13-下进风孔14-出渣 筒15-进风筒16-热风出口筒17-孔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内炉筒1上部焊接有带二次进风孔7的呈锥管的内罩9和外罩 10、筒壁外中下部与中间隔层筒3的底板焊接、下部筒壁有孔17、外套有外炉筒2,外炉筒2 上端有盖,出烟气筒4,带盖11的进料筒8,外罩10下部罩壁有上进风孔12,带盖子的出渣 筒14,进风筒15,其所述的有下进风孔13的出渣筒14穿过外炉筒2下部孔与内炉筒1下 部孔焊接连接,进风筒15与外炉筒2下部另一孔焊接连接,进料筒8穿过外炉筒2和外罩 10上部孔与内罩9上部孔焊接连接,出烟气筒4穿过外炉筒2上部另一孔和外罩10中部另 一孔焊接连接,热风出口筒16穿过外炉筒2的孔与中间隔层筒3孔焊接连接。所述的外炉 筒2与出渣筒14、进料筒8、出烟气筒4、热风出口筒16之间焊接连接。所述的外罩10上部 孔与进料筒8之间焊接连接。所述的外炉筒2上端有盖是由外炉盖5内台阶放置有炉盖6 构成。权利要求一种两用炉的炉内空气热交换器,包括内炉筒(1)上部焊接有带二次进风孔(7)的呈锥管的内罩(9)和外罩(10)、筒壁外中下部与中间隔层筒(3)的底板焊接、下部筒壁有孔(17)、外套有外炉筒(2),外炉筒(2)上端有盖,出烟气筒(4),带盖(11)的进料筒(8),外罩(10)下部罩壁有上进风孔(12),带盖子的出渣筒(14),进风筒(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下进风孔(13)的出渣筒(14)穿过外炉筒(2)下部孔与内炉筒(1)下部孔焊接连接,进风筒(15)与外炉筒(2)下部另一孔焊接连接,进料筒(8)穿过外炉筒(2)和外罩(10)上部孔与内罩(9)上部孔焊接连接,出烟气筒(4)穿过外炉筒(2)上部另一孔和外罩(10)中部另一孔焊接连接,热风出口筒(16)穿过外炉筒(2)的孔与中间隔层筒(3)孔焊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炉的炉内空气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炉 筒⑵与出渣筒(14)、进料筒(8)、出烟气筒(4)、热风出口筒(16)之间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炉的炉内空气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罩 (10)上部孔与进料筒⑶之间焊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炉的炉内空气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炉 筒(2)上端有盖是由外炉盖(5)内台阶放置有炉盖(6)构成。专利摘要两用炉的炉内空气热交换器,.其所述的有下进风孔(13)的出渣筒(14)穿过外炉筒(2)下部孔与内炉筒(1)下部孔焊接连接,进风筒(15)与外炉筒(2)下部另一孔焊接连接,进料筒(8)穿过外炉筒(2)和外罩(10)上部孔与内罩(9)上部孔焊接连接,出烟气筒(4)穿过外炉筒(2)上部另一孔和外罩(10)中部另一孔焊接连接,热风出口筒(16)穿过的孔与中间隔层筒(3)孔焊接连接。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作装配方便,从热交换的热空气无污染、无尘土,直接对农副产品烘干,同时也可在室内取暖、也可用于做饭炒菜使用等特点。文档编号F23L15/00GK201652449SQ20102005524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6日专利技术者蒋贵万 申请人:蒋贵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用炉的炉内空气热交换器,包括内炉筒(1)上部焊接有带二次进风孔(7)的呈锥管的内罩(9)和外罩(10)、筒壁外中下部与中间隔层筒(3)的底板焊接、下部筒壁有孔(17)、外套有外炉筒(2),外炉筒(2)上端有盖,出烟气筒(4),带盖(11)的进料筒(8),外罩(10)下部罩壁有上进风孔(12),带盖子的出渣筒(14),进风筒(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下进风孔(13)的出渣筒(14)穿过外炉筒(2)下部孔与内炉筒(1)下部孔焊接连接,进风筒(15)与外炉筒(2)下部另一孔焊接连接,进料筒(8)穿过外炉筒(2)和外罩(10)上部孔与内罩(9)上部孔焊接连接,出烟气筒(4)穿过外炉筒(2)上部另一孔和外罩(10)中部另一孔焊接连接,热风出口筒(16)穿过外炉筒(2)的孔与中间隔层筒(3)孔焊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贵万
申请(专利权)人:蒋贵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