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88889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中的一种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包括依进水顺序连接排列的进水泵、将来自所述进水泵的水进行反硝化处理的反硝化池、将来自所述反硝化池的水进行氮气吹脱的氮气吹脱池、将来自所述氮气吹脱池的水进行沉淀的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进水泵和曝气生物滤池,所述反硝化池为活性污泥法反硝化池,所述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还包括污泥回流管路和曝气生物滤池出水回流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常规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复杂、反冲洗频繁和对原水碳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污水处理中的一种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 池装置。
技术介绍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 初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并借鉴给水滤池工艺而开发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曝气生物滤 池最大的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节省了后续的二次沉淀池,在保证处 理效果的前提下,使处理工艺简化。但是,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进水的水质要求很高,尤其是水质中的悬浮物 (Suspended Substance, SS),需要复杂的前处理工艺对原水进行预处理,比如说,目前常 用的预处理方法为进行混凝沉淀、气浮或其它组合工艺,这将大大增加曝气生物滤池的工 艺流程和运行管理难度,并且,预处理过程中会导致原水中大量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被去除,而在后续的反硝化脱氮过程中往往需要投加碳源来补充化学 需氧量,对原水中的碳源利用率低,不仅增加了运行成本,同时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增 加。虽然预处理可以降低进入曝气生物滤池内SS和COD含量,但预处理出水中的SS 和碳氮比仍相对较高,而曝气生物滤池有很好的截留SS和去除C0D的作用,导致曝气生物 滤池内的SS和生物量迅速增加,使滤池阻力不断上升,需频繁进行反冲洗来保持曝气生物 滤池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曝气生物滤池需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对原水中的碳源利用 率低,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且需要频繁进行反冲洗来保持曝气生物滤池的稳定运 行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包括依进水顺序连接排 列的进水泵、将来自所述进水泵的水进行反硝化处理的反硝化池、将来自所述反硝化池的 水进行氮气吹脱的氮气吹脱池、将来自所述氮气吹脱池的水进行沉淀的沉淀池、曝气生物 滤池进水泵和曝气生物滤池,所述反硝化池为活性污泥法反硝化池,所述反硝化池与所述 氮气吹脱池之间设有供泥水混合液通过的通道,所述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还包 括污泥回流管路和曝气生物滤池出水回流管路,所述污泥回流管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沉淀池 连接,所述污泥回流管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反硝化池连接,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出水回流管路 的输入端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连接,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出水回流管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反硝 化池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泥回流管路上设有污泥回流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淀池连接有污泥排放管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出水回流管路包括依进水顺序 连接排列的出水回流泵和第一液体流量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硝化池底部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连接 有电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氮气吹脱池底部设有第一曝气头,所述第一 曝气头连接有气路,所述气路包括依进气顺序连接排列的第一空气泵和第一气体流量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连接有反冲洗管路,所述反冲 洗管路包括依进水顺序连接排列的反冲洗进水泵和第二液体流量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底部设有第二曝气头,所述第 二曝气头连接有曝气管路,所述曝气管路包括依进气顺序连接排列的第二空气泵和第二气 体流量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淀池顶部设有储存完成沉淀的上清液的储 存池,所述沉淀池设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输入端位于所述沉淀池的顶部,所述导流 通道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沉淀池的中下部,所述氮气吹脱池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导流通道的 输入端内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原水在进水泵的作用下进入反硝化池并停留1 2小时,进行活性污泥法反硝 化处理;B、所述反硝化池的出水进入氮气吹脱池并停留3 10分钟,进行氮气吹脱处理, 所述氮气吹脱池的气水比为0.5 1 1 1;C、所述氮气吹脱池的出水进入沉淀池并停留1 2小时;D、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在曝气生物滤池进水泵的作用下进入曝气生物滤池并停留 1 2小时,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气水比为3 1 6 1 ;所述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还包括回流步骤,所述沉淀池的污泥经污泥 回流管路回流进入所述反硝化池,所述沉淀池的污泥回流比为30% 60%,所述曝气生物 滤池的出水经曝气生物滤池出水回流管路回流进入所述反硝化池,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出 水回流比为100% 30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泥回流管路上设有污泥回流泵,所述沉淀 池的污泥在所述污泥回流泵的作用下进入所述反硝化池,所述沉淀池连接有污泥排放管 路,所述沉淀池的污泥通过所述污泥排放管路进行排放。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出水回流管路包括依进水顺序 连接排列的出水回流泵和第一液体流量计,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在所述出水回流泵的 作用下,流经所述第一液体流量计进入所述反硝化池。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硝化池底部设有搅拌器,所述氮气吹脱池 底部设有第一曝气头,所述第一曝气头连接有气路,所述气路包括依进气顺序连接排列的 第一空气泵和第一气体流量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连接有反冲洗管路,所述反冲 洗管路包括依进水顺序连接排列的反冲洗进水泵和第二液体流量计,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底 部设有第二曝气头,所述第二曝气头连接有曝气管路,所述曝气管路包括依进气顺序连接排列的第二空气泵和第二气体流量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采用活性污泥法的前置反硝化池,不仅能有 效的使原水中的COD和氮得到分离,同时可以降低传统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预处理的要 求,不需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简化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流程和降低了运行管理难度,而 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和沉淀池的污泥回流至反硝化池,能充分利用原水中的COD进行反硝 化,由于反硝化池是利用了原水中的COD进行反硝化,无须另外投加碳源,降低了运行成 本,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对原水碳源的利用率;反硝化池出水进入氮气吹脱池后, 能有效减少附着于活性污泥表面的氮气,提高泥水混合液的泥水分离效果;经氮气吹脱池 处理后的泥水混合液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部分沉淀后的浓缩污泥经污泥回流管路回 流至反硝化池,而沉淀池的上清液则通过曝气生物滤池进水泵进入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污 染物的降解;由于水质中的COD在反硝化池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和吸附,进入曝气生物滤池 的污水的COD含量大大下降,而氨氮含量无明显减少,污水碳氮比大大降低,而低碳氮比的 污水有利于硝化菌的增殖,使曝气生物滤池具有高效的硝化效果,同时,经沉淀池沉淀后进 入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中悬浮物含量大大降低,以及由于有机物浓度下降而使曝气生物滤 池中的异养菌的生长量大大减少,有效延长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周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的原理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包括依进水顺序连接排列的进 水泵1、将来自所述进水泵1的原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进水顺序连接排列的进水泵(1)、将来自所述进水泵(1)的水进行反硝化处理的反硝化池(2)、将来自所述反硝化池(2)的水进行氮气吹脱的氮气吹脱池(4)、将来自所述氮气吹脱池(4)的水进行沉淀的沉淀池(7)、曝气生物滤池进水泵(9)和曝气生物滤池(10),所述反硝化池(2)为活性污泥法反硝化池,所述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还包括污泥回流管路和曝气生物滤池出水回流管路,所述污泥回流管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沉淀池(7)连接,所述污泥回流管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反硝化池(2)连接,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出水回流管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10)连接,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出水回流管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反硝化池(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艺李继王宏杰刘杰廖凤京王维康刘莉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