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瑞根专利>正文

建筑物现浇钢砼结构砌筑体拉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90724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现浇钢砼结构与砌筑体的拉接装置。目前,公知的建筑物结构与砌筑体的拉接装置(统称:墙体拉接筋)。不但施工烦琐,存在施工安全隐患,而且达不到建筑设计抗震要求,在强震时不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使用。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分体制造,由一个变截面的锚固体和拉接体组成,采用螺旋体结合的构思技术方案。在结构砼浇筑前,预先把锚固体按施工规范要求埋入结构砼内,待砌体砌筑时拧上拉接体,并用水泥砂浆把拉接体埋在砌筑体内。当拉接体受力时对锚固体产生拉力,因锚固体是变截面体,结构砼对锚固体产生阻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平衡原理,始终把结构体和砌筑体连成一个稳定整体。保障了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现浇钢砼结构与砌筑体的拉接装置,尤其能达到建筑物现浇钢 砼结构与砌筑体按建筑设计抗震要求的拉接强度,在强震时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消 除了施工安全隐患,简化了施工操作程序的建筑物现浇钢砼结构砌筑体拉接件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建筑物现浇钢砼结构与砌筑体的拉接装置(统称墙体拉接筋)。常 规有三种(一)、在钢砼结构体上钻孔,在孔内注入建筑胶植入拉接筋;(二)、在钢砼结构 砼浇筑前预埋铁件,然后焊接拉接筋;(三)、在砼浇筑前拉接筋整体预埋。所述(一)容易 松动拉出,起不到拉接作用,达不到建筑设计抗震强度,存在施工安全隐患,增加了施工成 本。原因是(1)因在砼结构体上所钻孔小而深,孔内灰尘很难清理干净,且建筑胶很难注 入孔内,故建筑胶与孔壁不能完全粘结;(2)建筑胶凝固时间要在12小时以上,在这时间内 很难保证无碰撞和人为攀拉;(3)属悬空作业,存在安全隐患;(4)劳动强度大,工序烦琐, 增加了施工成本。所述(二)、(三)存在所述(一)中原因(3)、(4)问题之外,还存在因 在结构砼浇筑前预埋铁件或拉接筋,定位通常采用绑扎,砼振捣时容易松动移位,因移位达 不到规范布置要求,因移位而堵塞砼灌输通道,易导致砼结构内部产生空洞或蜂窝,故不但 降低了建筑物的抗震强度,而且还对结构内部产生质量安全隐患。所以,墙体拉接筋一直是 建筑领域施工中解决不了的老大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施 工安全,质量可靠,能保障建筑物在强震时安全使用,通过简便方法连接的建筑物现浇钢砼 结构砌筑体拉接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主要采用分体制造,螺旋体结合的构思技术方案,分二种结合形式。 一种是锚固体与拉接体直接结合,另一种是通过中间连接体将锚固体与拉接体结合。所述 的锚固体可用金属材料,或高分子建筑材料制造,其形状为变截面体,或变形体,或凹凸体, 锚固体的一端置有螺旋体。所述中间连接体,用金属材料制成,本体为螺旋体,头部为扁形 块体,扁形块体大面钻有一孔,用于安装拉接体。所述直接拉接体,是一端置有螺旋,一端做 弯钩的金属棒。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建筑物钢砼结构砼浇筑前,施工 支撑模板时,按建筑施工规范要求在模板中定位钻孔,将锚固体用中间连接体固定在施工 模板内侧,也就是把模板临时夹在锚固体和中间连接体的中间,待拆模板时先拧下中间连 接体,锚固体就嵌入在建筑物钢砼结构砼内。在砌体砌筑前拧上直接拉接体,或拧上已装上 拉接体的中间连接体。在砌体砌筑时,把直接拉接体或把中间连接体及所连的拉接体,用建 筑水泥砂浆或细石砼埋在砌筑体内。本专利技术的锚固体是埋在建筑物结构里面,当建筑物砌筑体受外力影响时,拉结体对锚固体产生拉力,因拉接体与锚固体是通过螺旋体的紧密结合固定,故把拉力传递到锚 固体的外表面,再因锚固体是变截面体(或变形体和凹凸体),故建筑物结构砼内部对锚 固体表面产生强大阻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平衡原理,始终把建筑物结构体和建筑 物砌筑体紧密连接成一个稳定整体。保障了建筑物在强震时的安全使用。本专利技术技术的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达到了建筑物现浇钢砼结构与砌筑体按建筑设计 抗震要求的拉接强度,符合了建筑施工规范的要求,保障了在强震时建筑物的安全使用,简 化了建筑施工操作程序,消灭了施工时带来安全隐患,降低了以往的施工成本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锚固体和中间连接体的组合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锚固体,一端置有螺旋,一端置有大于锚固体本体截面的几何块 体。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连接体,本体置有螺旋,头部为扁形几何块体,块体大面中间钻有一孔。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连接体的拉接组成部分,是一根两端有弯钩的金属棒,称拉 接体。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直接拉接体,一端置有螺旋,另一端置弯钩。图6是本专利技术直接拉接体的螺旋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建筑物结构砼浇筑前,施工支撑模板时,按建筑施工规范要求在模板 中定位钻孔,将锚固体图2与中间连接体图3经螺旋体的紧密结合将锚固体固定在施工模 板内侧,也就是把模板临时夹在锚固体和中间连接体的中间,待拆模板时先拧下中间连接 体,锚固体就嵌入在建筑结构砼内。第二阶段有两种实施方式。1、在砌体砌筑前,在已嵌入在建筑物结构砼内的锚固体图2上,拧上直接拉接体 图5。2、在砌体砌筑前,在已嵌入在建筑物结构砼内的锚固体图2上,拧上已装有拉接 体图4的中间连接体图3,要注意的是,在中间连接体一孔中装拉接体后,在弯钩开口处锤 击闭合用电焊封口。在砌体砌筑时,把拉接体用水泥砂浆或细石砼埋在砌筑体内。当砌筑体受外力影 响时,拉结体对锚固体产生拉力,因拉接体与锚固体是通过螺旋体紧密结合固定,把拉力传 递到锚固体外表面,再因锚固体是变截面体(或变形体和凹凸体),故对建筑物结构砼内部 的锚固体的表面产生强大阻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平衡原理,始终把建筑物结构体 和建筑物砌筑体紧密连接成一个稳定整体。达到了建筑物现浇钢砼结构与砌筑体按建筑设 计要求的拉接强度,符合了建筑施工规范的要求,保障了在强震时建筑物的安全使用,简化 了建筑施工操作程序,消除了施工时带来的安全隐患,降低了以往的施工成本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物现浇钢砼结构砌筑体拉接件,具有一个外表异样可变的置有螺旋体的锚 固体(1),锚固体所连的采用螺旋体紧密配合的,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中间连接体O),锚固 体所连的采用螺旋体紧密配合的,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端置有螺旋体的直接拉接体(3), 其特征就在于所述的锚固体,锚固体所连的采用螺旋体紧密配合的中间连接体,锚固体所 连的采用螺旋体紧密配合的直接拉接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现浇钢砼结构砌筑体拉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结合的方法是螺旋体图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现浇钢砼结构砌筑体拉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锚固体的形状可以是个变截面体图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现浇钢砼结构砌筑体拉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锚固体的形状可以是个变形体图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现浇钢砼结构砌筑体拉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锚固体的形状可以是个凹凸体图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现浇钢砼结构砌筑体拉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锚固体的一端置有螺旋图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现浇钢砼结构砌筑体拉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锚固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图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现浇钢砼结构砌筑体拉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锚固体,采用高分子建筑材料制成图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现浇钢砼结构砌筑体拉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中间连接体的头部是一个扁形块体,块体大面有一孔图3。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现浇钢砼结构砌筑体拉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直接拉接体,一端置有螺旋图5、图6。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现浇钢砼结构与砌筑体的拉接装置。目前,公知的建筑物结构与砌筑体的拉接装置(统称墙体拉接筋)。不但施工烦琐,存在施工安全隐患,而且达不到建筑设计抗震要求,在强震时不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使用。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采用分体制造,由一个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物现浇钢砼结构砌筑体拉接件,具有一个外表异样可变的置有螺旋体的锚固体(1),锚固体所连的采用螺旋体紧密配合的,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中间连接体(2),锚固体所连的采用螺旋体紧密配合的,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端置有螺旋体的直接拉接体(3),其特征就在于所述的锚固体,锚固体所连的采用螺旋体紧密配合的中间连接体,锚固体所连的采用螺旋体紧密配合的直接拉接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瑞根
申请(专利权)人:殷瑞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