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煤气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91655 阅读:4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冶金领域的高炉煤气处理装备,尤其是一种高炉煤气降温装置,包括煤气入口总管、煤气出口总管及至少一个散热器,所述散热器通过煤气入口与煤气入口总管连通,所述散热器通过煤气出口与煤气出口总管连通,所述煤气入口和煤气出口分别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散热器包括上箱体、下箱体、纵向阵列设置的散热列管、冷却管路;所述煤气入口与下箱体底部连通,所述煤气出口与上箱体顶部连通;所述散热列管设置于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且散热列管连通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冷却管路设置有与散热列管一一对应的冷却水喷头。冷却水可回收利用,能避免形成泥浆,可控性好,节能环保,适用于高炉荒煤气进入布袋除尘前的降温处理。(*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炉煤气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冶金领域的高炉煤气处理装备,尤其是一种高炉煤气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高炉煤气除尘可分为湿式除尘和干式除尘两大类,干式除尘包括重力除 尘、旋风除尘、布袋除尘、静电除尘,湿式除尘包括文丘里管洗涤塔、环缝洗涤塔。干 式除尘与湿式除尘相比,节能环保,而干式除尘中的布袋除尘与其他干式除尘方式相比 具有可靠性高、除尘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布袋除尘器在目前的高炉煤气除尘中达到了大 量采用。但高炉冶炼的荒煤气温度高,荒煤气在进入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前,温度应当 冷却至不超过200°C,以避免烧坏布袋除尘器的布袋。在现有的高炉煤气除尘工艺中, 布袋除尘器前的煤气冷却通常是与布袋除尘之前的重力除尘同步进行的。具体的,在重 力除尘器内,对荒煤气进行除尘的同时通过直接喷水对高温煤气进行冷却。该降温方式 使得整个除尘工艺成为不完全的干式除尘,因此也不能完全发挥干式除尘节能环保的优 点,尤其是用水量大,由重力除尘器排出的含泥废水的处理均不利于节能环保。由于高炉冶炼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因此荒煤气温度是波动的,并不是一个 恒定值。要将煤气温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就需要控制冷却水的水量大小和喷雾效 果,但降温的控制手段单一,且水雾与煤气的对流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可控性差,尤其 是在煤气压力、温度出现波动时。而由于水量及雾化效果控制不好,喷雾水在重力除尘 器内与含尘量约为8 16g/Nm3的高温煤气接触形成糊状的泥浆,泥浆附积在重力除尘 器的内导筒和积灰斗内,并形成坚硬的板块,进而导致重力除尘器内粉尘板结,无法顺 利排灰。此时,高炉只有被迫停炉对重力除尘器进行清灰,严重时需用钢钎清除或雷管 爆破清灰,这将严重影响高炉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避免形成泥浆,可控性好,节能 环保的高炉煤气降温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炉煤气降温装置,包括煤 气入口总管、煤气出口总管及至少一个散热器,所述散热器通过煤气入口与煤气入口总 管连通,所述散热器通过煤气出口与煤气出口总管连通,所述煤气入口和煤气出口分别 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散热器包括上箱体、下箱体、纵向阵列设置的散热列管、冷却管 路;所述煤气入口与下箱体底部连通,所述煤气出口与上箱体顶部连通;所述散热列管 设置于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且散热列管连通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冷却管路设置有与 散热列管一一对应的冷却水喷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冷却介质可以是空气也可以是冷却水并通过散热列管管壁与高温煤气发生热交换,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通过空冷、水冷的切换及冷 却水水量大小的控制,能逐步增加对煤气温度的降温幅度,控制手段多、降温幅度大, 冷却水与煤气没有直接的对流接触,可控性好。良好的降温可控性能保证降温后的煤气 温度的控制精度,是的降温后的煤气温度是在布袋除尘器的可承受范围的上限附近,从 而保证除尘后的煤气温度,提高TRT(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发电量,保证了对 煤气压力能、热能的回收利用。整个煤气除尘工艺成为全干式除尘工艺,能避免形成泥 浆,无需处理含泥废水,冷却水可回收利用。因此本高炉煤气降温装置能避免泥浆的形 成,降温效果好、降温幅度调节范围大、可控性好、节能环保。进一步的,设置有至少两个散热器。在方便维护的同时,还可根据煤气温度的 变化,通过开启、关闭煤气入口和煤气出口的控制阀调整接入降温装置的散热器数量, 进而通过调整降温装置散热面积进一步增加控制手段、增大降温幅度的调节范围,增强 降温幅度的可控性。针对煤气温度无需降温即在布袋除尘仓接收范围内的情形,为了进一步的保证 对煤气余热的利用,设置有连通煤气入口总管和煤气出口总管的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 路设置有控制阀。进一步的,在所述散热列管上部、中部分别设置有一组与散热列管一一对应的 冷却管路喷头。为了方便冷却水的回收,进一步的,所述下箱体顶部设置有收集冷却水的集水 盘,所述集水盘覆盖面积大于或等于冷却管路喷头喷洒区域的面积,所述集水盘设置有 冷却水回收管路。为了减少进入散热列管煤气的含尘量,避免上箱体内的集尘进入散热列管内, 所述散热列管两端分别伸进上箱体、下箱内。进一步的,所述上箱体上部或整体为上小下大的锥形或台形;所述下箱体下部 或整体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或台形。为了方便对上箱体、下箱体的维护及集尘的清除,所述上箱体、下箱体均设置 有人孔;所述下箱体底部设置有排尘管,所述排尘管上设置有全封闭眼镜阀。进一步的,所述煤气入口通过全封闭眼镜阀上部的排尘管)与下箱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上箱体、下箱体外部设置有外部加强筋;所述下箱体内的顶部 设置有由环形筋板、径向筋板组成的内部加强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降温装置的管路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降温装置散热器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高炉煤气降温装置,包括煤气入口总管1、煤气出口总管2及至少 一个散热器,所述散热器通过煤气入口3与煤气入口总管1连通,所述散热器通过煤气出口4与煤气出口总管2连通,所述煤气入口3和煤气出口4分别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散热 器包括上箱体6、下箱体5、纵向阵列设置的散热列管7、冷却管路8;所述煤气入口 3与 下箱体5底部连通,所述煤气出口 4与上箱体6顶部连通;所述散热列管7设置于上箱体 6和下箱体5之间,且散热列管7连通上箱体6和下箱体5;所述冷却管路8设置有与散 热列管7 —一对应的冷却水喷头。上述喷头可以是喷雾型也可以是水流喷射型,由于冷却水和煤气无需对流热交 换,从冷却效果、冷却水回收考虑,最好采用水流喷射型喷头。进一步的,从成本考 虑,上述的冷却水喷头可以是在冷却管路上直接开设的喷射孔。冷却介质可以是空气也可以是冷却水并通过散热列管7管壁与高温煤气发生热 交换,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通过空冷、水冷的切换及冷却水水量大小的控制,能 逐步增加对煤气温度的降温幅度,控制手段多、降温幅度大,冷却水与煤气没有直接的 对流接触,可控性好。良好的降温可控性能保证降温后的煤气温度的控制精度,是的 降温后的煤气温度是在布袋除尘器的可承受范围的上限附近,从而保证除尘后的煤气温 度,提高TRT发电量,保证了对煤气压力能、热能的回收利用。整个煤气除尘工艺成为 全干式除尘工艺,能避免形成泥浆,无需处理含泥废水,冷却水可回收利用。因此本高 炉煤气降温装置能避免泥浆的形成,降温效果好、降温幅度调节范围大、可控性好、节 能环保。散热器纵向阵列多根散热列管7,即使某根散热列管7损坏、堵塞也不会影响散 热器整体的工作,因此可靠性高。进一步的,设置有至少两个散热器。由于设置有多个散热器,可以将部分散热 器作为备用散热器,而在维护时代替需要维护的散热器,因此维护时可以无需停炉,方 便了维护。同时,还可根据煤气温度的变化,通过开启、关闭煤气入口 3和煤气出口 4 的控制阀调整接入降温装置的散热器数量,进而通过调整降温装置散热面积进一步增加 控制手段、增大降温幅度的调节范围,增强降温幅度的可控性。散热器具体的数量可以 根据具体的煤气气量、降温幅度要求等进行设置。针对煤气温度无需降温即在布袋除尘仓接收范围内的情形,为了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高炉煤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煤气入口总管(1)、煤气出口总管(2)及至少一个散热器,所述散热器通过煤气入口(3)与煤气入口总管(1)连通,所述散热器通过煤气出口(4)与煤气出口总管(2)连通,所述煤气入口(3)和煤气出口(4)分别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散热器包括上箱体(6)、下箱体(5)、纵向阵列设置的散热列管(7)、冷却管路(8);所述煤气入口(3)与下箱体(5)底部连通,所述煤气出口(4)与上箱体(6)顶部连通;所述散热列管(7)设置于上箱体(6)和下箱体(5)之间,且散热列管(7)连通上箱体(6)和下箱体(5);所述冷却管路(8)设置有与散热列管(7)一一对应的冷却水喷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平李红军胥中平吴燕博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枝花攀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