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系硬质高岭土生产过程中,出窑的高温粉状物料经管道负压气流输送过程中热量回收专用的圆管式空气换热管,整体外形为圆柱体,两端设有供连接用的法兰圈,单根长度在1000mm~6000mm之间;内部结构是:由热物料管、沿热物料管外壁轴向焊接排列一圈细的空心圆管、外套管三部分组成,外套管与细的空心圆管之间通过轴向设置的连接片焊接固定,材料采用2mm~4mm厚普通碳钢板卷制焊接而成,较之空心式空气换热管增大了传热面积,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出口风温度提高了35℃~40℃,产品能耗降低了2.2%~3.5%。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工作可靠、成本较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式换热管,特别指煤系硬质高岭土生产过程中,出窑 的高温粉状物料经管道负压气流输送过程中热量回收专用的圆管式空气换热管。
技术介绍
煤系硬质高岭土生产过程中,需经过煅烧工段,出窑的粉状物料温度达到 820°C 850°C,经管道负压气流输送至收尘器收取,输送过程中物料温度由820°C 850°C降低到100°C左右,大量的热量散失浪费掉了,目前国内部分企业在该工段采用空 心式空气换热管,即在热物料管外套上一层外管,内外管之间除连接片外是空心的,这 种换热形式虽回收了部分热量,但热交换效率较低,热损失仍然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管式空气换热管,这种圆管式空气 换热管是在空心式空气换热管的基础上做出了重大改进,在内外管之间的空间沿轴向设 置了一圈细空心管,增大了传热面积,大幅度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由如下方案实现圆管式空气换热管,其特征 是整体外形为圆柱体,两端设有供连接用的法兰圈,单根长度在1000mm 6000mm之 间;这种圆管式空气换热管由热物料管、沿热物料管外壁轴向焊接排列一圈细的空心圆 管、外套管三部分组成,外套管与细的空心圆管之间通过轴向设置的连接片焊接固定, 热物料管外壁焊接排列的细空心圆管外端与外套管内壁之间留有20mm 40mm的间 隙;工作时气体输送的粉状物料由热物料管内通过,冷空气与热物料流逆向流动,经由 夹层空间和夹层内排列的细空心圆管内通过,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本技术还包括如下方案所述热物料管直径为300mm 400mm,沿热物料 管外壁轴向焊接排列的细的空心圆管根数为15 20根,单根空心圆管直径为60mm 120mm ;法兰圈上设置8个法兰孔,均勻分置,供换热管之间连接使用。本技术优点是圆管式空气换热管通过在夹层内设置细的空心圆管,增大 了传热面积,大幅度提高了传热效率,在引风机风量不变的前提下,较之空心式空气换 热管出口风温度提高了 35°C 40°C,进而使得产品能耗降低了 2.2% 3.5%。圆管式空 气换热管还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工作可靠、成本较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圆管式空气换热管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圆管式空气换热管由2mm 4mm的普通碳钢板卷制焊接而3成,长度为1000mm,圆管式空气换热管内热物料管直径为352mm,材料采取4mm厚普 通碳钢板,沿热物料管外壁轴向焊接设置直径为80mm的细空心管共计16根,材料采取 2mm厚普通碳钢板,外套管直径560mm,采取2mm厚普通碳钢板,外套管内壁与夹层内 细空心圆管外端留有24mm的间隙;圆管式空气换热管两端的法兰圈直径为688_,共 设置8个直径为20mm的法兰孔,材料采用4mm厚普通碳钢板,均勻分置;制作时,法 兰圈端面要达到较高的平整度,以便于密封连接;安装时,连接处采用石棉垫圈并涂以 耐高温的无机粘接剂,因设备处在较高的温度下运行(850°C 100°C),故不做防腐防锈 要求,又因设备是负压操作,故5%以下的少量漏风不影响工艺过程。工作状态时均为负 压操作,热物料由热物料管内流过,冷空气由夹层内空间和细的空心管内流过,热物料 与冷空气为逆向流动,接触面积大,热交换充分。权利要求1.圆管式空气换热管,其特征是整体外形为圆柱体,两端设有供连接用的法兰 圈,单根长度在IOOOmm 6000mm之间,材料采用2mm 4mm厚普通碳钢板卷制焊接 而成;其内部结构为由热物料管、沿热物料管外壁轴向焊接排列一圈细的空心圆管、 外套管三部分组成,外套管与细的空心圆管之间通过轴向设置的连接片焊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管式空气换热管,其特征是热物料管直径为300mm 400mm,沿热物料管外壁轴向焊接排列的直径为60mm 120mm的细空心圆管,数量为 15 20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系硬质高岭土生产过程中,出窑的高温粉状物料经管道负压气流输送过程中热量回收专用的圆管式空气换热管,整体外形为圆柱体,两端设有供连接用的法兰圈,单根长度在1000mm~6000mm之间;内部结构是由热物料管、沿热物料管外壁轴向焊接排列一圈细的空心圆管、外套管三部分组成,外套管与细的空心圆管之间通过轴向设置的连接片焊接固定,材料采用2mm~4mm厚普通碳钢板卷制焊接而成,较之空心式空气换热管增大了传热面积,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出口风温度提高了35℃~40℃,产品能耗降低了2.2%~3.5%。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工作可靠、成本较低的优点。文档编号F28D7/10GK201803620SQ20102023430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周永东, 赵向军 申请人:周永东, 赵向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圆管式空气换热管,其特征是:整体外形为圆柱体,两端设有供连接用的法兰圈,单根长度在1000mm~6000mm之间,材料采用2mm~4mm厚普通碳钢板卷制焊接而成;其内部结构为:由热物料管、沿热物料管外壁轴向焊接排列一圈细的空心圆管、外套管三部分组成,外套管与细的空心圆管之间通过轴向设置的连接片焊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向军,周永东,
申请(专利权)人:赵向军,周永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