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源内置式高频振动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9637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振源内置式高频振动筛,包括连接座,连接座上安装数根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上安装壳体,壳体的顶部开设进料口,壳体的一个端面开设出料口;壳体内设置数根托网梁,每根托网梁内各安装一个激振器;托网梁上面安装筛框,筛框上设置筛网;壳体的出料口处安装出料管,出料管内设置分离板;连接座的底部通过支撑件安装高频筛底座。它的激振器内置于托网梁内,激振器与托网梁紧密连接成为一体,在激振器的作用下,托网梁直接带动筛网振动,可减少能量消耗,提高透筛效率,并可减少激振器振动次数,延长激振器的使用寿命。它的振动方向与减震方向一致,可增加分离的强度,提高分离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振动筛,具体地说是一种振源内置式高频振动筛
技术介绍
高频筛振幅小、筛分频率高,是细粒物料筛分分级的有效设备,广泛用于煤矿、铁 矿、锡、钨、钽、铌砂等选矿厂的筛分或分级作业。目前,我国选煤选矿行业使用的高频筛,都 是采用机械振动或电磁振动,激振力靠专门机构传导到筛面上,这样的结构使振动力在传 导的过程中被消耗掉一部分,不仅减小了功率,还增加了激振器电机的使用次数,减少了高 频筛的寿命。而且传导机构容易出现故障,由于结构复杂,维修不便。在使用过程中,现有 的高频筛高度固定,无法灵活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倾斜角度也无法调节,难以掌握 筛分效果,只能通过更换筛网来实现,降低了工作效率。现有的高频筛,有的在底座安装有 行走轮,使高频筛可以移动,但是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行走轮的不稳定性,因此,使得整个高 频筛会随振动而移动;有的高频筛没有行走轮,直接固定在地面上,虽然其工作过程中较稳 定,但有无法移动,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调节高度、根据需要移动并且工 作稳定性高的振源内置式高频振动筛。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振源内置式高频振动筛,包括连接座,连 接座上安装数根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上安装壳体,壳体的顶部开设进料口,壳体的一个端面 开设出料口 ;壳体内设置数根托网梁,每根托网梁内各安装一个激振器;托网梁上面安装 筛框,筛框上设置筛网;壳体的出料口处安装出料管,出料管内设置分离板;连接座的底部 通过支撑件安装高频筛底座。为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的激振器 由激振器电机和偏心块连接构成,激振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偏心块,偏心块的旋转面与 筛网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的支撑件是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 分别与高频筛底座连接,第二液压缸与高频筛底座铰接,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第一 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分别与连接座的底部连接。高频筛底座的底部安装行走轮;高频筛底 座上开设透槽,高频筛底座上安装套筒,套筒内安装导向轴,导向轴上安装电机底座,电机 底座上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第一齿轮;高频筛底座下面安装旋转轴,旋转轴上设 置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一螺纹段和第 二螺纹段上分别安装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各通过一根第一连接杆与 高频筛底座铰接,两根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分别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铰接,第一螺母和第 二螺母各通过一根第二连接杆与支撑座铰接,两根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分别与第一螺母和第 二螺母铰接;旋转轴上安装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它的激振器内置于托网梁内,激振器与托网梁紧密连接成为一体,在激振器的作用下,托网梁直接带动筛网振动,可减少能量消耗,提高透筛 效率,并可减少激振器振动次数,延长激振器的使用寿命。它的振动方向与减震方向一致, 可增加分离的强度,提高分离效率。它的高频筛高度可以调节,能灵活地适应不同工作环 境;壳体的倾斜角度也可调节,控制筛分效果。高频筛通过行走轮可以随意移动,通过支撑 座可以稳定的在地面上工作。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 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 的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筛框2壳体3减震弹簧4托网梁5电机6筒套7第一齿轮 8支承座9旋转轴10第一连接杆11第一螺母12第二连接杆13行走轮14高频筛底座15第一液压缸16激振器电机17出料管18分离板19偏心块20筛网21导向轴22电机底座23第一活塞杆24第二液压缸25第二活塞杆26透槽 27第二齿轮28第二螺母29第一螺纹段30第二螺纹段31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振源内置式高频振动筛,包括连接座31,连接座31上安装数根 减震弹簧3,减震弹簧3上安装壳体2,壳体2的顶部开设进料口,壳体2的一个端面开设出 料口,壳体2内设置数根托网梁4,每根托网梁4内各安装一个激振器;托网梁4上面安装 筛框1,筛框1上设置筛网20 ;壳体2的出料口处安装出料管17,出料管17内设置分离板 18,分离板18的一端穿出出料管17外,并位于筛框1的下方;连接座31的底部通过支撑件 安装高频筛底座14。工作过程中,从所述的进料口向壳体2内投入物料,经过筛分后,粗料在振动力和 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分离板18上部,细料通过筛网20后,掉落在壳体2内侧底面上,在 重力作用下,在分离板18下部的出料管17出料。激振器巧妙地安装在托网梁4内,可省去 容易损坏的传动装置,减少传动装置所损耗的能量,从而可提高效率,延长激振器的寿命。如图1所示,所述的激振器由激振器电机16和偏心块19连接构成,激振器电机16 的输出轴上安装偏心块19,偏心块19的旋转面与筛网20所在平面垂直。震动过程中,由于 偏心块19在垂直于筛网20的平面上作旋转运动,因此,激振器可带动托网梁4垂直往复运 动。该结构使振动方向与减震方向一致,提高筛网20的振幅,能使更多可以穿过筛网20的 细料分离出来,可增加分离效率。所述的激振器还可以是现有振动筛所使用激振装置。为了使所述的振源内置式高频振动筛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如图1所 示,所述的支撑件是第一液压缸15和第二液压缸24,第一液压缸15和第二液压缸24分别 与高频筛底座14连接,第二液压缸24与高频筛底座14铰接,第一液压缸15和第二液压缸 24的第一活塞杆23和第二活塞杆25分别与连接座31的底部连接。当调节壳体2的高度, 以使加料或出料更加方便时,可启动第一液压缸15和第二液压缸24,使第一活塞杆15和 第二活塞杆25升或降相同的高度即可。当调节壳体2的倾斜度时,仅单独调整第一液压缸 15或第二液压缸24的长度,或者同时调整所述两液压缸的长度,但使其两者调整幅度不同即可。壳体2倾斜角度不同,筛分效果也不同倾斜角度较小时,筛分料经过筛网20的下降 的力会减小,筛分时间变长,筛分更加精细;倾斜角度较大时,筛分料经过筛网20的下降的 力会增大,筛分速度快,适合初步粗筛时使用。为了方便所述的振源内置式高频振动筛移动,如图1所示,高频筛底座14的底部 可安装行走轮13 ;为了方便所述的振源内置式高频振动筛在工作过程中更加稳定,不会因 装有行走轮13而移动,如图1和图3所示,高频筛底座14上开设透槽26,高频筛底座14上 安装套筒6,套筒6内安装导向轴21,导向轴21上安装电机底座22,电机底座22上安装电 机5,电机5的输出轴上安装第一齿轮7 ;高频筛底座14下面安装旋转轴9,旋转轴9上设 置第一螺纹段29和第二螺纹段30,第一螺纹段29和第二螺纹段30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一 螺纹段29和第二螺纹段30上分别安装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28,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 母28各通过一根第一连接杆10与高频筛底座14铰接,两根第一连接杆10的下端分别与 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28铰接,具体地说,转轴9是通过第一连接杆10与高频筛底座14 连接;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28各通过一根第二连接杆12与支撑座8铰接,两根第二连 接杆12的上端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振源内置式高频振动筛,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31),连接座(31)上安装数根减震弹簧(3),减震弹簧(3)上安装壳体(2),壳体(2)的顶部开设进料口,壳体(2)的一个端面开设出料口;壳体(2)内设置数根托网梁(4),每根托网梁(4)内各安装一个激振器;托网梁(4)上面安装筛框(1),筛框(1)上设置筛网(20);壳体(2)的出料口处安装出料管(17),出料管(17)内设置分离板(18);连接座(31)的底部通过支撑件安装高频筛底座(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魁杨光武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润泽矿山洗选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